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1)2、目的 (2)3、施工准备 (2)3.1机械配备 (2)3.2施工人员配置表 (3)3.3原材料试验 (4)3.4混凝土配合比 (4)4、挡土墙施工过程 (4)4.1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4)4.2测量放样 (5)4.3基础施工 (5)4.4钢筋制作及绑扎 (6)4.5 模板安装 (7)4.6混凝土浇筑 (8)4.7拆模 (9)4.8混凝土的养护 (9)4.9沉降缝设置 (9)4.10排水设置 (9)5、数据分析处理 (9)5.1 现场施工工艺用时统计 (9)5.2 工艺分析 (10)6、首件检查结果及总结 (10)6.1首件检查结果确定: (10)6.2首件总结 (11)悬臂式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工艺总结经监理站同意,我部将DK112+543~DK112+553 段悬臂式挡土墙作为我部路基挡土墙首件工程。
我部路基悬臂式挡土墙首件工程于2016年6月1日开始施工于2016年6月4日完成。
在悬臂式挡土墙施工过程中,我部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路基施工规范以及我部编制并经批准的悬臂式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现对其总结,以便开展同类工程大面积施工。
1、工程概况本标段选取DK112+543~DK112+553左侧为我部悬臂式挡土墙首件工程,该段挡土墙为悬臂式挡土墙,长度为10m。
挡墙高度8.4m。
挡土墙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9.98m 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cm,缝内沿顶、内、边填塞沥青麻筋,其深度不小于0.2m。
最下一排泄水孔高出地面不小于0.2m,泄水孔采用Φ8cmPVC管,沿墙长、高每隔2~3m交错设置泄水孔,采用孔径0.1mPVC管,进水口用透水土工布(400g/㎡)包裹,墙后于墙顶以下0.5m至最低排泄水孔下铺设砂夹卵石反滤层,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设置与墙身相同标号的混凝土隔水层。
本首件工程,DK112+543~DK112+553左侧悬臂式挡土墙设计工程数量表如下:2、目的通过挡土墙首件段落的施工,复核设计地质资料是否正确,设备、模板材料、工艺、施工方法是否适宜。
我们将通过DK112+543~DK112+553段悬臂式挡土墙工程的实施,总结出适合我部支挡结构施工的施工工艺,对重点、难点部位采取控制措施,以便开展同类工程大面积施工。
3、施工准备(1)所有进场材料经试验室检测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施工设备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了挡土墙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现场施工机械、人员配置满足施工需要及工期要求。
(4)施工前清除表面浮土和障碍物,开挖至设计标高,平整施工场地,并对现场地形地质进行核验。
(5)施工场地设置临时排水沟,做好防排水系统。
(6)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
以上工作均于2016年6月1日首件正式前完成,并且经过监理工程师确认。
3.1机械配备3.2施工人员配置表3.3原材料试验原材料进场后,我部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包括钢材、砂石料、水泥等原材料,各项原材料经过试验室检测均合格。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试验通过,自检合格后按照程序上报监理工程,经过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及检验合格,经批准后投入使用。
3.4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碎石:水:粉煤灰=1:0.43:2.71:3.74:0.0143:0.56。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160~200mm。
4、挡土墙施工过程4.1挡土墙施工工艺流程图4.2测量放样由测量工程师根据图纸放出挡墙定位线、基础开挖边线控制桩,在地面上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放坡坡度,用石灰撒出开挖线,并做好水准点及引桩。
4.3基础施工基坑开挖按照按测量放样定出的边桩进行开挖,在开挖前,已对原地面高程进行测设,在挖至设计标高后,我部试验室对该段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检测值与设计值对比,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允许进行后续施工。
地基承载力检测合格后在基底浇筑10cm厚C20砼垫层。
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基础钢筋绑扎,钢筋绑扎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绑扎完成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允许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人工摊铺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振捣器的移动间距,能保证振动器覆盖已振捣的边缘,且振捣密实。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事先做好的控制标高桩找平,表面抹平,并用土工布覆盖养护。
4.4钢筋制作及绑扎钢筋加工统一在钢筋加工厂加工,现场绑扎。
①我部试验室对已进场的钢筋种类、规格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GB1499.1-2008、GB/T1499.3-2002和GB1499.2-2007的规定。
②钢筋加工:钢筋在钢筋加工厂加工完成,加工按设计图纸要求严格下料加工,加工半成品分类堆放并挂标志牌,避免接头混乱。
钢筋焊接采用双面焊,焊接质量均符合规范要求。
③钢筋无铁锈及油污,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④绑扎钢筋使用临时模具划线绑扎,确保尺寸准确。
绑扎时根据图纸要求,按钢筋型号、类型、数量、内外顺序进行绑扎。
⑤钢筋弯钩朝向应一致。
⑥相邻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电弧焊连接,焊接牢固,接头部位的焊渣清理干净;钢筋安装上下同心。
⑦混凝土垫块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
在结构构件侧面和底板所布设的数量为3个每平方米。
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且其绑丝的丝头折入内侧未进入混凝土保护层内。
4.5 模板安装模板采用钢模板。
钢管做背撑,模板拼接处平整度控制在2mm,缝隙宽度控制在2mm内,挡土墙外侧模板使用钢管进行支撑加固,保证挡土墙的平面尺寸。
模板安装时,连接件支撑牢靠,防止跑模。
安装好后,检查模板的竖直度、平面位置和顶面标高均符合设计要求。
为了保证挡墙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外美内实,模板安装时,按照测量放线的位置把模板竖起,利用螺栓将相邻模板连接在一起,模板安装做到线条顺直,接缝严密,不漏浆。
为保证挡墙外露面光滑,模板的脱模剂品种统一,涂抹均匀。
模板安装完成后,对模板内进行砼浇筑前检查:拼接缝密实无缝隙;脱模剂涂抹均匀无滴流现象;砼垫层面清洗干净并保湿;钢筋无锈迹油污;钢筋保护层砼垫块安装牢固;将所有项目检查处理完善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检查并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
4.6混凝土浇筑挡土墙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已对基础砼表面凿毛并清洗干净,并且再次对模板、钢筋等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及钢筋上的污物进行彻底清理。
混凝土浇筑时,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我部采用泵车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坍落度,混凝土入模前检查混凝土温度,符合浇筑条件(一般条件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不宜超过30℃)。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捣固棒振捣。
为了使混凝土得到全部振实,插入式振捣器以直线行列插入振捣,移动半径为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器与模板保持5-10cm 净距,振捣次层混凝土时应将振捣器插入前层混凝土5-10cm。
振至混凝土不在下沉,无显著气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开始浮现水泥浆为度。
各层混凝土浇筑工作连续不间断,在前层混凝土振实尚未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振实完毕。
4.7拆模挡土墙模板在混凝土具有保证结构不因拆模受损伤的强度后进行。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值强度75%及其以上时方可拆模,并且可以进行墙后填土。
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良好无蜂窝麻面等缺陷。
4.8混凝土的养护墙身成型后对其进行养护,顶部覆盖土工布,保温养护。
模板拆除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覆盖时混凝土表面无损伤、污染。
洒水保湿养护7d。
4.9沉降缝设置挡土墙分段设置沉降缝,沉降缝分段长度为10m缝宽2cm,缝内沿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其深度为20cm。
4.10排水设置(1)挡土墙高出地面30cm处设置φ8PVC泄水管,泄水孔间距为2~3m,泄水孔上、下、左、右交错布置。
PVC管应长出墙背10cm,其端部20cm用土工滤布包裹以免泄水孔淤塞。
在泄水孔进水口处设置10cm粗颗粒材料堆囊以利排水。
(2)应按设计要求对泄水孔进行预留。
泄水孔在墙身断面方向设有4%的向外坡度,以利于墙后渗水的迅速排除。
5、数据分析处理5.1 现场施工工艺用时统计5.2 工艺分析(1)模板采用钢制组合模板,大面平整度较高,完全满足质量要求。
施工时模板拼装无错台,线形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及质量要求。
(2)模板采用φ12拉杆,外部采用φ48架管围檩,另外采用φ48架管作为斜向支撑,模板加固牢固,无变形,跑模及爆模现象。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标号为C25,坍落度为160—200mm,现场混凝土取样坍落度为175mm、180mm、180mm,符合设计标准。
(4)伸缩缝采用沥青木板,沿横向断面形成贯通缝,满足设计要求。
(5)洒水养护:在墙顶及外露面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护满足养护需要。
6、首件检查结果及总结6.1首件检查结果确定:(1)本标段悬臂式挡土墙的首件施工证明,悬臂挡墙施工方案适用于本标段施工条件下的施工,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由此推算出挡土墙在本段施工中的首件制参数数据能满足施工要求。
(2)挡土墙实际地质与图纸上地质基本吻合。
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3)主要施工设备组合模式:混凝土集中拌合站一座,挖机1台, 8m3砼搅拌运输车3辆。
(4)今后施工注意事项:①加强各工序之间的衔接,提高施工效率。
②及时将基础开挖土石外运至指定地点,满足环保要求。
③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强度要求,保证砼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④现场要配齐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及警示标牌,加强“标准化工地”的建设和管理。
6.2首件总结在首件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总监办宝贵的意见和大力支持。
通过悬臂式挡土墙首件工程施工过程来看,我部所确定的挡土墙施工工艺满足其施工要求,可以用于后期我部的悬臂式挡土墙施工,使我标段挡土墙施工队伍加深了对挡土墙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安全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和优化施工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部所有的挡土墙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