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刘禹锡
浪淘沙 刘禹锡
qū
bǒ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代一种曲子的名称。 2.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 的样子。 3. 天涯:天边。 4.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5.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 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 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 此首诗是《浪淘沙九首》的第一首。 • 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 里的壮丽图景。 • “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 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 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 异曲同工之妙。 • 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 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 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 豪迈气概,同时给诗歌充满了浪漫色彩。 “直上”一 句与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有异 曲同工之妙。
浪 淘 沙
黄河壶口瀑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将进酒 【唐】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运用夸张手法,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出了 黄河奔腾万里,曲折绵延,浊浪滔天的壮丽景 观,凸显其雄浑壮阔的气势。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典故:晋‧张华《博物志· 张 骞》记述张骞乘槎上天河 到了天界见到牛郎织女的 故事。 运用典故,用张骞偶遇牛郎织女的典故,描摹银河之上 安宁祥和的生活图景,为全诗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 彩,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直上:往上,往前,不仅表明方向和速度,更有不惧黄 河惊涛骇浪的惊人胆魄,体现诗人“诗豪”的刚毅之气。 同时,也将诗歌的视角由俯瞰黄河转换为仰视,由地下 的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
• 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 使人无法脱身,不要说被贬谪的人 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千遍 万遍的过滤虽然辛苦,但只有淘尽 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 浪的特点是汹涌,气势大,一浪接一浪,这 里指的是困难的来势很快,对人的打击很大, 而且是三番两次的;沙的特点是沉重,多,流 动的。说明了人一生遇到的困难很多,很沉重。 但句前的“莫”,表达了作者对待挫折的乐观 态度和勇敢面对,这两句话也是他对自己的自 勉。金指的是成功。这里写出作者认为困难就 是一种磨练,磨练过后总有一天能获,波涛 滚滚如巨风掀簸来 自天涯。现在我要
迎着黄河直上银 河,走到牛郎、 织女的家门口。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介绍: 黄河,中国母亲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
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长河。由于河流中段 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 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主题
• 诗歌描写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现了诗人 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 • 诗歌前两句写出了黄河的曲折蜿蜒、浊浪 滔天、浩瀚绵长的雄伟气势。后两句以想 想的笔法接通天人两界,表现出充满理想 色彩的男耕女织、宁静祥和的浪漫情境。
拓展链接
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 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河南) 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哲 学家。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 贬。后复用,至礼部尚书。早期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晚年在 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 “刘白”。有“诗豪”之称。刘 禹锡的诗风颇具独特性,无论短 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高亢激 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极富 艺术张力和豪迈气势。其代表作 品有《陋室铭》、《乌衣巷》、 《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主题
这是诗人自勉,不要被眼前的苦难 吓到,要抱着乐观的心态对待苦难, 把困苦当做一种磨练,总有一天会 成功的。
刘 禹 锡 的 诗
1《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情。 2《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3《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