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概况
密云县县域面积2229.4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占11.8%,山区面积占79.5%,水域占8.7%。
全县辖17个镇、2个街道和1个地区办事处,有69个社区居委会、334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5.8万,户籍人口43.2万,其中农业人口26.2万,非农业人口17万人。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县域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中部为密云水库,西南是洪积、冲积平原。
海拔介于45-1730m之间,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过渡区。
密云县气候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9℃左右,年降雨量608mm,年积温介于3385℃到4210℃,年平均日照2801h,无霜期176d,降水多集中在6~8 月,暴雨、干旱、冰雹、大风、寒潮、沙尘暴等是密云县主要气象灾害。
密云县内较大河流14条,多属潮白河水系,密云水库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最大库容量43亿立方米。
密云县山地多,平原少,林地约占土地总面积49%。
水库上游地区以林地为主,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和果品主产区,下游地区以耕地和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为主,是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人口聚集区。
密云县地貌类型多样,山水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发展空间广阔;山区丘陵面积广,适于发展特色农业与休闲产业;温度适宜,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利于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花卉;生物资源多样,农业新兴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密云县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密云四季分明环境优美,具有生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最佳条
件,其中:茄果类蔬菜2万亩以上,瓜类2万亩,根菜类2万吨亩,叶菜类1万亩、牧草6万亩,芦笋2万亩,花生10万亩,甘薯6万亩各种小杂粮4万亩,另外密云山场面积达270余万亩,具有丰富的野生蔬菜,药用保健蔬菜资源。
2009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36.9亿元。
其中农业产值12.55亿元,林业产值3.87亿元,牧业产值19.32亿元,渔业产值0.76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0.4亿元。
形成以奶牛、肉鸡、柴鸡、蜜蜂为主的绿色养殖,以板栗、名优鲜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以无公害蔬菜、有机杂粮、花卉为主的特色种植三大主导产业,建成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25个、有机食品基地7.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5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1.2万亩;以板栗、苹果、梨为主导的果品基地45万亩(其中板栗30万亩);芦笋、红薯、糯玉米、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产业基地达到5万亩;奶牛存栏2.2万头,肉鸡年出栏3600万只、柴蛋鸡存栏270万只,年商品鱼总产460万公斤。
2009年种植业播种面积及产量
总体布局
以优质、高端农产品生产为目标,以设施集约生产为载体,以精品蔬菜、高档花卉、特色果品、高效生态养殖为重点,打造高效农业聚集区。
包括密云镇、十里堡镇、河南寨镇、东邵渠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西田各庄镇。
结合浅山区开发,深入挖掘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经营发展理念改造提升传统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大力发展观光、休闲、体验、文化创意农业。
包括溪翁庄镇、巨各庄镇、穆家峪镇、东邵渠镇、太师屯镇、北庄镇、古北口镇、石城镇、高岭镇、不老屯镇。
十二五期间发展
密云将重点发挥生态优势,巩固、提高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基地规模,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产品质量。
重点建设有机果品生产基地10万亩,有机杂粮生产基地10万亩(有机杂粮农场10个),绿色蔬菜生产基地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规模4万亩)。
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果品示范区5万亩,提质增效示范果园3万亩。
重点建设5大主导果品基地:25万亩板栗基地,3万亩苹果基地,4.5万亩梨基地,2万亩樱桃基地,2万亩葡萄基地。
建设特色果品专业镇6个、专业村7个;休闲果园发展到100个,面积3万亩。
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45万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10万亩。
同时继续加大测土配方、生物防治、施用有机肥等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
发展循环农业示范基地10万亩。
以连锁配送中心和基地园区连锁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构建高效安全的三级连锁网络服务体系,安全农资连锁配送店达到150个,实现重大产业村镇安全农资购置就地满足;建设安全农产品检测中心1处,全面提高安全农产品的监测能力;农产品追溯体系做到生产基地网络终端全覆盖,逐步健全可追溯体系,服务北京安全优质农产品供应和应急保障。
农资服务站状况
密云县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站根据全县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情况,分别在16镇建成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站,由县植保站负责全面实行“统一门店标牌设计,统一标识、价格,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管理、培训,统一购销档案”管理,有效控制假冒伪劣农资进入菜田。
全县建设农资连锁店100家,形成各乡镇拥有2—3家门店的格局。
2010年密云县农全年推广有机肥4300吨,争取财政补贴款206万元,示范面积6000多亩,主要应用于蔬菜、粮食生产基地。
有机肥施用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减少氮素化肥的投入,促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确保农产品质量提高和防治面源污染。
项目区通过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质含量由9.78g/kg提升到13.30g/kg,提升了3.52 g/kg;减少化肥用量12.5公斤/亩;增加农民收入43.5元/亩。
同时通过项目实施,改变了农民施肥观念,注重了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肥料的施用结构逐渐趋于合理。
工作计划
1、招聘3名左右员工,让他们充分了解生命素的特点
2、到各个乡镇推广,用20天左右的时间争取10-20家终端销售和授权农资站。
3、发展10家农户种植样板田,重点发展大棚蔬菜及玉米种植农户
4、了解国家政策,争取能够得到政府扶持。
问题:
1、我招聘的员工如何培训
2、样板田是由我去联系还是由销售终端来联系
3、我要用什么方法去说服农资站来接受我们的产品。
(比如他们利润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