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工作汇报材料
我们小学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409名,专任教师23名,近年来学校切实有效地履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落实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开足开齐课程,特别是在区教育局提出建设“自能、高效”课堂后,我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课堂新教学模式的使用及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将本学期我校开展的工作的基本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1、课程开设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开足开齐课程,并尽量做到不仅要开齐,而且要上好。
2、课程管理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实施小组,成员包括教研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
(二)进行师资培训
由于增加了新的课程,就面临着教师培训问题。
我们除了积极参加区组织的有关培训,组织教师到其他兄弟单位学习听课,根据中校教研室的要求我们还在本办事处内组织联研活动(与窑北头小学),听课、研讨等开展了许多的教学活动,其次我们还组织广大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我校把每周的周三下午的课活时间定为全校教师读书学习的时间,学校的图书室开放,学校还向老师们推荐数目,如《给教师的建议》,不断的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三)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策略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树立个性教育意识,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为此学校严格要求每位教师学习临沂市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有关课改的材料,如:《本色课堂》,每办公室一本,有教研组长领着教师学习研究,并有意识的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渗透新的教学理念,为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四)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学校领导多次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讨论新《课程计划》和我区指导意见,做到严格按照我区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减删改课程。
四、课程评价
学校建立并不断完善适合教师逐步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监控课程实施的情况。
教师评价:
、建立小学教师评价制度。
以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评价共同参与。
1.
,对教师从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
2、利用《教学管理量化表》、继续坚持使用教师成长档案袋。
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设计个性化、反映自己真实成 3 长足迹的档案。
学生评价: 1、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以质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
2、通过测验考查学生各学科成绩,使用等级评价方式。
、实施多样化评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方式,又倡导让学 3 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通过课堂评价、素质评价手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自能、高效课堂的构建二、(一)、在高校课堂构建中我们确立了“一学、二研、三提高、四小结、五延伸”的整体思路。
其具体措施如下:
1、“一学”即:依托学科教研组加强学习,增强对高校课堂的认识。
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进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新阶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参与教育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只有激活主体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才能逐渐形成主体积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喜欢求异、独立性强、自信心强的创造个性。
我们借助区教研室“构建高效课堂”活动,要立足实践,加强学习,特别是加强教研组内部的交流和学习。
传达实施高效课堂的意义,继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提升教师各方面素质和教学质量。
2、“二研”即:依托学科教研组加强研讨,提升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在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校课堂的研讨,各教研组要立足本学科的实际,针对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内容;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反思进行总结;议论文的形式呈现。
通过研讨和撰写论文进一步增强对高效课堂的认识。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针对针对发现的问题,各学科以问题教研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学科组内的研讨和学习,进一步提升对高校课堂的认识。
3、“三提高”即:依托课堂和课堂教学活动月,在实践中交流、提升。
课堂是最好的实践和交流平台,为此我们应充分以课堂活动月为契机,在课堂实践中交流和提升。
为此,我们应坚持构建:
第一,有效的课堂学习。
我们主要坚持以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生的学习习惯为突破口,以此提升课堂效率。
语文学科我们制定了预习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以目标做好课前的预习。
第二天,学生对预习的知识进行交流,增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提升了知识整合、交.
流、延伸。
数学学科我们依然仿照语文学科的形式,提升预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将以此作为高校课堂的突破口,全面提升课堂的效率。
此外,我们也将积极进行其他方面的探索,全面提升课堂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第二,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典型的灵活性、大面积的适应性等。
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指导、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第三,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学习。
学习评价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评价要能够帮助教师改进
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为此,我们将在课堂活动月中,注重课堂效率的评价。
以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同上一节课进行评比。
以此推进两代教师的交流的学习。
4、及时的总结、反思,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在课堂活动月实施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活动月活动中,所听教师的课进行反思、点评。
在反思中增强
认识、在反思中提升。
、注重课堂延伸,让高效课堂之花常开。
5在前四步的
学习的基础上,在期末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研讨、交流、开课、听课、评课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复习课的有效率。
以此让高效课堂延伸到整个学期。
、(二)组织机构: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阶段(.2.15-2.28)成立教研领导小组,制定教研方案。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阶段(年3月初--年3月末)各教研组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和研究,组织参加本课题的教师开展相关的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经验研讨和初步探索,结合“提高课堂有效教与学”活动的开展,重点探讨各科有效教与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第三阶段:实践研究阶段(年4月初-年4月末)通过课堂活动月,全面倡导高效课堂教与学的实验,及时发现问题适当改进教学策略,提炼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5)通过学习、教研、课堂实践,及时组织教师进行反思、总结和交流。
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第五阶段:扩展延伸阶段(.6)在前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高效课堂延续到期末。
选拔优秀教师举办复习课高效课堂研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总之,为适应课程改革、执行“课程计划”,创建自能、高效课堂,我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都做了积极的准备,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