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ppt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ppt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实施
分析阶段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事故定性 责任划分 防范措施 调查组讨论 起草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实施
审理阶段
组长审报告 征求相关部门意见 调查组通过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实施
处理阶段
报告提交 报告批文 批复落实 公布结果 监督检查 资料归档 资料退还
一、生产安全事故的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场 所或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给职工 或它人造成人身伤亡(含急性中毒) 和财产损失事故。按其性质可分为安 全生产责任事故和安全生产非责任事 故两种。
非责任事故
专家鉴定
部门备案
层次规范
8项规定 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四个国标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实施
准备阶段
调查阶段 分析阶段 审理阶段 处理阶段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实施
准备阶段 事故接报和报告 赶赴现场 组建调查组 制定调查方案 并展开调查工作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实施
调查阶段
现场勘察 收集资料 提取物证 调查询问 技术鉴定 产品质量鉴定 损失计算
(二)对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责 任人行政处罚适用法律的问题。
1、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都依据225号 令规定处理,但这里要特别强调指出:关于对其主要负 责人的处罚,225号令规定是按上年收入的百分比处罚, 在实践中这种年收入难以如实查清,有的就无法提供收 入,如果按照查实的年收入处理后,其处罚数量少于其 它责任人的,这个处罚就失去了公平性。如果出现这种 情况,就要先依据225号规定算出标准,然后再依据安 监总局13号令第十九条规定,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罚款执行处罚,这就要求充分吃透法律、法规的内在联 系关系。 2、对事故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责任人,就依据 225号令39条规定,适用省安全生产条例规定处罚。
(2)人民政府授权成立事故调查组:这种情 况人民政府可以是一次性授权,或单项事故授权, 人民政府授权的,由有权的单位另行发文成立事 故调查组并决定任命事故调查组组长及其成员。
上述两种形式成立事故调查组都必须有红头 文件,调查组组长和副组长、成员必须是有单位、 职务或职称,具体姓名。
调查组组长具有决定权和一票否决以,调查 组严格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3、1986年5月31日发布,从1987年2月1日起 实施的(GB6441-86)号即《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 类标准》。本标准我们重点掌握:
(1)20种事故分类,具体事故类别名称(见附件3) (2)起因物名称(见附件) (3)致害物名称(见附件) (4)伤害方式(见附件) (5)不安全状态(见附件) (6)不安全行为(见附件)
③实施事故现场保护:在事故救援中如果要 破坏事故现场的,安监局人员应当依据225号令 十五条的规定先期完成现场物证保全,其保全内 容和相关图纸等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应由事故单 位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现场人员办理签字或影像现 场指认记录。
3、组建调查组:其分为2种形式
(1)人民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由人民政 府直接行文成立事故调查组,并任命调查组组长, 组长由人民政府决定。
①初报:就是采用电话报告方式说清楚事故发 生的时间、单位、位置、什么事故、已发现的死亡 或失踪人员即可。 ②快报:在基本弄清楚事故单位、事故类别、 伤亡、失踪人员、事故时间、事故发生过程、事故 救援情况后形成书面报告,重大以上事故随救援进 展确定快报和填报时间。 ③事故报告:救援基本结束后,按照225号令 第十一条规定形成书面报告逐级上报。
4、1995年发布实施的GBT15499-1995 号即《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
四、事故调查的五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1、事故接报和事故报告 (1)事故单位现场人员发生事故后要立即 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报后1小时 内向安监局及有关部门报告,安监部门接报告 2小时内报告到市级安监局。凡致人重伤以上 和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的都要报告。这 种报告分为初报、快报和正式报告。
上述报告可以先由企业上报再整理报出,也可 以由县安监局整理报出。重大事故以上还应经过县 政府逐级上报。
2、赶赴事故现场
(1)携带必须物质:安监部门在接到事故 报告后应根据不同事故迅速确定所带东西,一般 常规有照像机、摄像机、执法文书和基本救援设 施。同时通知相关领导和部门共同赶赴事故现场。 (2)到达事故现场要立即开展三项工作。
第一,上述三个行业专用法律法规在事 故调查处理中主要针对事故直接责任的认定 和划分,在责任追究上也只有对直接责任者 的经济和刑事追究,没有对单位和其它责任 人的追究规定,这就造成责任单位和其它责 任人逃脱了追究。 例如《四川省水上交通事故处理条例》 1996年8月公布,交通部2007年1月1日起执 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处 理规定》就是如此,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交警 部门也只是出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只针对 事故发生当期现场驾驶人员或事故当事人作 出责任认定和对个人作出处理。
4、制定事故调查组工作方案:做调查工作 原则上是在组长负责下分小组进行。 (1)组长职责:事故调查组长是一个十分关 键的岗位,其职责应该是: ①统一组织调查,调阅全部调查材料,全面 掌握证据材料并组织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判定。 ②决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或直接组织专家进 行技术鉴定。 ③对调查中不同意见进行协调和作出结论性 意见。 ④终审调查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 调查处理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流程示意图
安全生产事故定义 事故性质界定 责任事故 依法调查 法规、技术标准、规范
安全生产法、 493号令、省 条例、225号 令 设计类规范 管理类规范 法定条件 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 企业规章
GB6442-86 GB6721-1986 GB6441-86 GBT15499-1995
二、如何认定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
(一)严格实行依法确认原则。结合多年实 践和部门的法定职责,通常情况下,遇雷电 和暴雨、泥石流、山体崩塌等此类明显有自 然因素的事故,应由气象、国土资源部门组 织相关专家对事故直接原因进行鉴定,出具 专家意见,对是否属自然因素导致的事故作 出书面结论,政府和有关部门以此为准作为 事故的处理依据。
我们在实践中,一般只计算直接经济损失,而且很 不规范,今后希望大家规范一点。我个人的观点:
在计算直接经济损失的11项科目中,事故罚款和 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损失可以暂不计算进去,其理由是 事故处罚中调查报告提出的建议在执行中是否达到这个 标准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实施了减轻处罚,显然损失就 少了。资产损失问题,事故调查组难以认定而且没有法 定依据,只能通过资产评估机构或鉴定机构认定,那样 只会增加企业负担,而且不起实质作用,所以我不主张 再进行下去。但不是一样,在一些特殊个案上应单独对 待,我们在调查事故中应对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单项分别 计算和统计,并将统计表作为事故调查报告的附件使用。
(一)通用程序法规
1、国务院493号令。该令从2007年6月1日起实 行,我省对调查中央和省外企业在省内从事生产经营过 程中发生的事故或隐瞒事故调查直接采用该令。 2、四川省政府225号令。该令从2008年9月1日 起执行,在省内从事生产经营的所有单位的事故都可以 直接采用,中央和省外在川生产经营单位除外。但对于 隐瞒事故的调查处理还应采用国务院493号令进行,因 为省政府225号令没有设置隐瞒事故的处理条款,显然 不便使用。
我这里对上述事故提出同步推进的原因 是,因为调查对象不一样,如果我们等专项调 查处理结果出来后再进行调查,一是时间太长, 二是资收集难以做到真实可靠。
第三,事故处罚的适用法律、法规 (一)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追究原则:实行 过错责任追究原则,只要有过错就要承担责任,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一样,这个责任是行 政和刑事责任,不代表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无论 有无过错都要承担。政府机关还要承担政治责任。 企业有无过错怎么确认,将在事故分析章节中介 绍。
第二,根据现实,实践中我们应该这样操作。当出现 上述事故之后,上述三个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向安监部门报 告,安监部门应该赶到事故现场。安监部门要立即对事故 中是否涉及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判断,如果涉及生产经营单 位,安监部门就应该主动开展工作,主要是事故调查组的 成立,事故调查组应与专项事故调查单位同步开展工作, 因为专项调查单位他不需要其它单位参加,而是独立完成。 事故调查组则应把专项调查单位列入事故调查组,在同时 调查中事故调查组主要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 专项调查组则主要调查事故直接责任人,两种调查资料信 息应互通,最终事故调查组在专项调查处理结果出来后, 就可以迅速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在具体处理中,如果专项 调查单位对事故当事人已有处罚,事故调查组就不再提处 罚建议,而是对单位及其相关人员作出处理建议。
(2)进行调查组分工,按常规一般分为四个组
第一组:企业责任调查组:由安监局为小组长,公 安、工会和行业管理部门参加,调查对象为企业及其有 关责任人。 第二组:行政责任调查组:由纪检监察为小组长, 安监和公安等部门派人参加,同时邀请检察院,调查对 象是国家机关单位和党政干部责任调查。 第三组:资料保管组:对所有收集和提取的资料进 行专人集中保管,要注意所有资料都要形成清单,属于 复印件的提供单位要加盖公章认可,并办理调阅手续, 严防丢失。 第四组:专家技术组:这个组根据情况而定,可以 不成立也可以根据调查需要才成立。
①事故救援。 ②封存或提取事故单位及相关人员的档案资料。我 们提前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提取是有效避免事故当事人 作假的有效办法。493号令和225号令都对此没有明 确规定。在225号令第十条中有明确要求,但缺乏操作 性。实践中事故调查组成立又有一个滞后的问题。因此 安监部门在进入事故第一现场时,首先就要依据四川省 安全生产条例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先期展开调阅相关档 案,实质上是先入为主。提取档案资料时一定要出据调 阅档案清单和明确档案管理人员,清单要有双方当场人 员签字,作为依据,这部分材料可以在事故调查组成立 后,由安监局主持相关单位一起向事故调查组转交,也 可以一直由安监局保管,由事故调查组借用,但无论什 么形式,事后都要向相关单位退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