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 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唐五代词
主要有花间词和南唐词两大词派。 (一)花间词派是以晚唐词人温庭筠、五代前蜀词人韦庄为代 表,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温韦外尚有牛希济、 欧阳炯等共18人 ,后蜀赵崇祚将此18人词编为《花间集》,故 名。亦称作“西蜀词派”。 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丽。温词如周昉、张萱笔下的 簪花仕女,簇金结绿,韦词如吴道子笔下的淡妆美人,疏朗清秀; 温词如富丽堂皇之牡丹,韦词如清新明丽之芙蓉。温词多“密而 隐”,富于美感的联想;韦词多“显而疏”,易于直接触发情感 的感动。 (二)南唐词以宫廷为中心,以君臣为主体,以“二主一相”(中 主李璟、后主李煜父子和中主朝宰相冯延巳)为代表,他们凭借 共同的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情趣,以及独特的个性禀赋 和情感体验,赋予南唐词独特的感伤情调和开阔的词境,确立了 他们结束“花间”开启北宋的承上启下的词史地位。
吟咏词韵
圈出词句的韵脚
灭 雪 眉 迟
镜 映 襦 鸪
——听觉之美
诵读体验
译文
屏风上的小山重重叠叠,在晨曦 中或明或灭,鬓边发丝飘过洁白似雪的 香腮。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 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照一照新插的花朵对前镜又照后镜,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刚穿上的绫罗裙 襦,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简析】 首句直出“恨”字, “千万”直贯下句“极”字, 并点出原因在于行人“远在 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 “山月”三句写景,旨在以 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 碧云,与“千万恨”、“心 里事”的有情相形,突出思 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同样写闺思,却以记事领起,紧扣一 个“望”字。 【简析】 “梳洗”在晨,“斜晖”临暮, 她自始至终倚楼远眺,可眼前过尽 的千帆都不是所盼之舟,希望、失 望乃至绝望,怎不令人柔肠寸断、 哀惋悱恻?“脉脉”、“悠悠”状 景切情,尤有神韵。
词 的 分 类
按长短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按段落 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豪放派 按风格 婉约派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 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 式等均有各自的不同的规格。有水调歌头、 采桑子、沁园春等。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 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课文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
分析体会: 结合这些词,谈谈你对花间词“绮 丽香艳、婉约柔媚”这一风格的认 识。
•明确: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便是指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 主,带给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关 于 词 的 知 识
1、词兴于隋唐,盛于宋代,是一种和乐 可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诗余,长 短句、曲子词,曲子。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牌”。可以 分上下两段,叫“片”或“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90字,长 调在91字以上。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气势 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 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 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 李清照。
温 庭 筠
菩 萨 蛮
【菩萨蛮】
词牌名,唐朝女蛮国进贡者,他们梳有高 高发髻,戴金饰帽子,挂珠玉项圈,称为菩萨蛮。 《菩萨蛮》据考证原是今缅甸境内古代罗 摩国的乐,后经汉族乐工改制而来的。可 见《菩萨蛮》中的菩萨与我们的佛祖菩萨并 无关系,词牌的意思是“象菩萨似的蛮国 人”。
知人论世
温庭筠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晚唐人。 据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唐宣宗李忱 爱唱《菩萨蛮》词,丞相令狐绹央温庭筠代作若干首。 词成后,令狐绹冒称是自己的作品,暗地里献给宣宗, 并叮嘱温庭筠不要声扬出去。温庭筠却很快地说出去 了,因此得罪了令狐绹,致终生不被重用。 温庭筠,花间词的开山鼻祖,奠定了文人词 “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 所谓“绮丽香艳、婉约柔媚”的风格,便是指: 诗歌内容多以描绘女子闺中生活情态为主,带给 人女性化的审美感受的特征。
思考:前人评价其词“意象绵密, 富艳精工”。请结合词句内容加以解说。
全篇选取“小山””鬓云””香腮”蛾眉”” 花””镜””面””绣罗襦””金鹧鸪”等意象, 画面交叠,富于视觉美,故曰“意象绵密”; 词中女子装扮”金明灭””绣罗裙””金鹧鸪” 充满富贵气,“鬓云”“香腮”雕饰华丽,是一个 美丽的富贵形象。“香腮”“蛾眉”等用词精致。 “照花前后镜”尤其精妙。此外,词中感情表露 隐含,只从“懒”“ 迟”及“双双金鹧鸪”的图 案中微微透漏内心的寂寞。构思工巧,故可以说 “富艳精工”。
讨论: 这是一首写闺中女子的艳词,也有人说这 词中词人有所托寓,如果词人真的借这首词 寄托自己的情怀,那么,你认为词人寄托的 应该是什么感情? (结合作者生平遭遇各抒己见) •此词表面上看是写一女子晨起梳妆过程、 姿容服饰之美及其慵懒无聊的心境和自矜 自怜的情怀,但联系作者累举不第、坎坷 终生的遭遇,其中一定程度地流露了词人 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感。
整体感知
本词塑造了一个
的人物形象?
(结合词意添加形容词性定语并作具体分析)。
在这首词塑 造了一个
美丽 富贵 慵懒 孤寂
的女子。
在这首词 中,作者是如 何表现人物形 象的?
描写:肖像、 动作(细节) 着装 比喻 反衬
一位美人,在闺房 中: 起床-梳洗-画眉簪花-照镜-着装的全 过程。
对此词,叶嘉莹以诗做注: 绣阁朝晖掩映金, 当春懒起一沉吟。 弄妆仔细匀眉黛, 千古佳人寂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