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学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文明。
后母戊大方鼎(又称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铸造于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朝3.下图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示意图,今天我国南海的海域当时被过往的商旅命名为“涨海”这说明A.汉代中央政府已经对南海进行有效管辖B.汉代丝绸之路以海上路线为主C.当时只有汉朝商人来到南海D.这一史实是今天我们声索南海主权的历史依据4.“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绝世青铜精品。
它们铸造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5.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禹——建立夏朝B.启——建立商朝C.桀——夏朝灭亡D.纣——商朝灭亡6.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四至A.西周B.秦朝C.西汉D.东汉7.小明查阅了“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发现在“战国形势图”中找不到晋国,这是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A.三家分晋B.田氏代齐C.晋楚争霸D.国人暴动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材料中“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起到的作用是()A.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9.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
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A.齐国 B.赵国 C.秦国 D.楚国10.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A.舜禅让于禹B.国人暴动C.平王东迁D.三家分晋11.《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A.纳贡B.朝觐C.作战D.分封12.商朝的建立者是A.桀B.汤C.盘庚D.纣1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C.蓝田人遗址D.马坝人遗址14.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C.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15.目前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兽面纹方鼎D.青铜爵16.2006年7月,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中国安阳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殷墟”为我们研究哪一朝代的历史提供了依据()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7.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边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他参观的是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半坡人博物馆D.河姆波遗址博物馆18.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今天的户籍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编制户口D.推行县制19.青铜器是商周文明的典型代表,下列关于青铜器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20.北宋词人苏轼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因家贫困做起挖坟盗墓的勾当,他用力挖开一座坟,进入墓中,见墓主是一个皇帝、皇帝对挖墓者说:‘我是_,死前曾留有诏令,规定我的墓葬物品一律不得用金银器,只用瓦陶器’・・…”故事中的皇帝提倡勤俭治国,并以身作则,他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21.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班级管理如烹小鲜,应该无为而治,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让学生学会仁爱。
”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的主张?()A.儒家法家B.道家兵家C.道家儒家D.墨家儒家22.“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荀子C.墨子D.韩非子23.《论语》云:“管仲相齐桓,霸诸侯,一匡天下。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A.齐桓公称霸B.楚庄王称霸C.晋文公称霸D.勾践称霸24.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
”文中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可能是()A.山洞B.半地穴式房子C.砖木瓦房D.干栏式房屋25.假设你生活在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将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应该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青铜剑D.铁斧2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A.春秋和战国B.秦朝和春秋C.战国和汉朝D.秦朝和汉朝27.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
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A.会使用火B.种植水稻C.烧制彩陶D.铸造司母戊鼎28.奴隶社会开始了人类由野蛮向文明的转型;文明时代的第一个社会是奴隶社会。
中国历史上,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结束,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开始标志是A.炎黄涿鹿之战B.大禹建立夏朝C.刘邦建立秦朝D.炎黄阪泉之战29.懂得人工取火、最像现代人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山顶洞人30.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启建立了夏朝B.汤灭夏建立商朝C.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D.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
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司母戊鼎出土于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A符合题意;后母戊大方鼎不是西周时期铸造,B不符合题意;秦朝和汉朝与题干信息不符合,C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权,“涨海”的命名就说明了此点,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汉代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C说的太绝对,故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其中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青铜器中的精品,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5.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的建立者是禹,故A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启是夏朝的第二代国王,故B搭配错误,符合题意;由于桀的暴政,导致夏朝灭亡。
故C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纣的暴政,导致商朝的灭亡。
故D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给出的疆域范围可知是这个王朝是秦朝。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
7.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战国七雄局面的形成过程中包括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两件大事,即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被大夫田氏取代,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8.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故D符合题意;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表述错误,故A不合题意;商鞅变法内容中建立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故B不合题意;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故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是解题的关键,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9.C解析: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促使秦国强大起来。
所以商鞅变法发生地的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故选C。
10.C解析:C【解析】【详解】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
故B符合题意。
A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B发生在西周周厉王时期,D发生在春秋与战国之交的时期,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解析:B【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材料中反映诸侯应对天子尽有述职的义务,如果不朝见天子将会受到降爵、削地、和武力惩罚,体现分封制下诸侯对天子应尽的义务,天子与诸侯是君臣关系,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于距今70--20万年前,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比较完整的人类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丰富、材料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A符合题意。
元谋人遗址将中国人类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有力地挑战了人类起源于非洲中心这一学说;B不符合题意。
蓝田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前到115万年前。
蓝田人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
因1964年发现于陕西省蓝田县公王岭,故命名为“蓝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