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医科大学康复医学大纲

广西医科大学康复医学大纲

《康复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学时与学分:总学时为27(理论课27学时),学分1.5
一、课程课程性质和目的
康复医学是促进伤、病、残者功能康复的一门学科,是为了康复的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列为全面医学的内容体系。

康复医学作为医学的第四方面,逐步被人们重视与应用。

医学不仅要治疗疾病,抢救生命,并要考虑存活后的身心,社会,职业能力。

因此,康复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和掌握康复医学的概念、基础理论、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的手段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为今后临床医疗工作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的定义、内涵与范围;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

熟悉:康复预防三层次、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残疾的分类。

了解:康复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
一、康复、康复医学定义范围
康复定义、内涵、康复服务方式。

康复医学的定义、对象、范围
二、康复医学的发展
康复医学发展基础
三、康复医学的组成与工作方式
康复医学的组成、工作方式
四、康复医学的地位
康复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临床医师与康复关系
五、残疾问题
残疾、残疾人、残疾学定义。

残疾预防、残疾评定。

康复预防三层次。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1学时
第二章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目的要求】
了解神经损伤后的反应
了解中枢神经损伤后的可塑性
了解康复训练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
了解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及制动对机体的影响
【教学内容】
通过自学并联系以往所学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知识,对康复医学相关的运动学基础、神经学基础等等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三章康复医学评定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评定的定义、目的、基本要求,熟悉关节活动范围测定的注意事项,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Lovett的6级分级法)及注意事项,常用的ADL评定方法:Barthel指数分级法及其意义。

熟悉:引起常见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了解:语言、吞咽功能评定。

【教学内容】
一、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的目的,基本要求。

二、运动功能评定
肌张力的定义,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肌力测定: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Lovett的6级分级法)及注意事项。

关节活动范围测定:测量工具,主要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测量的准确性及影响测量的因素,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分析。

步态分析: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及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参与行走过程中的肌肉与关节活动。

平衡的概念与分类,平衡的维持机制。

三、失语症、吞咽障碍的评定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四章康复治疗技术
【目的要求】
掌握:物理治疗的种类与作用,运动疗法的基本概念、疗法特点、应用原则以及它在康复中的作用。

熟悉:运动疗法的基本类型;运动疗法适应证、注意事项,运动处方的内容;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的基本原理与治疗作用,低频、中频、高频电疗法的种类、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光疗法超声波疗法的基本概念及治疗作用;作业治疗的定义和目的、作业疗法的种类、常用方法。

了解:激光疗法的定义及治疗作用,磁疗法石蜡疗法的治疗作用;言语和吞咽治疗的方法;假肢、矫形器、助行器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内容】
一、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的分类、基本类型、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

关节活动技术,软组织牵伸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神经发育疗法,运动再学习,强制性使用运动治疗,运动处方。

运动疗法适应症及注意事项。

二、物理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低频脉冲电疗法、中频电疗法的种类、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

高频电疗法的生理作用、短波、超短波、微波的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

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疗法的定义及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

超声波疗法、磁疗法、石蜡疗法的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

三、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的定义、目的、作业疗法的种类、常用的方法、治疗作用与临床应用。

四、言语与吞咽治疗
言语障碍的定义与分类。

言语治疗的适应症和治疗原则。

失语症的临床表现特征、分类及评定。

构音障碍的临床表现特征,分类及评定
五、康复工程
康复医学工程的定义,假肢、矫形器、助行器的分类及应用。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五章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目的要求】
掌握:脑卒中的运动功能的评定、康复目标和时机的选择、康复治疗
的原则。

熟悉:脑卒中各期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
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康复评定,持续植物状态诊断。

脊髓损伤平面的诊断,脊髓损伤的AISA分级,不同时期的康复
治疗与并发症的处理。

小儿脑性瘫痪定义与分型
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

了解:颅脑损伤的各期的康复治疗。

【教学内容】
一.脑血管意外的定义与分类、脑血管意外康复的意义、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脑血管意外的康复原则。

脑血管意外各期的康复治疗方法。

脑血管意外的预后及康复时机
二.颅脑外伤的定义与分类,损伤程度的评定,各期的康复治疗。

三.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与分型,康复评定与治疗。

四.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康复评定与治疗。

五.周围神经病损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9学时
第六章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目的要求】
掌握:颈椎病的分型,康复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骨折康复治疗的作用和目标。

手外伤康复的定义、评定与治疗方法。

熟悉:脊柱侧弯、骨关节炎、截肢、关节置换等的康复治疗。

【教学内容】
一.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康复治疗方法。

二.手外伤的定义、康复评定与治疗。

三.人工关节置换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四.截肢后的康复的定义、诊断要点、康复评定与治疗。

五.脊柱侧凸的康复评定与治疗。

六.颈肩腰腿痛的临床表现与康复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9学时
第七章内脏疾病的康复
【目的要求】
熟悉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的机制与运动处方。

了解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

【教学内容】
一.冠心病的分期与康复治疗。

二.慢阻肺的呼吸训练,排痰训练,运动训练,生活指导。

三.糖尿病的康复治疗,糖尿病足的康复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3学时
第八章其他常见疾病的康复
【目的要求】
了解骨质疏松症的康复。

了解癌症的康复。

了解烧伤的康复。

【教学内容】
通过自学了解骨质疏松的评定标准、康复治疗的方法。

了解几种具体癌症的康复处理及针对癌症患者进行康复的意义。

了解不同时期烧伤的康复治疗。

【教学方法】
自学
第九章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目的要求】
熟悉痉挛的康复处理。

熟悉神经源性膀胱的处理。

了解疼痛、压疮、局部感染的处理。

【教学内容】
疼痛、痉挛、压疮、感染、神经源性膀胱等临床问题会在具体疾病的康复治疗中讲解,建议同学们在进入各论学习时自学本章内容,不专门开辟课时讲解
【教学方法】
自学
康复医学教研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