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北京市近年来文化生活状况

一北京市近年来文化生活状况

(一)北京市近年来文化生活状作者: 日期:(一)北京市近年来文化生活状况1、文化艺术繁荣活跃2001年全市各主要剧场文艺演出1万余场,其中涉外演出3000多场。

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和作品,其中有《宰相刘罗锅(第二本)》、《想变蜜蜂的孩子》等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北京的新年音乐会已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音乐盛事。

年内成功举办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一批重大演出。

年末,全市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278个;公共图书馆26个;档案馆20 个;各类行业博物馆、家庭博物馆开始兴起,博物馆已达110个。

全年共摄制电影故事片50部。

2002年,全市各主要剧场文艺演出1.3万余场,引进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来京交流项目131批,来京的涉外演出201台、3290场次。

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蓬勃发展,城乡人民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年末,全市有区县文化馆20个,全市各街道和乡镇基本都建有基础文化设施(文化站),建筑总面积18.2万平方米。

建成各类文化广场972个,总面积454万平方米,总投资14.6亿元。

以基层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和业余文艺骨干为重点的基层文艺队伍日益壮大,全市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共有12.4万人,群众业余文艺创作更加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业余文艺创作精品。

全市有31部作品和270余名业余文艺骨干在“群星奖”等全国各类文艺评比和赛事中获奖。

2、公共图书馆事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已初步形成以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为龙头,区级图书馆为区域中心,乡街文化站图书室为基础的公共图书馆体系。

到2002年底,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6个,其中少儿图书馆5个;5个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万平方米以上,平均每人拥有藏书2.8册。

全市有5家社区图书馆挂牌成立,成为北京市首批社区图书馆。

3、影视、图书出版事业欣欣向荣2001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七个系列台平均每日播音时间达到189小时。

北京电视台与北京有线广播电视台合并后,资源得到合理调整,平均每周播出时间达到857小时。

光缆传输网络扩大,已拥有用户177.7万户,全市46%勺居民可以收看到40个频道的电视节目。

年末,北京地区出版的报纸达到240种,平均期印数3343万份,分别比上年减少3%^ 5%出版的杂志达到2352种,平均期印数5909万册,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减少3.4%;全市出版图书55130种,总印数91006万册(张),分别比上年增长0.6%和减少19.7%。

到2002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213个,电影院64个。

北京地区电视节目17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9%。

广播电视播出时间位居全国前列。

出版发行业经过改组改造,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年末,北京地区出版的报纸达到244种,总印数67.4亿份,分别比上年增长0.4%和减少2.8%;出版的期刊达到2378种,总印数8.2亿册,分别比上年增长0.2%和1.3%;全市出版图书81782种,总印数12.6 亿册,分别比上年增长27.9%和22.6%。

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80个,其中电影院56个。

放映场次10.3万场,观众人次达到609.4万人,票款收入1亿元。

北京电视台电视节目19套,数字电视频道已经在北京试播,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9.9%,有线电视入户率为57.9%。

出版发行业经过改组改造,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北京地区出版的报纸达到248种,出版的期刊达到2375种,均与上年基本持平;出版图书88687种,增长8.4%。

共有26种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在国家各类大奖的评选中获奖。

(二)上海市近年来文化生活状况1文化艺术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内成功地举办了第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01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特别是APEC文艺演出以及世界著名歌唱家的独唱音乐会,体现了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水准。

在全国和国际性文艺评奖中,上海共获奖100余项,其中电影《生死抉择》获“五个一工程”特等奖。

2002年内成功地举办了2002 年国际旅游交易会、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02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在全国和国际性重要文艺评奖中,上海共获奖60余项,其中杂技《兜杠》获十四届初登舞台国际杂技艺术节“金K奖”优秀剧目奖。

2003年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等一系列国内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在全国和国际性重要文艺评奖中,上海共获奖20余项,其中话剧《商鞅》和京剧《贞观盛事》入选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电影《父亲》获二十七届开罗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2、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2001年全年共摄制电影故事片12部。

广播电视播放时间延长,节目丰富多彩。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6套(其中对台广播1套),平均每天播音89.7小时;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节目4套,平均每天播音76.7小时;上海电视台节目7套,平均每周播放910.3小时;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4套,平均每周播放497.7小时;上海教育电视台平均每周播放119.5小时。

全国有11个省、市、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进入上海电视网播放。

新闻出版事业继续发展。

全年共出版报纸16.98亿份、各类杂志1.85亿册、图书2.68亿册(张)。

全市1012个东方书报亭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补充,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文化风采。

2002年全年共摄制电影故事片10部。

广播电视播放时间延长,节目丰富多彩。

年内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上海东方广播电台通过整合,实行广播频率专业化,设置了新闻、交通、文艺、戏剧等10套新节目。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4 套,平均每天播音76小时;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节目6套(其中对台广播1套),平均每天播音94小时。

上海电视台节目7套,平均每周播放949小时;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4套,平均每周播放511小时;上海教育电视台平均每周播放129.5小时。

全国有11个省、市、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进入上海电视网播放。

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迅速。

全年共出版报纸16.46亿份、各类杂志1.8亿册、图书2.59亿册(张)。

2003年全年共摄制电影故事片9部。

广播电视播放时间延长,节目丰富多彩。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专业频率共有10套,平均每天播音时间172.7小时。

其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节目4套,平均每天播音75.9小时;上海东方广播电台节目6套(其中对台广播1套),平均每天播音96.8小时。

专业频道共有11套,平均每周播出时间1475.1小时。

其中,上海东方电视台节目4套,平均每周播放523.8小时;上海电视台节目7套,平均每周播放951.3小时。

上海教育电视台平均每周播放122.5小时。

全国有27个省、市、自治区卫星电视节目进入上海电视网播放。

至年末,有30个有线台(网)收转了上海卫视节目,其中澳门、日本、澳大利亚各1个。

年内上海东方电影频道正式开播,成为全国第一个地方电影频道。

新闻出版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年内组建了新的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全年共出版报纸17.05亿份、各类杂志1.83亿册、图书2.74亿册(张)。

3、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取得新发展至2001年末,全市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指导中心36个,公共图书馆32个,档案馆50个,博物馆20个。

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29个。

至2002年末,全市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53个,公共图书馆32个,档案馆44个,博物馆21个。

在上海博物馆首次成功举办了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共展出37天,接待观众23万人次。

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28个。

至2003年末,全市有市、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36个,公共图书馆35个,档案馆45个,博物馆23个。

年内上海博物馆成功举办了《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共展出38天,接待观众14.3万人次。

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团体28个。

(三)广州市近年来文化生活状况2、1、文化事业展欣欣向荣2001年各艺术院团共获国际奖项11个,全国奖项20个,省级奖项21个。

《紫荆勋章》、《土缘》等四部佳作均获五个一工程”奖。

在第11届群星奖评选中,广州五部参选作品全部获得金奖。

2003年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蓬勃开展。

广州市承办了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和第五届全国老年合唱节,中国音乐界综合性专家大奖一一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新春音乐会和魅力广州”大型元旦晚会展示了广州的风采和魅力。

2、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全市有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5座。

广播人口覆盖率99.8%,电视人口覆盖率99.5 %。

全年发行各种新影片102部。

全年出版各类杂志2.09亿册,比上年下降7.3%;报纸27.08亿份,图书2.66亿册,分别比上年增长15.8%和0.6%。

2002年全市有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5座。

广播人口覆盖率99.78%,电视人口覆盖率99.52%。

全年发行各种新影片95部。

全年出版各类杂志1.99亿册,比上年下降4.5%;报纸28.31亿份,图书2.89亿册,分别比上年增长4.6%和8.8%。

2003年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8%,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5%。

全年发行各种新影片96部。

全年出版各类杂志1.96亿册,报纸27.03亿份,图书2.98亿册。

3、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等建设及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新进步2001年,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

文物博物工作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进行了南越国宫署遗址儿童公园地块的发掘、番禺先秦沙丘遗址、棠下施工工地考古和广州百货大厦施工现场考古工作等。

营造良好的文化、娱乐、宣传、教育环境。

2002年末全市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5个,出版社18家。

2003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8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5个,出版机构.18家。

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从化广裕祠获2003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城市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