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的管理规划.pptx
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的管理规划.pptx
(三)节省决策成本
保险和年金市场是复杂的,对个人来说,选择 适当的保单很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公共决策者能为每个人选择合适的方案, 个人就不必为作出决策而浪费资源了。这里对 该观点有一个明确的批评:没有理由认为政府 一定能选择适合每个人的保险项目。毕竟,不 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可能让人们按照自己的 意愿选择会更好些。
如果保险公司考虑向个人出售这样的保单,那么情 况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可以预期,如果一个人知道 自己很有可能获取保险补偿,他对保险的需求就会 特别大,这种现象称为“逆向选择”。在这种情况 下,即使保险公司要求他们做体格检查,情况也往 往是个人比公司更了解其健康状况。由于逆向选择 及个人比公司更了解其健康状况,保险公司必须对 个人保险项目收取比团体保险项目更高的保险费才 能保本。这种较高的保险费使得逆向选择问题更加 严重。只有知道自己面临较大风险的人才会支付高 额保险费。这反过来又使得保险费进一步提高,并 且这种情形还会继续下去。这样,许多不属于大团 体的人觉得保险费用太高而不去投保。市场就不能 提供有效率的保险量。从根本上说,社会保险就是 通过强迫所有人) 都加人国家这个大团体来解决这个
)
(四)收入分配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社会保险方案的补偿金部 分地由过去的缴纳额决定。其实,就某些保险 方案来说,受益和以前的缴款联系很小。与购 买私人保险相比,社会保险使有些人受益较多, 有些人受益较少。在某种程度上,社会保险方 案可以说是收入分配方案。这有助于解释为什 么这些方案是强制性的。如果不这样的话,那 些受损失的人可能会不参加这些方案。
一些人认为,提供某些保险的私人市场无法形成[见戴蒙德 (Diamond)的著作,1977年]。考虑当你处于疾病或年老而不 能工作时,谋求保险以弥补收人损失的问题。私人保险公 司的确出售这样的保单,为丧失工作能力的投保者提供一 项固定的年金收人。但这类保单(称为“年金”)一般只 出售给较大的团体。拥有很多工人的雇主可以为雇员集体 购买,正像工会为会员购买一样。保险公司通常不向个人 和非常小的团体出售这些年金保单。要探究其中的原因, 可以某公司为一个大团体办理年金保险为例,这个大团体 中有些成员可能患心脏病,而其他人则可能不会。只要这 个团体相当大,保险公司就能够较好地估算出有多少人会 患心脏病,尽管它无法确切知道谁是患者。然后公司就可 以据此来确定相应)的保险费率。
根据经验,逆向选择是否重要得足以证明有必 要提供社会保险呢?这要取决于所考虑的特定 方案。一方面,存在相当发达的健康保险市场, 无论是团体成员还是单个人,大多数人都能够 买到保险单。另一方面,为经济周期造成的失
业损失提供保险的市场却并不怎么完善。
)
(二)家长主义Leabharlann 通常认为,个人缺乏远见,以致不能为他们自己 的利益购买足够多的保险,因此,政府必须强迫 他们购买。例如,人们普遍地认为,若没有社会 保障,多数人不会积累足够的财产以维持退休后 的适当消费。这种看法引出了两个问题。首先, 没有社会保障,人们是否真的不能为自己提供足 够的储备?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应该考察没有 这个方案时人们将如何反应。后面将指出,做到 这一点非常困难。其次,即便情况确实如此,也 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政府插手。那些信奉高度的个 人主义哲学观点的人认为,应该让人们自主作出 抉择,尽管有时) 这会导致一些失误。
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
一个母亲照顾 10个孩子要比 10个孩子 照顾一个母亲容易些。
犹太谚语
)
生活中充满了不测。类似火灾、疾病等意外事 件,会大大降低人们的福利。预防这些不幸的 方法之一是购买保险。个人向保险公司支付保 险费,受到某些损失时得到补偿。美国联邦政 府的若于方案也可以弥补(至少部分地弥补) 由不可控事件造成的收入损失。这些方案总称 社会保险,在表10-1正中列出。如表所示,社 会保险支出在联邦政府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中 占较大比重。
)
2、现收现付制 1939年,完全基金制转变成以到期即付方式为
基础,即支付给当前退休者的养老金来自于现 在正在工作的那些人的缴纳。每一代退休者由 现在正在工作的这一代人支付赡养,而不是依 靠积累的基金。转变为到期即付方式的一个重 要原因是,许多老年人的储蓄已经被大萧条吞 噬,他们应该得到的资助比仅仅几年的缴款可 能提供的数额更多。
)
)
尽管不同的方案功用不同,但是都具有以下共 同特征:
(1)参加的强制性; (2)受益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地取决于工人
以往的缴款; (3)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
退休发生时才开始支付福利; (4)毋需收人调查——领取福利毋需以收人
拮据为前提。
)
一、为什么要实行社会保险
(一)逆向选择
)
二、社会保险基金筹集、运营方式
1、完全基金制 最初,社会保障方案(始于1935年)与私人保
险制度在多方面相似。在工作年份,个人将薪 金的一定比例存人一个基金。随着时间推移, 基金会积累利息,到退休时,本金和应计利息 将用来支付养老金。这种方案被称为完全基金 制。
)
完全积累制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原则为 指导的基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政府在对 未来较长时间的宏观经济发展的预测基础上, 预计保障对象在保障期内所需享受的待遇总量, 据此按照一定比例将预期所要支付的社会保障 费用(成本)分摊到保障对象的整个投保期间。
)
现收现付制是一种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 指导的基金管理方式。这种方式要求首先做每 年社会保障计划所需支付费用的估算,然后按 一定比例分摊到所有参加该保障计划的单位和 个人身上,并且做到社会保障缴纳当年提取当 年支付。由于这种管理方式可以预先不留储备 金,完全靠当年的收入来满足当年的支出,每 年所需社会保障开支的规模就会随着受保社会 成员年龄结构、经济状况等等变动而变幻,因 此需要经常对社会保障缴纳费率(社会保障税 税率)做一些调整。
)
早期的社会保障受益者在缴款后得到了极高的 回报。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第一个受益人艾 达·富勒(ida Fuller),她交了约 22美元的社 会保障税,活了99岁,得到了大约2万美元的养 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