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所设计说明

会所设计说明

海南新世界房地产实业(香港)有限公司新世界旅游度假中心(一期)会所初步设计说明目录第一篇设计总说明第二篇总平面设计第三篇建筑设计第四篇结构设计第五篇给排水设计第六篇电气设计第七篇暖通空调设计第八篇动力设计第九篇消防设计第十篇节能设计第十一篇无障碍设计第十二篇环卫设计第一篇设计总说明一.项目名称新世界旅游度假中心(一期)会所二.建设单位海南新世界房地产实业(香港)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新世界旅游度假中心项目位于陵水县东部,县城东部滨海地带,地处椰林滨海旅游度假区中部,距三亚市区66公里,距陵水县城4公里,总占地53.1公顷(796亩)。

该基地东临浩瀚的南海,总体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约1.3公里,东西宽度约400米。

新世界旅游度假中心基地景观资源特色以沙滩、海景为主,沙滩广袤,整条沙滩带无礁岩阻断,周边有陵水河入海口、南湾猴岛、东高岭、黎安湖等重要旅游资源,兼海滨山体与山水田园风光,有较高的欣赏特征、文化价值。

规划区内没有村庄,主要用地是养殖塘、林地。

腹地养殖塘占地较大,大面积的养殖塘用地占据了基地42%的土地,开挖养殖塘和使基地腹地原有植被破坏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滨海地段是布满防风林的沙坝,地势略高,沙坝与鱼塘之间约3米高差。

防风林以木麻黄为主。

滨海沙滩平缓宽阔,宽约50—100米,长1.3公里。

规划区地势较为平缓、起伏不大,主要为浅海沉积物和混合岩、砂叶岩。

北部及沿海200米左右的地段高程约在13—16米,西南部腹地鱼塘高程在11—13米。

本项目位于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的中部,在海南省东部沿海旅游带中,周边区域主要分布有博鳌、石梅湾、海棠湾(土福湾)、南湾猴岛、亚龙湾、三亚湾,旅游区之间既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又存在着资源互补、和谐共存的关系。

在《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海南省旅游结构中,陵水县属于三亚旅游优先发展区和海南东部海滨旅游带这一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在省规委通过的《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中,两湖景区和陵水河椰子岛景区统筹考虑,被确定为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的五大景区之一。

本项目基地依山傍海,景色优美,建成后有望成为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中又一个度假品牌。

四.设计依据1.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批准文件及设计基础资料:1)《海南陵水海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编制2)《海南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3)《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陵水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5)《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总体规划》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三亚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国家标准设计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9)《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10)《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11)《夏热冬暧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03)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089-2005)1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GB50222-95)14)各专业有关的国家规范3. 地方法规及设计标准:1)《海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DJ 01-2005)2)《海南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03-2006)3)海南省相关的其它法规及设计标准五.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1.公共设施世界旅游度假中心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一个酒店2个会所。

2.酒店设施用地和会所用地布局酒店用地10.7公顷。

酒店设有大堂吧,全日餐厅,海边餐厅,品酒吧和雪茄吧等餐饮设施;配套有大型宴会厅和会议厅以足够提供会议团体租用。

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需要,在酒店开设SPA和中医疗养中心,在度假过程中放松全身心。

会所用地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半径均匀布置在住宅组团中布置2个会所用地,并布置在主路一侧,与主入口紧密联系,方便的为附近居民服务,设置商店、商务中心、娱乐中心、小餐饮、物业管理等设施,为游客和度假居民提供环境独特、丰富多彩活动、聚会场所。

2个会所用地共计计:1.6公顷。

3.住宅用地及建筑单体设计充分利用滨海旅游资源,形成优美宁静的休闲度假环境。

本次规划的住宅用地包括一类住宅用地和二类住宅用地,一类住宅用地是指独立住宅用地,二类住宅用地指的是多高层度假公寓用地。

低密独立住宅:将布置低密度的联排别墅、独立别墅用地,尽可能保证独立别墅能够户户面海,以提高别墅区的景观价值。

一类住宅用地23.1公顷。

度假公寓区:在腹地布置小高层及多层公寓,小高层公寓楼具备观海优势,度假公寓呈折线型布置,尽能增加观海面,并且不相互遮挡。

二类住宅用地11.2公顷。

4. 现状用地构成表六.园林设计大面积的绿地应用了植物复层结构的种植模式。

植物配置疏密得体,错落有致,使环境与建筑有机结合,体现热带滨海风格中的自然与和谐。

以开合有度的私密性、通透性与整体性融贯始末,以多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方式,进行配置,乔木运用棕榈科植物为主,以常绿开花等乔木为辅,灌木运用益康植物。

使三维绿化量达到最大化,从而营造一个有益身心健康并极具层次感的高档社区。

1.私家花园区域采用低矮的景观性围墙的将区内分隔为公共区域与私家花园区域,加强建筑空间的私密性,减少公共区域中活动与声音的干扰,增强与改善私家花园独立生活的情趣,使内部具有安静、自由与独立的生活空间,配套停车位。

2.会所酒店区域会所、酒店环境中均应设置泳池区、阳光泳池平台、花架廊、淋浴房等设施,并根据泳池周边各空间的特点,合理的处理平、立、顶、立面的关系,运用极具热带风格的硬质景观,植物等元素,对花园的空间进行了合理的分隔与重围,使人身置其中充分体验到动、静、开阔、半开阔等空间的魅力。

七.绿化和景观设计1.景观节点规划区主次入口、地块建筑群组团入口,以及标志性建筑的入口都是重要的景观节点,在区域交通主干道下来直接进入规划区的入口处重点亮化美化入口景观,强化该区域的景观标志特征,形成鲜明的形象、营造欢愉气氛。

各个组团入口景观设计处理手法自然和谐,但必须特色鲜明。

2.景观通廊与景观视线突出腹地与海自然开敞空间之间的关系。

组团片区内的开敞空间有组团广场空间、组团绿化空间、庭院水景空间组成,本次规划有3条由腹地通向海滩的道路和一处组团通向海滩的绿化廊道,使开敞空间与海洋自然景观元素密切联系。

增强了自然开敞空间的可达性,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

3.建筑景观本次规划建筑群空间景观塑造的原则是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通过景观设计创造地形、层高的变化布局,丰富植被种类,使建筑群格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建筑布风格局与园林风貌统一,在建筑功能的布局中营造人与生态和谐关系。

建筑材料和色彩的选择遵循与人自然和谐的原则,物料结合建筑风格以暖色调为基调,面料铺装与周围建筑风格协调统一,维系整体关系。

在设计时景观元素的表现手法色彩和形式与周边环境谐调,构筑材料大多以自然环保材料为主(石材、木材、环保砖等)。

整体建筑风格以南洋风格为基调,小处见精致,色彩也明快、爽朗为主。

高低错落的坡屋面,别墅、星级酒店、高档公寓,从低到高,依次升高,形成丰富、有层次的天际线,蜿蜒连绵。

层层错落的退台,显出强烈的热带休闲的气氛。

整体建筑以诸多细节取胜,强调出精致高雅的感觉,明确的显示出空间的档次和风情个性。

以更多人性化的精致空间和立面元素提供使用者亲切而高贵的享受。

回家就是度假,南洋风格的建筑,在给人休闲、度假、放松感觉的同时,还通过空间内多种变化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生活”、“生活化的艺术”,同时,还可以更体现出居住者本身的文化和品位,真正让居住者不分冬夏,都能感受到那海边五星级度假酒店般的舒适与惬意,充分体验品位、高贵的休闲度假式生活。

4.主要夜间照明景观照明的目标,是通过灯光和阴影加强景观和建筑物的吸引力。

景观照明项目应考虑下列功能和审美方面的因素:防止人行道、台阶和道路上发生事故。

照明光源不应过强,但要确保足够的照明效果。

要考虑植物和花卉的种类以及植物的最终大小和形状,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惯进行照明。

随着植物的成长,照明设备应进行调整,以确保最佳的效果。

住宅区夜间照明的主要目的是照亮居住组团的入口,夜间照明的美化作用则在其次。

5.组团绿化在个组团之间尽可能设置组团绿化空间,种植观赏性强的热带树木、灌木、珍奇花卉,顺应设计地坪高差,形成高低起伏变化的立体绿化空间,如椰子树、榕树、凤凰树、红龙草、龙船花,米子兰等,设计应追求自然的富有人情味的多功能空间环境,突出热带滨海特色。

在绿化中适当设置游步道和休息设施,为住户提供公共活动休憩空间。

6.庭院绿化在建筑群中设置相对集中的、细腻、精致的庭院园林、林荫道、以及硬质铺砖小广场、艺术林阵、形态自然的景观水池,运用花架、假山、雕塑、小品、花坛、流水,强调组团入口特色。

园林绿化特色与建筑风格特色呼应,使每栋建筑有最佳的视线效果,让人们生活在安宁与悠闲的环境当中。

7.防护绿地(征地红线外围)规划区(征地红线)边界退最高潮位线100米,退区域主干道6米—30米。

为了防止汽车带来的噪音和尘土污染,在主干道与建筑之间留有18米—40米的防护绿地,种植高大乔木,有效隔离噪音和尘土带来的干扰。

为了减缓风速、固定沙滩,防止海岸带侵蚀、海岸带生态系统退化,保证腹地的设施不受自然灾害影响,规划在最高潮位线以上100米范围内大量种植抗风能力强景观好的树木,形成绿色防灾屏障。

八.总体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531167㎡计入容积率总建筑面积:317083.70㎡地下室建筑面积:1500㎡容积率:0.6建筑密度:15.3%绿地率:57.74%机动车停车位:600个(不含别墅)别墅停车位每户1个第二篇总平面设计一.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海南陵水海椰林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编制2. 《海南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2020》3. 《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4. 《陵水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5. 《陵水黎族自治县旅游总体规划》6.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8.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9.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1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11. 业主提供的地形图、红线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