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育关怀 幸福家庭

生育关怀 幸福家庭

“生育关怀幸福家庭”留守儿童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东至县木塔乡利安小学位于木塔乡荣兴村,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设有单独的多媒体教室和图书室。

学校现有图书3000 册,生均约15册。

有8个教学班,学前班和1—5年级各一个班,学生主要来自本荣兴村。

六年级两个班,学生来自原利安乡所辖各村,全校现有学生193人,教师14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0人,学历达标率100%。

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农民没有很好的经济来源,大量外出务工,只好将子女留在家中,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

全校193名学生中,就有留守儿童86人。

他们家庭较为贫困。

面对现状,我校积极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以加大对这些留守学生的关爱,以促进他们快乐成长。

为此,2011年9月,我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将学校48平方米的图书室和留守儿童活动室合二为一,这样方便了留守儿童阅览图书。

活动室内,设有电话、电脑,以方便留守儿童与在外的父母通话,视频聊天。

同时活动室内还接通了有线电视,配备了一些文娱器材,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

同时我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并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纳入学校年度的工作计划中。

成立了由校长带头负责,狠抓落实,教导主任具体负责,以班主任为组员的工作小组,制订具体计划以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这个小组女教师多,是一支充满爱心的队伍。

具体工作如下:
1、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档案。

各班级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

就学生的住址、父母的联系地址、电话、临时监护人等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留守原因,家长务工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留守孩子临时监护人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每月进行一次家访并及时做好记录,为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始终有人关爱的温馨环境。

2、建立了“留守孩子”成长记录袋。

关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注重心理疏导,情感沟通,习惯养成。

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等材料,记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班主任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给家长。

3、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教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处理突发情况等。

开展“结对子”帮扶。

安排班干部、少先队员、优秀学生以及留守孩子的邻居与其“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帮助。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文娱活动。

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责任制和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确保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好、使用好。

7“留守儿童之家”对留守儿童提供24小时服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