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教师一年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福建

小学数学教师一年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福建

小学数学教师一年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福建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绝密★启用前

(小学数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 拟题A卷 小学数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1分)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变化和发展 )。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不同的发展 )。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 能力 )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 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 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三)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 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 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 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简单的统计思想和方法,逐步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5分)

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8分)

答:(一)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二)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 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新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1)、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2)、突破学科中心。

(3)、改善学习方式、强调操作性。 (4)、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5)、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教师是组织者、教师是参与者、教师是引导者、教师是促进者、教师是行动研究者、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是反思者。 5、算法多样化与一题多解有什么不同? 答:算法多样化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在一个群体中会出现不同的算法;一题多解是一个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一个题目。

七、讨论题:

算法多样化是不是方法越多越全面越好呢?学生想不到的算法是不是必须要提或掌握呢? 答:提倡算法多样化并非让学生掌握每一种算法,而是通过反馈交流、评价沟通、求同存异,让学生体验、学习别人的思维活动成果,掌握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题意识、创新意识,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填空。(33分)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 1-3)年级,第二学段( 4- 6)年级,第三学段(7 -9)年级。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2、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使学生掌握其笔算方法的关键有两点:一是( 掌握乘的顺序),二是(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方程的本质属性有两点:一是方程是( 未知性 );二是方程( 可解性 )。

5、2/3即是表示(把2平均分成3份),也可以表示(把1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 6、3.8,4.5,9.7,4.7,4.5,4.6左面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

7、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分别标上数字,使得“3”朝上的可能性为1/3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上的数字可以分别为( )。

8、a、b均不为零,如果a/b=12-15之间并且a与b的和是275。b是( )。

9、测量中得到的“0.4米”和“0.40”米,“0.4米”的精确度为( 0.1米 ),0.40米的精确度为( 0.01米 )。

10、掌握好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关键是(加强口算教学,理解算法,掌握试商)。

11、写数的时候,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 数位 );一个自然数(最左端的一个数字不是0)所占的数位个数,叫做( 位数 )。

12、取近似数的方法有多种。如,有14吨煤,用载重4吨的汽车运,需要运几次?解决此问题需用到(进一)法。再如,有29米,3米布可以做一套衣服,29米布可以做几套衣服?解决此问题需用到(去尾)法。

13、课标实验教材中“时间单位”与“质量单位”属于(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内容;“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属于(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的内容;“正比例反比例”属于(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内容;“比例尺”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内容。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 最小的自然数是1。(×)

2、 课标实验教材中,关于“除法”不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

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4、 评价学生时,评价结果需要用定时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量评价为主。( ) 5、 2+22+222+--------+22---------22结果的末两位是66。13个2。( )

6、 小亮身高150CM,小丽身高1M,小亮和小丽身高的比是150:1。(×)

7、 课标实验教材中要求学生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8、 电梯的上下移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9、 “本次教材教法考试,有人可能考满分”,这个事件是确定事件。( × )

10、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 有三组线段,长度分别如下,第( ③ )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①、3cm、2cm和1 cm ②、4cm、 5cm和10cm ③、6cm、7cm和8cm。

2、“―――能用各种方法来表示数;―――能用数来表达和新的题-------”是( )的主要表现。

①、数感 ②、、符号感 ③、应用定位

3、课标要求,下面的方程( )不属于第一、二学段要求学生掌握的。

①、X—2.8=6和X/6=21 ②、18/X=9和9.8-X=7 ③、X×1.5=12和87+X=105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②、0.5和1/2相等,意义相同

③、a/b=a/b

5、下面的( ① )不是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

①、 灵活运用 ②、 经历(感受) ③、探索 ④、体验(体会)

6、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结束时,“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口算”,学生应达到每分( )题.

①、20―30 ②、10―20 ③、8―10

四、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6分)

学校买来50张电影票,一部分是4元一张的学生票,一部分是6元一张的成人票,总票价是270元。两种票各买了多少张?

五、简答题。(20分)

1、①请写出“20以内的进位加减中9+12”的教学目标。

②请写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目标。(两小题任选一题)

2、《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3、试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4、请归纳并写出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法则。

六、论述题。(10分)

关于算法多样化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你是如何体现与处理算法多样化与落实“双基”关系的? 七、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请你写出以下教学内容的教学片断。(两题任选一题,15分)

1、“三角形的内角和”。(人教版四下)

2、笔算“64÷2”。(人教版三下)

绝密★启用前 (小学数学)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晋升中级职称模 拟题A卷 小学数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 得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2分)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 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

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4.为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

5.先在田字格中规范写出2、8、10三个数,再用这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2+8=10 ),(8+2=10),(10-2=8),(10-8=2)。

6.同学们做操,排成一个正方形的队伍。从前、后、左、右数,小青都是第3个。这个方队一共有(25)人。

7.乘法口诀共有( 45 )句。根据“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7×8=56),(8×7=56),(56÷7=8),(56÷8=7)。

8.二年级48人分组跳绳,每5人一组,可以分成(9)组,还剩(3 )人。

9.要检验400+500=900的计算结果对不对,可以用(900-400=500 ),还可以算( 900-500=400 )。 10.按规律填空。 (1)5,9,10,18,15,27,( 20 ),(36 );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除接受学习外,

探究式学习是学习小学数学的主要方式。( × ) 改: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 2.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