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小金鱼教案【篇一:托班语言教案:小金鱼找朋友】【活动目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愿意学讲故事中的对话。
【活动准备】1、图片。
2、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1、倾听理解故事1―2段。
出示一条小金鱼的形象,问:它是谁呀?它在看什么、想什么?引出故事。
出示图片边指边讲故事1―2段,教师可提以下问题:小金鱼先找的朋友是谁?小鸡能和小金鱼做朋友吗?它们是怎么说的?小鸟能和小金鱼做朋友吗?它们是怎么说的?学说小金鱼、小鸡、小鸟之间的对话。
2、观察图片,最后,小金鱼找到了谁做朋友,它们是怎么说的。
为什么它们能成朋友?3、教师再一次结合图片完整地讲一遍故事。
附:故事小金鱼找朋友池塘里有一条小金鱼在游来游去,想找好朋友。
游啊游,看到岸上有一只小鸡,他对小鸡说:小鸡小鸡,我们一起玩,好吗?小鸡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人吧!小金鱼又游啊游,看到一只小鸟在天上飞,他对小鸟说:小鸟小鸟,我们一起玩,好吗?小鸟说:对不起,我不会游泳,你找别人吧!小金鱼嘟着嘴又游开了。
他游啊游,看到前面有许多大脑袋、细尾巴、全身乌黑的小东西在游,他赶快游过去说:你们好,我是小金鱼。
那些乌黑的小东西说:你好,我们是蝌蚪。
小金鱼说:我们一起玩好吗?好的。
小金鱼终于找到了朋友。
他们一起在水中玩得非常开心。
【篇二:小班语言小金鱼逃走了】小班语言:小金鱼逃走了活动目标:1.了解小金鱼逃走的有趣经历,知道有朋友是件快乐的事情。
2. 观察比较、发现画面中与小鱼相似的形象,能在越来越复杂的图画中找到逃跑的小鱼。
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一、引入——认识小金鱼1.出示小金鱼,观察小金鱼的外形特征师:我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谁吗?看到谁了?看到小金鱼了吗?仔细看,小金鱼长的什么样?再看看眼睛小结:这是一条圆圆脑袋,亮亮眼睛,全身红红的小金鱼。
你们喜欢它吗?(评:在这个环节中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鱼的外形特征——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帮助孩子记忆小鱼的样子,以便在接下来的图片中孩子能快速地找到它。
)2.交朋友师交代:告诉你们哦,这条金鱼还有一个神奇的本领,它不仅能在水里生活,还能跳出水面,游到它喜欢的朋友身边哦!谁愿意做它的好朋友?要做小鱼朋友的拍拍手小金鱼逃走了,吱溜,吱溜小金鱼逃走,小金鱼躲在那里?(小朋友的头上)吱溜,吱溜小金鱼逃走,小金鱼躲在那里?吱溜,吱溜小金鱼逃走,小金鱼躲在那里?亲亲你的脸!小金鱼说:有朋友是件快乐的事情!(评:经验告诉我们,鱼是离不开水的,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事先交代了这是一条神奇的小鱼,为的是让孩子们的担忧不会出现,让故事情节在孩子心中的展开有一个比较合理的理由。
)二、小金鱼逃走了1.孤单的小鱼提问:瞧,小鱼这会儿生活在哪里?你觉得小鱼心情怎么样?它为什么不高兴?(一个人住在鱼缸里,没有朋友,太孤单了,我决定逃走,去找自己的朋友。
)小结:吱溜、吱溜,小金鱼逃走啦,它又会逃到哪里去呢?2.小鱼的第一个朋友——小圆点重要提问:小鱼逃到了哪儿呀?你能找到它吗?看看,窗帘上除了有小鱼,还有什么呢?师:小鱼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吗?它会对小圆点说什么呢?(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突出红红的,圆圆的,这两个词语,让孩子们反复练习。
过度:小鱼还想找更多有趣的新朋友哦。
吱溜、吱溜小金鱼逃走了。
(评:在这个环节中,绘本原话是小鱼:我要去找我的朋友了,于是他又逃走了。
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小鱼不愿意和小圆点做朋友,可是,当我说出这句话时,许多孩子都表示不满意,于是将绘本的原意稍作改动,将故事整个基调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为的是帮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收获更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改变了绘本原先的语言,让小鱼和小圆点成为了朋友,并让孩子学说“你和我真像,红红的,圆圆的,做我的朋友真好!”,帮助孩子获得交朋友时的一些语句。
) 3.小鱼的第二个朋友——糖果重要提问:这会儿小鱼红红又躲到了哪儿呢?谁来把它找出来呢?猜猜小鱼会愿意和哪个糖果宝宝做朋友?她会对红红的糖果宝宝说什么?(师: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它还会和什么颜色的糖果宝宝做朋友呢?幼儿仿编:蓝蓝、绿绿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小结:小鱼红红在糖果罐里玩了一会儿,又出发了,这回它要和小朋友玩个捉迷藏的游戏,等你们去把它找出来!(评:孩子都喜欢糖果的,一看到糖果就肃然起敬,有个孩子突然说,我也要和糖果做朋友,其他孩子都一呼百应,纷纷嚷嚷着要和糖果做朋友,我让他们自己主动地对糖果宝宝说:“红红的糖果我喜欢你,你愿意做我的朋友吗?”等等,孩子们特别快乐,还不断的砸着嘴巴,像是尝到了甜甜的味道。
此时,有个孩子叫到:“我也要和蓝蓝的糖果做朋友!”接着,孩子们的激情瞬间被点燃了,他们找到了各种颜色的糖果宝宝,这一环节很好的把小鱼交朋友和颜色的认知有机结合,达到了双重认知的效果。
)4.小鱼的第三个朋友——小鱼藏在哪里?(1)重要提问:看看,小鱼躲在哪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嘘~~~仔细看看,谁能一下子把小鱼躲的两个地方都找出来。
(2)小鱼躲在草莓和花朵中是怎样伪装自己,不让别人发现的?哦,原来要一动不动,才不容易被发现。
你能像小鱼一样一动不动地伪装自己吗?那我们现在变成小鱼红红吧。
小鱼红红快游到花丛中摆个造型,记住要一动不动。
(3)幼儿游戏:一动不动的小花(评:绘本教学一般语言训练比较多,孩子说得多动得少,我在这个环节中设计一个伪装游戏,让孩子们学着小鱼一动不动地藏在花丛中,孩子觉得特别有趣,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
)5、整体欣赏(图4、图5、图6、图7综合在一张)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我们来看一看。
边看图片教师边念儿歌: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窗帘上,和小圆点做好朋友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糖罐里,和糖果宝宝做好朋友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花盆里,和花朵宝宝做好朋友小鱼红红逃走了,逃到哪里去?逃到水果里,和草莓宝宝做好朋友(评:在众多的图片中选择这四幅,而大胆舍弃了其他的图片是因为我考虑到这四幅图片小鱼躲藏的地方越来越隐蔽——从许多一样的小圆点中找小鱼;从个三不一样的罐子中找小鱼;从两个场景中去找小鱼,有一点像的朋友到非常像的朋友;从整体像的朋友到局部像的朋友;从仅仅只有形状像的朋友到了颜色、形状、甚至细节像的朋友,生动再现了小鱼红红不断积累寻找经验,顺利找到朋友的复杂过程。
而舍弃其他的画面是因为我们考虑到集体教学的有效性,避免过多重复平列的故事情节影响活动的节奏,给孩子自主梳理内在经验带来干扰。
所以我们大胆地进行了删减。
实践证明我们的这一删减是非常有必要,并且是非常有效的。
这里我将四幅图的内容编成了朗朗上口的诗歌,帮助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孩子们边听边说,)三、小鱼找朋友1.幼儿创编,教师绘画呀,小鱼有了这么多好朋友,它快乐极了,但它还想找更多的朋友,这条神奇的小鱼还会游到哪里去,找谁做朋友呢?(出示蓝天白云草地的背景图)辅助提问:小鱼会不会逃到草地上,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皮球、花朵)小鱼会不会逃到天空中上,在那儿它又会找到谁做朋友呢?孩子创编出了:太阳、气球、花朵、娃娃的脸、纽扣、苹果等等。
(幼儿创编出一样东西,教师就在事先准备好的红色圆形卡片上添画,然后布置到背景图中。
)四、小鱼找到的朋友1.小金鱼的家——大海小鱼遨游了整个世界,最后来到哪里了?(大海)你能找到它吗?看来你们都记住小鱼红红的样子了。
小鱼红红在大孩子自由自在地游着,一会儿游到东和你亲亲,一会儿游到西和它抱抱,它再也不想逃走了,因为这里有它的许多朋友。
2.情感体验重要提问: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找找你的好朋友在哪儿,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
小结:有朋友真是件幸福的事,我们也像小鱼一样去外面找朋友吧!【篇三:小班儿歌教案】小班儿歌教案《三条小鱼游》※【儿歌内容】:《三条小鱼游》一条小鱼,水里游。
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鱼,水里游。
摆摆尾巴点点头。
三条小鱼,水里游。
快快乐乐笑开口。
小鱼尾巴摇,青蛙呱呱叫。
三条小鱼,水里游。
快快乐乐做朋友。
【教材分析】:《三条小鱼游》这是一个相对拟人化,生活化的儿歌。
我们每个人都会结交朋友,与朋友在一起。
儿歌通过小鱼在水里找朋友的事件,让孩子们知道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提升了孩子情感的发展。
【活动目标】: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活动准备】:1.三只金鱼缸(分别放一、二、许多金鱼)2.音乐《找朋友》【活动过程】:一.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发出叹气声)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是谁在叹气呢?2.(出示一条金鱼)师:是谁呀?它为什么叹气呢?(请小朋友说一说,帮助幼儿理解词:孤孤单单)3.师:你想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请小朋友说一说)4.(出示两条小金鱼)师:瞧!老师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呀?想想看,它们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5.师:你们还想帮它们找朋友吗?(出示许多小金鱼)师:瞧!这里有几条小金鱼呀?(许多)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请小朋友说一说)(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二.欣赏儿歌《小金鱼》师:小朋友说的真棒!老师把你们刚才说的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吗?1.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师: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请小朋友说一说)2.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也来读一读刚才自己编的好听的儿歌,好吗?(幼儿边看实物边进行朗诵儿歌)3.根据儿歌进行表演。
(加以动作,巩固幼儿对儿歌的理解)三.教师小结。
1.师:小朋友,你们看,许多小金鱼在一起多快乐呀,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有爸爸、有妈妈,亲亲热热到在一起,好幸福呀!2.师:你们想不想扮演小金鱼呀?(请小朋友挂上金鱼胸饰,在音乐《找朋友》中游戏。
师:小鱼宝宝,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我们一起去玩吧。
(听音乐《小鱼游》)【儿歌内容】:《手指歌》一个手指点点点(伸出一个手指点宝宝)两个手指敲敲敲(伸出两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敲)三个手指捏捏捏(伸出三个手指在宝宝身上轻轻捏)四个手指挠挠挠(伸出四个手指在宝宝身上挠一挠)五个手指拍拍拍(双手对拍)【教材分析】:手指谣它是能为孩子提供可操作的内容,可以锻炼孩子双手的精细动作,同时也增强了动作的协调能力以及手的灵活性,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智慧。
小班的孩子正是处于手部各技能发展的初期阶段,《手指歌》这一个歌谣操作难度较浅,让孩子们五个手指点点、敲敲,让孩子们这样的游戏中发展手的灵活性!【活动目标】: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让幼儿学会手指游戏《小手拍拍》【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认识自己的小手小朋友我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玩《小手拍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