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体育保健学名词解释 1体育保健学: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与措施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5过度运动:过度运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承载能力,机体在精神、能量等方面过度消耗,使其无法在正常时间内恢复体力;二是指当身体的某些功能发生改变时,恢复手段无效、营养不良、情绪变化、思想波动等,使正常的负荷变成超量负荷,从而是主动运动变成被动的应激刺激。 8自我监督:自我监督是指体育运动参加者在训练和比赛期间采用自我观察和简单易行的医学检

查方法,对健康状况、身体反应、功能状况及比赛成绩进行记录和分析。 9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至于疲劳长期积累而引起功能紊乱或病理状态,或疲劳伴有健康损害。 10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特定水平上和/或各器官不

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11营养: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合理膳食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的物质基

础,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养分或养料)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即为营养。 12营养素:人类为维持生命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食物中的养分成为营养素,营养素是维持人

类生命活动和健康最根本的物质 15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的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它们在人

体内利用率高,也成为优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是指蛋白质中所含的必须氨基酸种类虽然齐全,但其中某一中或几种必须氨基酸的含量相对较低。不完全蛋白质:是指蛋白质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不全,不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的蛋白质。 19运动性应激综合症:是指运动负荷超过一定范围,超出体育运动参加者的最大耐受能力时(或

过度负荷时)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过程。 20运动性猝死: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 1. 关节脱位:是指凡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 22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常有组织液渗出或有血液从创口流出。 23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局部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损伤时的出血积聚在组

织内,这种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最为常见 10、急救:急救是指在运动现场对受伤的人员进行紧急处理,属于损伤救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

的环节。 17、衰老:是一切多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发的必然过程,它表现为一定的组织改变,器

官衰老及其功能、适应能力和抵抗力的减弱。 1、过度紧张:过度的或长时间的持续性紧张。 22、人工月经周期:改变周期办法,推迟或提前月经来潮。 23、骨折: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 27、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利用专门的手法或器械所产生的作用力,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皮肤,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防治伤病的一种自然物理疗法。1 28、中暑:中暑是由高温环境引起的,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

失过多为特点的疾病。 晕厥:由于脑血流暂时降低或血中化学物质变化所致的意识短暂紊乱和丧失,属于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 word 编辑版. 1.基础代谢:机体在清醒状态下空腹安静时室温在18-25C之间的热能需要量即是基础代谢的热量

1.适量运动;就是根据运动者的个人身体状况、场地、器材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使运动负荷不超过人体的承受能力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机体由于摄取食物而引起体内能量消耗增加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

殊动力作用,它是营养素在人体内进行同化作用所需的热量,其增加的程度取决于食物的种类及数量。 3、青春性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

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压”。特征:收缩压高,约140~150mmHg或2.0? 。舒张压正常 1.最大摄氧量(5分)

指的是人体在极限负荷条件下,呼吸、循环功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单位时间里所摄取和利用的最大氧量。最大摄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特别是有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遗传度69~93.6%。 2.体育保健学的主要内容:体育卫生、医疗监督、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运动按摩和医疗体育

等。 简答题 9、简述运动损伤预防的原则。 1)加强思想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3)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5)加强易伤部位的练习 6)加强医务监督工作 1按摩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按摩着的双手应保持清洁、温暖,指甲应修剪,指上不戴任何装饰品,以免损伤被按摩者的皮肤。 2.为了按摩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效果,按摩者的体位应便于操作,被按摩者的肌肉应充分放松。 3.全身按摩时应注意操作方向,要顺着血液和淋巴液回流的方向。 4.按摩时,要注意顺序,用力要由轻到重,在逐渐减轻而结束。 5. 按摩的禁忌证:急性软组织损伤早期不能按摩患部;各种急性传染病;各种恶性肿瘤的局部;

各种溃疡性皮肤病;烧、烫伤;各种感染、化脓性疾病及结核性关节炎;月经期、妊娠期妇女的腹部;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各种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白血病;骨折及关节脱位;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性穿孔;年老体衰的危重病人、经不起按摩者。

、根据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有哪些? 1)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2)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发展 3)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

跑跳练习 4)不宜过早地从事力量性练习 5)注意供应较充足的钙、磷 6)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2、试述导致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进行一定的拓展) 1)思想上不够重视 2)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 3)技术动作错误 4)运动负荷(尤其是局部负担量)过大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 6)组织方法不当 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8)场地设备的缺陷 9)不良气象的影响 5、试述心肺复苏术中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 使病员仰卧,松开领口、裤带和胸腹部衣服,清楚口腔内异物,把患者口腔打开,盖上一块纱布。急救者一手掌尺侧置于病人前额,使其头部后仰,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以免气体外溢。另一手托起患者下颌,掌根部轻压环状软骨,使其间接压迫食管,以防吹入的空气进入胃内。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嘴,用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嘴外缘,并紧贴住向里吹气,吹气完后立即放开 word 编辑版. 鼻孔。待患者呼气时,并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吹气,如此反复进行。吹起要深而快,每次吹气量约800-1200ml或每次吹气时观察病人胸部上抬即可。开始应连续两次吹气,以后每个5秒吹一次,相当于12-16次/min频率进行,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为止 健康分组的依据:P87(1)健康状况(2)身体发育状况(3)生理功能状况(4)运动史和身体素质状况 骨折的症状与体征(1)疼痛(2)肿胀和皮下淤血(3)功能障碍(4)畸形(5)异常活动或骨摩擦声(6)压痛和震痛。骨折的急救原则(1)防止休克(2)就地固定()先止血在包扎伤口(1)

3根据儿童青少年运动、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的各自发育特点,在体育教学中和运动训练中应注意哪些体育卫生要求? 答:1、儿童青少年运动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儿童青少年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骨内有机物多,无机物少。 (1)要养成正确的坐、立、走、跑、跳的姿势。 (2)要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全面锻炼。 (3)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 (4)不宜过早地从事过多、过重的力量练习。 (5)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6)要注意磷、钙的补充。 2儿童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儿童青少年时期心脏发育尚不完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力纤维分布较少,心脏瓣膜发育尚不完善,心脏的容积和体积较小。 (1) 要注意合理安排锻炼的内容。 (2) 要注意合理安排运动量、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 (3) 儿童青少年应避免做过多的憋气动作。 (4) 培养儿童青少年正确的呼吸方式,注意呼吸卫生。 3儿童青少年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及运动中的体育卫生要求;儿童青少年时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但易疲劳。 (1) 儿童少年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形式应生动活泼。 (2) 要注意多采用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的手段。 (3) 不宜做过于复杂、精细的技术动作。 (4) 要根据青春期发育期男、女少年对体育锻炼的不同心 理特点进行教育

2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膳食要求? 答:运动员比赛期的营养膳食要求: (1) 食物应满足能量和体液平衡的需要; (2) 选择食物应该是运动员喜爱的,应考虑每个运动员的心理需要; (3) 比赛期膳食中应避免高脂肪、干豆、含纤维多的粗杂粮、韭菜等容易产气或延缓肠胃排空食物的空间的食物,并少用或不用辛辣、过甜的食品以预防食物对肠道的刺激。 (4) 比赛期保证膳食中有充足的糖,对维持血糖水平及对比赛后肝糖元和肌糖原水平快速恢复产生良好的作用; (5) 膳食内容应针对比赛项目的特殊需要做好准备 6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答:冷敷法、抬高伤肢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直接指压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17简述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8简述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方法及临床表现。 答:1早期的处理(伤后24~48小时内)。

临床表现为损伤部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因此该期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