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

10kV配电工程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原则目录1 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2)1.1 一般原则 (2)1.2 10kV典型接线模式 (2)2 20kV中压公用电缆网 (4)2.1 一般原则 (4)2.2 20kV典型接线模式 (4)3 中压架空网 (6)3.1 一般原则 (6)3.2 典型接线模式 (6)4 混合型网架 (8)5 10kV中心开关站 (8)5.1 一般原则 (8)5.2 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 (8)6 室内配电站 (8)7 10kV箱式变 (9)8 低压配电网 (9)8.1 典型接线模式 (9)9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0)9.1一般原则 (10)9.2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 (11)9.3 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11)9.4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 (11)1 10kV中压公用电缆网1.1 一般原则1.1.1 10kV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1.1.2 环网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站或综合房,每个开关站或综合房每段母线实际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00A。

1.1.3 10kV开关站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每段母线接4~6面开关柜;综合房电气接线采用单母线,宜接4~6面开关柜。

开关站应按终期规模一次性建成。

1.1.4 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应以“π”接形式接入。

1.2 10kV典型接线模式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1)电缆网“2-1”环网接线如图1.2.1所示。

图1.2.1电缆网“2-1”环网接线(2)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满足:✓电缆网“2-1”环网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构建电缆网“2-1”环网接线必须结合考虑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3-1”环网接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1.2.2电缆网“3-1”环网接线(1)电缆网“3-1”环网接线(3回线路为1组)、(4回线路为1组)分别如图1.2.2-1、图1.2.2-2所示。

图1.2.2-1电缆网"3-1"环网接线(3回线路为1组)图1.2.2-2电缆网"3-1"环网接线(4回线路为1组)(2)电缆网“3-1”环网接线应满足:✓电缆网“3-1”环网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电缆网“3-1”环网接线中,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必须设置在不同开关站(综合房)中,线路中段的联络点应尽量在靠近线路负荷等分点的位置接入。

1.2.3 电缆网架构筑(1)新建线路:负荷发展初期,采用“2-1”环网接线模式;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荷接近40%时),如有新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3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模式;当3回馈线平均每回线路负荷增长到接近55%左右,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4回一组的“3-1”环网接线模式。

当负荷进一步发展,4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不能满足“N-1”的供电要求时,不应在4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模式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回到“2-1” 环网的模式再次循环发展。

(2)已有线路:对于缺少或联络点位置不理想的线路,在合适的位置增加新的联络点,与其他线路组成“2-1”或“3-1” 环网接线模式;对于联络关系复杂的网架,结合变电站供电范围将负荷分为相对独立的片区,将片区内的开关房、综合房按照典型接线原则进行重组,直接改造为3回或4回一组的“3-1” 环网接线模式。

1.2.4 “π”接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时,通过斩缆的方式将开关房或综合房串入原有线路中。

“π”接示意图如图1.2.4所示。

原有线路新建开关房或综合房图1.2.4 “π”接示意图2 20kV中压公用电缆网2.1 一般原则2.1.1 20kV每个”花瓣”的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30000kVA。

2.1.2 环网中线路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开关站或综合房,每个开关站或综合房每段母线实际负荷电流不宜超过100A。

2.1.3 20kV开关站采用单母线环形接线设置,每段母线宜配置4~6面断路器柜,开关站应按终期规模一次性建成。

2 .1.4 在原有线路新增开关站或综合房应以”π”接形式接入。

2.2 20kV典型接线模式2.2.1 中压配电网采用”花瓣”型接线方式,同一”花瓣”的首端出线出自同一段20kV母线,”花瓣”闭环运行;不同”花瓣”之间相互联络,正常情况下联络断路器断开运行。

2.2.2 典型接线模式如图2.2.2-1和2.2.2-2所示:图2.2.2-1 典型接线示意图(一)图2.2.2-2 典型接线示意图(二)“花瓣”型接线应满足:(1)负荷发展初期可设置独立的”花瓣”,联络方案的选择应为”花瓣”间形成联络提供便利。

a)从变电站同一段20kV母线引出两回线路,进入第一间开关站,构建成负荷发展初期的环路,该开关站同时可作为联络开关站用;新增开关站时,串接入环路(将临近、原有开关站的其中一条进线接入本期开关站,再重新组建成环;其他新建开关站,类推)。

b)最终联络开关站的位置和接线方式,根据地理位置、负荷情况等其他相关条件确定。

一般情况下,以就近的不同主变的两个”花瓣”联络为原则;对重要负荷密集的”花瓣”,应该选择上一级电源相对独立的两个”花瓣”联络。

(2)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个”花瓣”(2回线路)的总负荷不超过单回线路的最大输送容量。

当”花瓣”上的总负荷超过其最大输送容量的40%时,原则上不再接入新负荷;为保持各”花瓣”的负荷均衡、提高设备利用率,可对”花瓣”间的开关站进行调整或新出馈线重构花瓣。

3 中压架空网3.1 一般原则3.1.1 每回线路最终总装见容量不宜超过12000kVA。

3.1.2 每路分支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3km且挂接装见容量一般不宜超过3000kVA,对于超出上述标准的支线,应考虑将其转变为主干线,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应增加负荷开关。

3.1.3在支线与主干线连接的位置应安装隔离开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增加负荷开关;应在主干线及主要支线设置分段点,主干线和主要支线的分段点应结合配电自动化的要求设置。

3.1.4 有联络关系的两回线路不应采用同杆(塔)架设。

3.1.5 架空线路应采用相应的防风、防雷措施。

3.1.6 每回线路主干线分段按照线路长度1~3km或装见总容量2000~3000kVA设置,全线分段一般不宜超过5段。

3.2 典型接线模式3.2.1 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1)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如图3.2.1所示。

图3.2.1 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2)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应满足:✓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50%额定载流量运行。

✓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联络开关位置应尽量选取在线路后段安装。

✓构建架空网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必须结合区域电网规划,为今后将线路改造成架空网两联络接线提供可能和便利。

3.2.2 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1)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如图3.2.2-1(3回线路为1组)、3.2.2-2(4回线路为1组)所示。

图3.2.2-1 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3回线路为1组)图3.2.2-2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4回线路为1组)(2)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应满足:✓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应按平均每回线路不超过66.7%额定载流量运行。

✓架空网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每回线路的两个联络点之间必须至少有1个分段开关,并且该分段开关位置应尽量接近线路的负荷等分点。

3.2.3 架空网架构筑负荷发展初期,采用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负荷发展到一定阶段(平均每回线路负荷接近40%时),如有新报装负荷,应考虑构筑3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当3回馈线平均每回线路负荷增长到接近55%左右,如有新的报装负荷,应考虑构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

当负荷进一步发展,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不能满足“N-1”的供电要求时,不应在4回一组的多分段两联络接线模式基础上再增加线路,而应重新回到多分段单联络接线模式再次循环发展。

4 混合型网架4.1 对于混合型网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中压公用电缆网”和“中压架空网”节的技术原则。

4.2 混合线路中应选择额定载流量相匹配的电缆和架空线路。

4.3 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应安装隔离开关,条件允许情况下结合配电网自动化要求增加开关。

5 10kV中心开关站5.1 一般原则5.1.1 中心开关站的建设应按变电站高压室标准配置,10kV开关柜选用断路器柜,其保护配置应与变电站的10kV保护相配合。

5.1.2 一般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双路电源进线,每段母线出线为4~6路,不宜馈出中压架空线路。

5.1.3 电源进线应取自不同方向的变电站,不具备条件时,应取自同一座电站的不同母线。

5.1.4 每回电缆馈出线路所接客户数量依据负荷性质、容量而定,一般不超过3个。

5.2 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如图5.2所示。

图5.2中心开关站接线方式图6 室内配电站6.1 室内配电站宜按两台变压器设计,两路进线,根据负荷确定变压器容量;两台变压器低压侧母线间加装联络开关,在故障情况下具备转供电能力。

6.2 每台变压器低压出线宜4~6回;低压进线柜应装设计量装置;低压总线应装设总开关。

6.3 20kV独立配电站,优先选用油浸式配变;20kV建筑物内配电站,应设置在首层。

6.4 20kV配电站典型接线如图6.4-1和6.4-2所示:图6.4-1配电站典型接线图6.4-2配电站典型接线7 10kV箱式变箱式变应采用电缆进出线,低压侧配置4~6路出线。

8 低压配电网8.1 典型接线模式8.1.1 统建小区室内配电站采用两台配变低压母线之间联络,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与母线联络开关设置可靠的连锁机构,其联络方式见图8.1.1。

图8.1.1 配变低压母线之间联络8.2 10kV配电网属非双公变配置的台区,但相邻配变距离在100米范围内的(按联络所需要的电缆长度计算,非直线距离),可采用专用低压出线进行母线联络,每台配变仅与一台配变建立联络,联络线路需满足转供电要求,其联络方式见图8.2;与相邻配变距离超过100米的,暂不考虑在低压母线间设置联络。

图8.2 专用低压出线进行母线联络8.3对于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区域,可采用低压线路末端联络的接线方式。

9 用户专用配电网结线方式9.1一般原则9.1.1根据进出线回路数、设备特点及负荷性质等条件确定。

9.1.2 满足供电可靠、运行灵活、操作检修方便、节约投资和便于扩建等要求。

9.1.3 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条件下,宜减少电压等级和简化接线。

9.2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型式9.2.1单母线接线适用于二级(重要)负荷双电源一主一备的配电站。

进线回路均装设断路器。

高压母线宜装设不超过六回(变压器、出线)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9.2.2单母线分段接线每回路应采用装设进线断路器、分段断路器、变压器(出线)断路器的接线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