闽南语的天气谚语
驚蟄雷響,可能會有四十九日的陰雨天。
(34)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亂穿衣
二、三月冷暖無常,八九月則時寒時熱。
(35)透早東南烏,午前風甲雨
清早東南有烏雲,午前會有風雨。
(36)二月三日若天清,著愛忌清明
須防清明時節會下綿綿細雨。
(37)四一落雨空歡喜,
四二落雨有花無結子
四月下雨,影響農作物收成。
(38)霜降,出無齊,牽牛犁
閩南語的天氣諺語
(1)二月寒死豬
喻二月天氣變幻莫測,會凍壞人之意。
(2)二月初二打雷,稻尾較重秤錘
在土地公生日打雷,稻作會豐收。
(3)春南夏北,無水通磨墨
春天颳南風,夏天颳北風,可能會乾旱。
(4)清明榖雨,十夜八雨
依經驗這兩個節氣常會下雨。
(5)四月初八,一滴雨九尾蟲,
一個娘仔九個尪
當日下雨易有蟲害。
鬼月沒什麼好怕,但是若下起雨來,則容易釀成水災。
(21)九月雨,貴若油
九月雨水稀少,顯得特別珍貴。
(22)龍眼秋,白露柚
立秋、白露分別是龍眼與柚子成熟的季節。
(23)白露草加己擙
過了白露,雜草自然枯萎。
(24)白露湳,十日九日澹
白露下雨,則以後下雨日較多。
(25)白露播,有工顧
白露後,播種需要更多心力照顧,因農時已過。
(26)不怕白露雨,最怕寒露風
白露下雨有益農作,但寒露吹熱風,將有害農作物。
(27)西北雨,落未過田岸路。
形容西北雨下得急又快,有時這邊下,那邊卻沒下。
(28)冬看山頭,春看海口
冬天黃昏看東邊山頭,春天晚上看海岸,如有烏雲,就是下雨的徵兆。(適用台灣西部)
(29)東閃無半滴,西閃抱子走不離
東邊閃電,通常不會下雨;西邊閃電,則驟雨馬上到。
(6)夏至見青天,有雨在秋邊
夏至放晴,立秋後多雨。
(7)八月半,日頭恰短一條線
八月中秋以後,白天變得越來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八月半,田頭田尾看
中秋時,稻子快收成,只要巡田灌溉就好。
(9)九月颱,無人知
九月的颱風來去無蹤,很難預測。
(10)冬寒,雨四散
冬天越冷,越不會下雨。
(11)冬至置月頭,欲寒置年兜;
冬至置月中央,無雪更無霜;
霜降時,稻穗長不好,影響收穫,只好重新耕地。
(39)年驚中秋,月驚十九
比喻時間過得飛快。
(30)正月蔥,二月韭,三月莧,
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
七月筍,八月芋,九芥藍,
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
指不同季節種不同的蔬菜。
(31)初一落、初二續、
初三落雨到月半
初一下雨,初二初三繼續下,會下到月半。
(32)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無
早春風光明媚,好遊賞;夏天早來,收穫少。
(33)雷打蟄,雨天陰天四十九日
(16)立夏小滿,雨水相趕
在節氣小滿之間,屬梅雨季節,雨水特多。
(17)未食五日節粽,破裘仔不甘放
端午節前,天氣仍然多變,不可輕易丟掉或收起冬衣。
(18)六月雨較冷霜
大熱天下雨,雨水清涼。
(19)六月一雷破九颱,
九月一雷九颱來
六月如打雷,則颱風不會來,但九月打雷則會引來許多颱風。
(20)不驚七月鬼,上驚七月水
冬至置月尾,烏寒正二月。
以冬至在月初、月中或月尾預測天候的變化情況。
(12)春天後母面
喻春天氣候善變的意思。
(13)立春落雨透到清明
立春當日下雨,就會下到清明。
(14)春分秋分,日暝對半分
晝夜同長的意思。
(15)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土,
六月火燒埔,七月鬼仔雨,
八月是白露
芒種日如下雨,五月會下雨不斷,六月、七月則將酷熱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