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过洋节不等于遗忘传统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过洋节不等于遗忘传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某中学举行了一场以“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为主题的辩论赛。

辩论正方的观点是:中国人不应该过洋节,这是崇洋媚外的表现,会致使本土文化逐渐流失。

辩论反方的观点是:中国人应该过洋节,对于世界文化,我们都主张多元并存,兼收并蓄。

倘若因为担心洋节的兴起会使我国的传统遭到破坏,而选择去抵制,这不是一种爱护行为,而是对自己的文化极度不自信的行为。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你觉得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呢?请你在正反双方中选择一方作为自己的立场写一篇辩论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800字。

【试题来源】广东省珠海市2020届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过洋节不等于遗忘传统
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一个个洋节来势凶猛,大有反超中国传统节日、喧宾夺主之势,无怪乎有人要惊呼“抵制外来文化侵”,无怪乎有学校要封校禁止过洋节
然而,洋节真的能冲击我们的传统节日吗?这么想未免太缺乏文化自信了。

承载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统节日,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千百年来,何曾间断?
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观念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消费行为上面。

其实,各种各样的洋节在中国的火爆,正是得益于很多商家把洋节包装得无比热闹,助推了洋节在中国的流行。

中国年轻人过的圣诞节,是舶来品,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只有热销的平安果;没有安详和宁静,只有喧闹和沸腾,又何谈文化冲击?
过洋节并不一定代表着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这只是说明了年轻人对新事物的一种好奇。

就像你觉得苹果好吃,但有一天你发现橘子更好吃,但你并不一定会因为橘子好吃而不爱吃苹果。

黄佳明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现代困境及其出路》中说:“圣诞节的温馨、愚人节的娱乐、情人节的浪漫、万圣节的疯狂,都因给不重视传统文化而变得平淡的年轻人的生活,增添轻松愉快的时刻而备受青睐。

”也正是如此,年轻人过洋节的原因很简单,不是因为文化信仰,而是因为轻松愉快。

这些洋节在西方和在中国显然有着不同的内涵,有着不同的本质。

年轻人过洋节,不过是拥有了一个可以用来狂欢的日子,甚至不过是“逗乐”而已。

所以,年轻人热热闹闹地过几个洋节,算不上“节日殖民主义入侵”,也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传统节日受到了冲击。

如果说中国的传统节日被人们淡忘了的话,那每年春节前夕也就不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