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桥钢结构施工方案

天桥钢结构施工方案

钢结构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2015年8月30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 (1)1.1编制文件依据 (1)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工程基本概况 (3)2.2项目概况 (3)2.3天桥概况 (3)2.4主要构件节点 (4)第三章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 (4)3.1本工程重难点概述 (4)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 (7)4.1施工部署原则 (7)4.2施工组织管理机构 (8)4.2.1 施工组织机构管理图 (8)4.2.2 主要岗位职责 (9)4.3施工设备投入计划 (11)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13)5.1 桁架吊装流程 (13)5.2 栓钉安装注意事项 (18)第六章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19)6.1用电安全 (19)6.2临时用电体系 (20)6.3现场消防 (22)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依据1)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及修改(变更)通知单、现场联系确认单等技术文件(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气体保护焊用钢丝》(GB/T 14958)(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3)(5)《熔化焊用钢丝》(GB/T14957)(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7)《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8)《碳钢焊条》(GB/T5117-95)(9)《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95)(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1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绣等级》(GB8923-88)(14)《圆柱头焊钉》(GB10433-89)(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6)公司的规章制度和有关工程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等文件(17)云南省当地有关工程施工和技术管理规定。

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基本概况项目名称:工程地点:业主:设计单位:2.2 项目概况1.天桥概况本工程天桥长约77米,宽8.4米。

天桥楼板采用规格为YXB76-344-688-1.0的压型钢板。

屋面采用1.0mm厚双面镀铝锌压型钢板,板型YX35-125-750。

屋面天沟采用4mm厚不锈钢天沟板。

屋面檩条为C250*75*20*2.5型钢。

天桥钢结构框架天桥与站房剖面图天桥屋面板平面布置图天桥剖面图2.3 主要构件节点桁架单元箱型柱、梁H型柱、梁第三章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分析3.1 本工程重难点概述本工程站台天桥,工期紧,焊接量大,焊接要求高。

1、对于深化设计的重点来说,首先要着重强调设计图在做深化前的正确性,其次在此基础上保证施工详图的质量,再次保证出图进度,以满足构件加工的需要。

解决策略:成立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审核图纸,下设深化设计小组,并设专项负责人,负责管理与协调。

典型复杂设计先由专门的结构设计部进行设计,然后由深化设计小组结合现场安装及制作运输的分段、构件组装、焊接工艺和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构件图设计。

加工图统一发至制作厂安排加工,与设计院保持紧密的互动联系,有变更时应及时与更换。

2、原材料的采购本工程主体采用钢结构体系,钢结构总用钢量较大,工程工期要求紧,材料的采购任务较重。

因此,如何保证原材料的供应以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是本工程的重点内容。

解决策略:根据总体计划安排,制定详细的材料阶段性采购计划,根据制作周期及工厂制作及现场安装时间提前进行采购。

在长期的发展中,已与各大材料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其签订有协议,保证原材料的供应。

保证材料采购资金的来源,并制定应急状态下的材料供应预案。

3、管理与配合:本工程量较大,构件数量多,现场场地狭窄,安装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现场施工工期要求紧张,有一定施工难度。

施工现场必须精心组织、统一协调、合理布置、统筹管理,工程组织难度大。

针对本工程钢结构规模,施工周期特点,如何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计划安排,有效地对合同的全面实施,将是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

解决策略:将集中优势,抽调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管理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项目专业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代表公司直接对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管理,统筹组织本钢结构工程的深化设计、制作与现场安装施工。

立足于专业承包商的地位,以合约为控制手段,以总控计划为准绳,调动各施工队的积极性,发挥综合协调管理的优势,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召开项目部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协调内部管理事务;参加例会,参与分析工程进展形势,互通信息,协调各方关系,制定工作对策。

通过与在现场业主、监理以及兄弟参建单位之间加强现场内部参建各方的配合与协调,使现场发生的技术问题、洽商变更、质量问题以及施工报验等能够及时快捷地解决。

2、焊接保证措施(1)采用手工焊和二氧化碳半自动气体保护焊加药芯焊丝的工艺技术,严格按焊接工艺评定进行焊接。

并在地面上最大限度的进行构件组合,减少高空焊接量。

(2)在拼装平台上采用专用焊接设备对节点焊接,采用局部加固约束变形的方法控制焊接变形。

(3)加强焊接前、焊接中和焊接后的预热、层间温度和保温等技术措施,用电加热进行预热和后热保温,消减焊接残余应力,防止层状撕裂和冷裂纹的出现。

(4)制定合理的焊接顺序,严格控制焊接的插入时间,即立面结构和屋面结构主次杆件安装校正分别完成后,才能插入焊接。

(5)单个主杆件结构面的焊接顺序采取先焊接主约束后焊次约束的方法,即先焊主杆件与铸钢节点,最后焊接主次杆件。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4.1 施工部署原则根据工期、土建施工部署以及各专业施工交叉作业的协调配合要求,本工程钢结构工程施工部署原则为:工序安排上统筹考虑、合理搭接;资源保证上比选优化、均衡配置;工艺选择上先进可行、科学合理;施工管理上全面协调、周密服务。

4.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4.2.1 施工组织机构管理图针对本工程钢结构及金属屋面施工的特点和本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建立专业的施工组织机构是保证本工程钢结构能否优质高效完成的决定性因素。

组织由机构和对应机构设置的人员组成,为保证本工程这样的大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组织机构的合理,各部门指令关系明确。

其次要保证相应部门配备合适的人员,能够保证该部门职能的正常运转。

4.2.2 主要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职责2、项目技术负责人职责3、施工员职责4、质量员职责5、安全员职责6、材料员职责7、资料员职责4.4 施工设备投入计划4.4.1 加工制作设备投入计划(4)焊接设备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5.1、桁架安装桁架地面拼装完成后采用50吨汽车吊吊装,桁架安装流程如下:桁架1安装桁架2安装桁架3安装桁架4安装桁架5安装桁架6安装桁架7安装桁架8安装桁架9安装桁架10安装桁架11安装桁架12安装桁架13安装桁架14安装桁架15安装桁架16安装桁架17安装桁架18安装桁架19安装桁架20安装桁架21安装栓钉焊接示意图5.2、栓钉安装注意事项序号注意事项1焊接过程中,应随时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对于发现的个别焊缝缺陷进行修补。

2若施工中存在大批量的不合格焊缝,需考虑是否焊接参数发生变化,应查明原因,及时矫正。

3焊枪的夹头与焊钉要配套,使焊钉既能顺利插入,又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

4焊枪、焊钉的轴线要尽量与工作表面保持垂直,同时用手轻压焊枪,使焊枪、焊钉及瓷环保持静止状态。

5在焊枪完成引弧,提升、下压的过程中要保持焊枪静止,待焊接完成,焊缝冷却后再轻提焊枪。

要特别注意,在焊缝完全冷却以前,不要打碎瓷环。

6阴雨天或天气潮湿时,焊工拿的瓷环尽量少些,保持瓷环始终处于干燥状态。

7 焊接操作人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焊接作业指导文件。

第六章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成立由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负责人为首,各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1、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2)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3)建立并执行班前安全生产讲话制度;(4)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5)建立机械设备、临电设施和各类脚手架工程设置完成后的验收制度。

2、安全防护管理(1)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使用铅丝或其它材料绑扎。

(2)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

施工层脚手板下一步架处兜设水平安全网。

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2米。

(3)建筑物楼层临边的四周,无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并立挂安全网封闭。

(5)通过强化吊机作业的指挥、管理和协调,本工程群体吊机在施工中,要保证安全、合理使用、提高效率、发挥最大效能,满足生产进度的要求。

6.1、用电安全1、安全用电技术措施为保证正确可靠的接地与接零,必须按本设计要求设置,杜绝疏漏。

所有接地、接零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保护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严格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杜绝混用。

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维修必须符合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2、安全用电组织措施(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安全检查制度。

(6)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度。

(7)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3、电气防火技术措施(1)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地保护。

(2)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

(3)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变电所、配电室等配置绝缘灭火器材,并禁止烟火。

(4)加强电气设备相间和相—地间绝缘,防止闪烁。

(5)合理配置防雷装置。

4、电气防火组织措施(1)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管理制度。

(2)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3)建立电气防火教育制度,经常进行电气防火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各类用电人员电气防火自觉性。

(4)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强化电气防火领导体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6.2、临时用电系统的使用、管理与维护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