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主编)PPT第三章+系统时间响应分析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主编)PPT第三章+系统时间响应分析


析系统的特性,时间响应分析(也称之为:时域分析)
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时域分析——给系统施加一输入信号,通过研究系 统的输出(响应)来评价系统的性能。 如何评价一个系统性能的好坏,有一些动态和稳态 的性能指标可以参考。
2
3.1 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例1
1 按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理论,这一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的解由两 部分组成,即: 是与其对应的齐次微分方程的通解 是其一个特解
5
3.1 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此方程的解为通解
(即自由响应)与特解
(即强迫响应)所组成,即:
6
3.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这是因为:在定义系统的传递函数时,由于已指明了系统的 初态为零,故取决于系统的初态的零输入响应为零。
7
3.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8
3.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KH
X o (s) 10K 0 /(0.2 s 1) G(s) K0 X i (s) 1 G ( s ) K H 1 10K H /(0.2s 1) 10K 0 1 10K H 0.2 s 1 1 10K H
若将调节时间减至原来的0.1倍,但 总放大系数保持不变,则:
其拉氏变换的表达式为:
t0 t0
i
式中 , R为常数。 当R= 1, x (t)=t为单位斜坡函数 。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 因为dx(t)/dt=R, 所以阶 跃函数为斜坡函数对时间的导数。
16
3.2 典型输入信号
3. 抛物线函数(等加速度函数)
抛物线函数(见图)的时域表达式为
Rt 2 xi (t ) 2 0
9
3.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10
3.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11
3.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12
3.1时间响应及其组成(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13
3.2 典型输入信号
控制系统性能的评价分为动态性能指标和稳态性
能指标两大类,为了求解系统的时间响应必须了解系
第三章 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
◆ 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 典型输入信号 ◆ 一阶系统 ◆ 二阶系统 ◆ 系统误差分析与计算 ◆ 利用MATLAB分析时间响应 习题:3.2 3.7 3.10 3.12 3.15 3.18
1
引言
在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之 后,就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系统的数学模型来分
统输入信号(即外作用)的解析表达式(也就是确定 性信号),然而,在一般情况下,控制系统的外加输 入信号具有随机性而无法预先确定,因此需要选择若 干确定性信号作为典型输入信号。
何谓确定性信号呢?就是其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
关系能够用某一确定性函数描述的信号。
14
3.2 典型输入信号
1.
阶跃函数的时域表达式为:
=0为等
幅振荡。在 = 1和 >1时,二 阶系统的过渡过程具有单调上升
的特性。 从过渡过程的持续时间来看,
=1时的过渡时间ts最短。
在无振荡单调上升的曲线中,在
在欠阻尼系统中,当 =0.4~0.8时,不仅其过渡过程时间比 =1

时的更短,而且振荡不太严重。
42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X 0 ( s) n2 G( s ) 2 2 X i (s) s 2n s n
30
称为阻尼比, ωn称为无阻尼自然振荡角频率。 式中,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因此,系统结构图可 化简为如下图所示:
二阶系统结构简图
2 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2 2n s n 0
s

0.1
这是一个典型一阶系统,调节时间ts=3T=0.3秒。 若要求调节时间ts=0.1秒,可设反馈系数为α,则系统的闭环传递 函数为:
100/ s G( s) 1 100/ s
1/ 1 s 1 100
3 t s 3T 0.1 100
0.3
27
3.3 一阶系统
2 3
3
3.1 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把 3 式代入 1 式得: 化简得: 于是 1 式得完全解为:
4
为了求得系数A,B现将上式对t求导。 5 代入 4 5 式即可得到系数A、B。如下:
4
3.1 时间响应及其组成
由初始条件引起的 自由响应
由输入引起 的自由响应
由输入引起 的强迫响应
系统的初态为0,仅有输 入引起的响应。
种典型信号的响应,就可以推知另一种信号。
25
3.3 一阶系统
例1:已知某线性定常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为: 试求其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函数。 解:因为单位阶跃函数、单位脉冲函数分别为单位斜坡函数的一 阶和二阶导数,故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函数分别 为单位斜坡响应的一阶和二阶导数。 即:单位阶跃响应为:
式中, A为振幅, ω为角频率。 当A=1时,其拉氏变换的表达式为:
6.随机信号
19
3.3 一阶系统
一阶系统:能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一阶系统。
(也称为一阶系统的特征参数),表达了一阶系 统本身的与外界作用无关的固有特性。
20
3.3 一阶系统
如果将该指数曲线衰减到初值的2%(或5%)之前的过程定义为 过渡过程,则可算得相应的时间为4T(或3T)。称此时间(4T/3T)
记: 称 为二阶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
36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7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取不同值,二阶欠
阻尼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如
图所示。 欠阻尼系统的单位脉冲 响应曲线是减幅的正玹振荡 曲线,且 振荡频率 愈小,衰减愈慢, 愈大。故欠阻尼 w
d
系统又称为二阶振荡系统,
其幅值衰减的快慢取决
2
是一对共轭复数根, 如图所示。 二阶系统闭环极点分布
32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2. 临界阻尼状态( =1)
当 =1时, 特征方程有两个
相同的负实根, 即
s1,2= -ωn
如图所示。
二阶系统闭环极点分布
33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 过阻尼状态( >1)
当 >1时, 两特征根为:
s1,2 n n 2 1
为两个不同的负实根, 如图所示:
二阶系统闭环极点分布
34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4. 无阻尼状态( =0)
当 =0时, 特征方程有一对
共轭纯虚数根, 即:
s1,2 jn
如图所示:
二阶系统闭环极点分布
35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为过渡过程时间或调整时间,记为ts 。
由此可见,系统得时间常数T愈小,则过渡过程的持续时间愈短。 这表明系统的惯性愈小,系统对输入信号反应的快速性能愈好。
(注意,在实际应用时,理想的脉冲信号是不可能得到的。)
21
3.3 一阶系统
几点重要说明: 1. 在这里有两个重要的点:A点与0点(都与时间常数T有密 切的关系)。
(4)最后再结合G(s)=L[w(t)],求得G(s),即得到一阶系 统的传递函数。
23
3.3 一阶系统
对于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
e(t ) lim[r (t ) c(t )], T 应,ess lim t t
说明一阶系统单位斜坡响应在 过渡过程结束后存在常值误差, 稳态分量t-T也是一个斜坡 函数,与输入信号斜率相同, 但在时间上滞后一个时间常 数T。 其值等于时间常数T。(跟踪 单位斜坡输入信号时,稳态误 差为T。)
29
3.4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二阶系统的各种状态
典型的二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它是一个由惯性 环节和积分环节串联组成前向通道的单位负反馈系统。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G( s) X 0 ( s) K1 K 2 2 X i ( s) s s K1 K 2
二阶系统结构图
令 K1 K 2 2 , 1 2 n n 则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化 为如下标准形式:
单位脉冲响应为:
26
3.3 一阶系统
例2:一阶系统如图所示,试求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调 节时间ts,如果要求ts=0.1秒,试问系统的反馈系数应 如何调整? 100 Xi(s) Xo(s) 解: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G(s) 100 / s 10 1 0.1100 / s 0.1s 1
2. 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ts 。
22
3.3 一阶系统
一阶系统 G(s)的实验求法: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若要求用实验方法求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
(1)我们就可以先对系统输入一单位阶跃信号,并测出它的响应 曲线。 (2)然后从响应曲线上找出0.632xou(∞)处所对应点的时间t。 这个t就是系统的时间常数T。 或通过找到t=0时xou(t)的切线斜率,这个斜率的倒数也是系 统的时间常数T。 (3) 再参考 数) ,求出w(t)。 (一阶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函
因此,一般希望二阶系统工作在 =0.4~0.8的欠阻尼状态, 因为这个工作状态有一个振荡特性适度而且过渡过程持续时间又较 短。
而且决定过渡过程特性的是瞬态 响应这部分。选择合适的过 渡过程实际上是选择合适的瞬态响应,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特征参 数: wn与值。 在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设计系统时,将一阶系统与二阶系统
例3:已知某元部件的传递函数为:
解:原系统的调节时间为
采用图示方法引入负反馈,将调节时间减至原来的0.1倍,但总 放大系数保持不变,试选择KH、K0的值。 Xi(s) K Xo(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