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管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学校管理学第3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学校管理学》第七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格测验量表称之为()
A、测量
B、测验
C、测试
D、效度
2、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指标是()
A、众数
B、平均差
C、中位数
D、算术平均数
3、样本容量越小,抽样误差()
A、不变
B、越小
C、越大
D、无规律
4、从领导者特性这一角度研究领导有效性理论,称之为()
A、素质理论
B、权威理论
C、作风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5、难度中等,区分度()
A、较低
B、较高
C、最低
D、不确定
6、属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是()
A、职位因素
B、品格因素
C、资历因素
D、权利因素
7、总体差异越大,抽样误差()
A、越大
B、越小
C、负相关
D、不相关
8、一个测试工具质量指标中并非越高越好的是()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9、评分不受评分者主观因素影响的题型称之为()
A、主观题
B、客观题
C、判别题
D、选择题
10、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之为()
A、测验
B、测量
C、评价
D、测试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校长的素养包括()
A、政治素养
B、道德素养
C、业务素养
D、身心素养
2、表示一个学生教学目标达成程度和在群体中所处相对地位需用什么分数表示()
A、原始分
B、标准分
C、智商
D、情商
3、属于权力性影响力的是()
A、职位因素
B、品格因素
C、资历因素
D、知识因素
4、学校领导班子建立的方法一般有()
A、任命制
B、选举制
C、聘任制
D、自荐制
5、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常用的指标有()
A、全距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算术平均数
三、判别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
2、权力性影响力是相对稳定因素。

()
3、一个测试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是信度。

()
4、每个个体有同等被抽到的可能性的抽样,称之为随机抽样。

()
5、标准分用于表示目标达成程度。

()
6、难度越大,区分度越大。

()
7、原始分与标准分各有其优缺点。

()
8、学校变革即学校组织结构的改革。

()
9、行为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受到情景因素的影响。

()
10、辨析题属于主观性试题。

()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危机
2、教育评价
3、分层抽样
4、教育统计学
5、标准分
五、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学校管理改革的一般过程。

2、简述教育评价的内容。

3、简述学校危机的预防。

4、简述教育调查的种类。

5、简析抵制改革的原因。

六、论述题:(任选1小题,15分)
1、试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2、试论学校领导集体结构的优化。

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2、D
3、C
4、C
5、B
6、B
7、A 8 、D 9、D 10、C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
3、AC
4、ABC
5、ABC
三、判别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
9、错 10、对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学校危机是指危及学校的利益、形象和生存,对学校正常工作造成重大影响,对其成员及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险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件。

2、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活动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活动)。

3、分层抽样是对总体中的个体按一定标准分类,然后从各个类别中抽样。

4、教育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

5、标准分是一种相对分数,表示某一分数在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五、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学校管理改革的一般程序是:确定问题,诊断,拟定改革方案,选择最佳方案,执行变革,改革的评估与反馈。

(需稍加解释)
2、教育评价的内容可以从多个方面分。

一般我们将评价内容分为教育对象个体的评价,教育活动的评价,教学过程要素的评价,集体的评价(包括学生集体与教职工集体)学校行政管理的评价等。

3、学校危机的预防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关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树
立危机意识;遵章守纪,降低矛盾、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及时发现危机事件发生的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化解。

4、教育调查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中的一部分个体进行调查。

非全面调查经常采用的方式是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其中,抽样调查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非全面调查。

5、抵制改革的原因:职业认同、隐晦的不安全感、地位上的考虑使人从心理上抵制改革;担心改革会影响到自己的经济收入、物质利益使人抵制改革;群体因素、组织结构、人际关系也可能导致对改革的抵制。

六、论述题:(任选1小题,15分)
1、(要点)教育评价有多种功能:导向功能——评价的标准与内容引导人们活动的方向;诊断功能——发现教育活动或被评对象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以便改进教育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鉴定功能——对教育活动成效优劣进行甄别;激励功能——调动、激发评价对象的积极性;监控功能——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评价,监督评价对象的工作,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2、思想认识的一致性:领导集体成员对于重大问题在思想认识上要保持一致,形成共识,求大同存小异,同心同德,相互配合,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年龄结构的层次化:领导集体成员年龄上要老中青结合,老年人经验丰富,中年人年富力强,青年人敢闯敢干,精力体力充沛,老中青结合有利于提高集体的领导效能,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知识才能的互补性:领导集体成员专业知识方面各有所长,教学、社交、管理才能各有千秋,这样领导集体成员在知识、才能方面可以起到互补作用,最大限度发挥领导效能;人格结构的和谐性:领导集体成员在人格特点方面,要考虑到相容,这样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领导集体的内聚力,提高领导集体的效能;性别结构的合理性:领导集体成员性别有异,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男女性别心理差异的存在使得不同性别的领导成员起到互补的作用。

不同性别的人共事,人格上易相容往往可减少人际冲突,增强内聚力,从而提高活动效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