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蒸汽过热器失效分析

蒸汽过热器失效分析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二 造成蒸汽过热器泄露的主要原因
1、高温硫腐蚀 烟气中含有大量SO2,温度在240℃以上对管束 造成腐蚀,340--460℃腐蚀最强烈。 2 、烟气超温 对管束的 损伤 超温会加快管束的蠕变速度,降低管束的持久 强度,甚至发生爆管。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二 造成蒸汽过热器泄露的主要原因
3、管束内蒸汽量少或管束“干烧” 特别是 08、09年由于上游装置酸气量小,造成 硫磺装置超低负荷运转,余热锅炉所产蒸汽量少, 使得蒸汽过热器管束分配蒸汽不均匀(偏流),有 时甚至出现“干烧”现象。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2、方案之更换管束材质;是切实可行的方案 之一,但因材质升级,蒸汽过热器管束价格要大 幅提高。
3、方案之过热器加装跨线;需用DN500管线8 米,DN500弯头两个,高温蝶阀一个,管内衬耐 火层。
--精品--
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总结
4、方案之过热器蒸汽入口管线装减温器加注 除氧水;此方案有利于应对管束内蒸汽的偏流及 管束出现“干烧”现象。同时可保证蒸汽出口温 度在指标以内,防止了超温过热蒸汽对后部管线 及垫片的损伤。
--精品--
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针对管束超温的方案
1、加氢反应器更换新型催化剂; 现反应器使用钴鉬浸渍的氢氧化铝催化剂,属 常规催化剂,要求反应器入口温度280--330°, 如更换使用低温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入口温度可 降低到200--220°,温降达到70°,这样尾气炉 炉温控制500--600°就可满足反应器工艺要求, 同时蒸汽过热器入口温度也能符合指标控制。
三 结合生产实际,判断管束泄漏原因
1、 2012年8月以前,吸收部分未开工,制硫 尾气携带大量硫化物进入尾气炉焚烧,使得尾气 炉排放烟气中含有大量(n万PPM)SO2,形成高温 硫腐蚀,这是造成管束泄漏的主要原因。另管束 内蒸汽分配不均匀(偏流)也是造成泄漏的原因之 一。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精品--
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针对管束超温的方案
2、 管束更换为更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加00°。
--精品--
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针对管束超温的方案
3、蒸汽过热器加跨线, 将高温烟气部分分流。
--精品--
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蒸汽过热器失效分析
一、过热器管束泄漏原因分析 二、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一 蒸汽过热器6年使用情况
1、 装置2007年12月原始开工,2010年发现 过热器壳体内部蛇形管束泄露蒸汽,检修时采用 堵管方法解决。
2、2011年又出现蛇形管束泄露,检修更换新 蒸汽过热器管束。
针对管束内蒸汽分配不均(偏流)方案
蒸汽过热器蒸汽入口管线加一减温器,注入除 氧水。通过调节除氧水的注入量来控制过热蒸汽 出口的温度不超指标(≯350°),从而保证饱和蒸 汽在管束内满管流动。
--精品--
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总结
1、方案之更换催化剂;有利于生产及操作,
但低温催化剂价格比较昂贵,且现用催化剂还未 到使用年限。
3、2012年再次出现蛇形管束泄露,8月份检修 时更换部分蛇形管束。
--精品--
过热器管束泄露原因分析
4、2012年11月蛇形管束再次泄漏蒸汽,外甩 蒸汽至今。
自原始开工至今蒸汽过热器共发生蛇形管泄漏 蒸汽4次,蒸汽过热器运行周期最短 一次是2个月, 最长一次是3年,(管束早已泄漏,未发现)其余两 次运行周期不到一年。
5、最佳方案;蒸汽过热器加装跨线,同时蒸 汽过热器蒸汽入口管线加装减温器。此方案的实 行理论上可解决管束的泄露问题。
--精品--
--精品--
针对分析结果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可判断出造成过热器泄漏的 原因是高温硫腐蚀、超温对管束的损伤及 管束内蒸汽分配不匀(偏流)三种情况。首 先确定生产期间高温硫腐蚀是不可避免的, 现阶段我装置吸收部分已开工,烟气中硫 含量已降至最低,只要控制SO2排大气量 就行。现主要针对超温和管束内蒸汽分配 不均(偏流)两种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三 结合生产实际,判断管束泄漏原因
2、2012年10月制硫开工,吸收部分同时开工, 因加氢反应器入口温度要控制280--300°,这需 要尾气炉炉温700°左右,配风量1700--2000㎡ /h,以此来提高尾气加热器的温度,但同时蒸汽 过热器已超温,过热器入口为温度640°左右, 过热器蒸汽出口温度400°+,此时烟气中SO2含 量降到几百PPM,可见超温是引起这次泄漏的原 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