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汕头的变迁

汕头的变迁

汕头的变迁
《汕头的变迁》复习提纲
第一章追古溯源
1、公元前214年,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潮汕地区
属郡辖地。

公元前年王朝设揭阳县,历数南海郡,这是潮汕地区隶属中原王朝的最早
政权建制。

隋唐时期称为潮州。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浦司管辖。

3、年11月以后,汕头经济年特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4、潮汕地区最古老的居民是族人。

最晚至时期,潮汕先民开始由石器时代缓慢的
走进了金石并用时代,标志着潮汕地区已经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朝以后,中原人民陆续
南迁潮汕。

(中原人民移居潮汕的较早记载在秦朝,后在西晋和两宋时期分别形成了两次
移民高潮。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南迁的中原人民与越族人民交流、融合,形成了潮汕
先民。

5、代著名文学家曾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有8个月但影响很大。

为纪念他的治潮
功绩,潮州人民江山、河都改姓“韩”,如“韩山”、“韩江”;建造的“ 祠”也是为
了纪念他。

6、在维护祖国主权的斗争中,明朝中后期,及其领导的官兵和潮汕人民并肩作战进
行抗倭斗争,造福百姓;收复台湾时潮属各县实际上成为他筹饷兴军的根据地,南澳国
姓井遗址、南澳、“招兵树”、澄海外砂姓埔遗址等都是当年驻兵潮汕的历史见证。

7、战国秦汉时期,潮汕已有了制农具;到唐代,潮汕农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两宋时期,潮汕人口急剧增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8、潮汕种植方法闻名全国,如,①在山坡上垦出梯田,缘山引水,种植水稻;②用
农骨车汲水;③骑在秧马上插秧;等等。

时,已有小麦种植。

随着
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潮汕出现了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三熟。

9、潮汕手工业生产发展较早,门类繁多,各具特色,尤以、最为著名。

10、时期,潮汕陶瓷烧制进入成熟阶段,也开始大量对外输出,远销东南亚、西亚
各国。

11、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派系,属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一种。

代是潮绣的繁盛时期,这时,潮纱、潮毯等“流行海内”,潮绣行销东南亚,往往供不应求。

12、潮盐生产历史悠久,规模较大,颇负盛名。

代,潮盐制盐工艺大大革新,从传
统的“煎煮法”发展为“滩晒法”,成本降低,产量提高。

代,潮盐年产量达到了最高峰。

13、610年,派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余,从潮州出发航海到,促进了大陆与台湾的
经济文化交流。

14、1684年,清朝开海禁,澄海港逐渐兴盛起来,乾隆时,澄海的大商人往来与国
内各地,从出发的商船活跃于日本、南洋等地。

1792年,清朝
设。

到嘉庆年间,澄海上缴的贸易税占全省的五分之一,逐渐当时澄海商贸的繁盛。

15、代,潮汕人文鼎盛,是潮汕文化发展的高峰期。

第二章百载商埠
1、年1月,在妈屿岛上设置了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直到1949年10月24日汕头
解放,才结束了外国人把持潮海关长达90年的历史。

2、汕头开埠后,英国等13个国家在汕头设领事馆、领事署或派驻领事。

英国在年
正式建领事馆。

3、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各种特权,在汕头大肆进行经济侵略。

如在汕头开设
商行,投资办厂。

1878年国怡和洋行在石设制糖厂,这时外资在汕头设立的第一家近代工厂。

4、据现有资料,汕头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1879年创办的汕头豆饼榨油厂。

世纪初是汕头民族工业发展比较快的时期。

5、汕头开埠后,港逐渐取代港称为潮汕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6、年,华侨张煜南兄弟集资兴建的潮汕铁路开通,由著名铁路工程师设计。

铁路
是我国商办铁路的开始,也是我国华侨创办的第一条铁路。

1939年,日军侵潮,潮汕铁路全线被毁。

7、汕头开埠后,商贸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20世纪30年代,小公园一带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

8、汕头开埠后,在金融方面最具潮汕特色的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业,这完全是靠
信誉经营的业务。

9、20世纪初,潮汕地区最著名的实业家之一高绳之创办的实业,改善了汕头开埠之
初在照明、用水、通讯等公共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汕头公用事业日渐完善。

10、1932
年10月,汕头成为全国第九个开通自动电话的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