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农村开展“党员联系党员”行动
实施方案
根据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蹲点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现就在全县农村开展“党员联系党员”行动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农村党员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先进带后进、以宽裕带贫困、以在乡带流动、以党员带群众等措施,解决农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作用偏弱等问题。
二、主要内容
1、帮助一名后进党员。
村党组织把在“农民党员星级管理”活动中被评为5星级以下的党员确定为后进党员。
根据熟悉和方便原则,为后进党员确定结对帮助对象,帮助后进党员提高党性、增强觉悟,使其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联系一名流动党员。
在乡有活动能力的党员联系一名外出务工流动党员,负责通知、通报党组织各项工作和活动情况,征求流动党员对党组织有关工作和事项的意见,及时反馈流动党员在外工作、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和发挥作用状况,便于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信息互通和紧密联系。
3、帮扶一户困难党员。
由村确定本村困难党员名单,在乡有活动能力党员负责帮扶一户困难党员,针对困难原因研究帮扶
方案。
对有劳动能力的,做到帮思想、帮学习、帮研究致富路子;对有一技之长的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帮助解决启动资金、赠送科技书籍等,帮助他们启动脱贫项目,促使他们快速脱贫。
4、培养一名群众骨干。
每名党员负责帮助培养一名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有知识、有能力的群众骨干。
联系党员通过经常性地谈心,关注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把他们培养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党员标准的适时充实到党员队伍中来。
5、帮扶一户困难家庭。
在乡有活动能力的党员与一名困难群众结成帮对子、攀亲戚,经常到家里走访,广泛开展谈心交流、政策宣讲、帮做实事等活动,重点解决帮扶对象在子女就学、农业生产、就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三、检查与考核
1、以村党组织为单位,建立党员联系党员工作台账,制定党员联系群众手册,并统一制作联系卡发到党员手中,村党组织及时将党员联系党员工作情况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2、每个党员一个季度向村党支部汇报一次联系党员工作情况,村党支部将党员联系党员的情况及时记录于支部活动记录。
3、村党支部将党员联系党员工作列入党建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每半年对联系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纳入年终民主评议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党员实绩的主要指标。
4、村支部要及时掌握党员联系群众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并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奖励。
四、组织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
各村党支部要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的结对联系计划,乡镇党委要给予大力支持,做好保障工作。
2、强化检查考核。
县委组织部、县委活动办,将采取工作调度、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大督促检查和工作指导力度。
3、形成长效机制。
各村要把“党员联系党员”行动作为一项制度长期坚持下去,形成常态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