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

医学免疫学重点笔
记精华版
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

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功能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
应性免疫。

1.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
又称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出生时就具备,能够遗传。

固有免疫的特点:
①非特异性: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抗原;
②效应迅速性:针对病原体及异物侵袭可迅速发挥作用;
③无记忆性: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随接触病原体的次数而改变。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一类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①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原发挥免疫效应;
②获得性:其免疫效应只有经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建立;
③记忆性:免疫系统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比初次快速、强烈的免疫效应。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

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
功能: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功能: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淋巴结的结构:1皮质1)浅皮质区:细B胞定居的场所2)深皮质区:T细胞定居的场所。

2髓质 1)髓索:B细胞和浆细胞较多2)髓窦:巨噬细胞较多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脾脏的功能
1.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2.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抗原的概念及其特性
抗原概念: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BCR特异性接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
物质。

抗原的性能(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

即刺激机体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异物性: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

即“非己”物质。

在胚胎期未与机体淋巴细胞充分接触的称为异物。

亲缘关系(即种属关系)越远,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

a. 异种物质:各种病原体
b. 同种异体物质: ABO血型, HLA。

c. 自身抗原:1隐蔽的自身抗原 2修饰的自身抗原 3正常的自身抗原
特异性
特异性:指物质之间的相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

抗原的特异性表现: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 *抗原性的特异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AD))概念:抗原分子中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抗原表位的类型: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

构象表位:序列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表位。

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加工提呈的线性表位。

B细胞则可识别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