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摘要: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已成为保证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重点,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成为当前许多建筑工程从业人士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影响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探讨了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防治对策及常见基础的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影响因素 ; 防治对策;处理措施abstract: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has become the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key, wha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also become the current many construction projects from personage place the problem of common concer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and common basic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key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reat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确保基础工程的安全与质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许
多方面,包括勘察、设计、施工、监测和管理等几个密切联系的环节。
确保基础工程的安全与质量不仅要求充分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及时了解地质、水文和工程进程中的变化信息,而且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在设计和施工的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这样才能减少各类地基基础事故。
一、影响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偶然性因素和异常性因素。
偶然性因素通常是在突发的随机情况下产生的,在这里就不多做解释。
异常性因素是指凭借一定手段或者经验就可以发现或消除的因素。
例如,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工艺编制不合理等问题。
异常性因素对于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对于工程质量的实施的稳定性有很大干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为因素
人是施工活动进行的主体,人的因素与技术能力、水平的发挥程度与行为特征等等都属于人为因素。
2、施工器具的因素
施工器具的性能好坏,是否达到保质书所要求的使用性能的稳定程度与操作使用的难易程度等等。
3、构建配件的因素
材料构件的质量指标是否达到规定指标,材料的验收、入库、发放现场以及材料存储日期是否正确,对材料的处理是否达到技术
标准与设计要求等。
4、施工工艺的因素
施工工艺与施工措施的制定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施工手段与施工器具的制定和选用是否合适,质检方法的确定与采取的对应措施是够得当,工序之间的衔接是否流畅,对可能出现的情况的预防措施是否完善等。
5、环境的因素
所处环境是否有利,是否有环境障碍,是否对操作者的工作状态有影响,是否有强光震动与噪音大等问题,是否利于检查与监督等。
二、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防治对策
针对影响建筑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防治:
1、建立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的前提和保障,首先要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在施工开始前要对设计图纸审查基础处理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安全,是否按照经过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的施工图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没有达到规定的设计深度等。
然后要建立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监理单位要对预制建筑构件、原材料、混凝土等的质量进行监督。
最后要建立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受委托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要不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影响,对地基基础工程中的
桩的承载力、锚杆锁定力、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和桩身完整性实施检测,检测结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出具检测报告。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控制措施
建筑基础的施工由于受外界影响的因素众多,特别是桩基础的施工大部分都是在地下进行,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将影响整个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发挥技术因素对建筑基础工程的质量保证作用。
例如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中首先要控制导管埋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控制在2~4 米的范围,然后清渣工作可以使用反循环辅以震动筛过滤清渣。
施工技术方案作为指导施工的文件是保证各项技术基准正确性的重要措施,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复核,例如属于轴线、标高、配方等用作施工依据的技术文件,都要进行复核。
3、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的检查
由于建筑基础工程的施工是一个动态的长期过程,因此要保证最终建筑基础的施工质量,就要加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点的检查。
对于建筑基础工程而言,基坑尺寸、标高、基础垫层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基础墙皮数杆、标高、杯底弹线等都应设置成质量控制点。
例如对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检查,该项检查是施工中进行事前主动控制的一项基础内容,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文件所确定的工程测量定位和标高的引测依据,建立工程测量基准点,自行做好原始的基准点、基准线和标高等测量控制点的
技术复核,通过抽检水准点、标桩埋设位置和建筑方格网等对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检。
并报项目监理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施工单位要对进行复核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要采取措施进行及时处理,对处理后的效果还要从新进行质量检查,直到满足质量标准。
4、注重基础工程桩竣工时质量控制
建筑基础工程的竣工验收是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各项验收标准的要求,正确地进行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和验收评定,是保证建筑基础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首先施工单位要做好自检、自查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整改后,认为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后,申请竣工验收。
验收人员要根据设计文件、国家标准和合同文本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对建筑基础工程用看、摸、敲、照等方法进行外观检查。
对竣工验收工程中不符合验收标准,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部位,要采取加固、补强或返修等措施进行处理,当通过返修、补强和加固任仍然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拒绝验收。
当建筑基础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竣工验收保护和相关工程资料报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