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3.3《南宋与金的和战》练习题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4.3.3《南宋与金的和战》练习题

第三课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3)
1.南宋的都城在今天的()
A. 开封
B. 洛阳
C. 南京
D. 杭州
2.下列政权没有与南宋并立的是()
A. 金
B. 西夏
C. 辽
D. 大理
3.辽、西夏、金三个政权的相似之处有()
①受汉文化的影响,吸收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明
②曾与宋政权并立
③曾与宋达成和议
④被蒙古政权所灭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是()
A. 秦桧
B. 岳飞
C. 霍去病
D. 赵匡胤
5.金灭北宋是在()
A. 1115年
B. 1126年
C. 1127年
D. 1271年
6.辽被下列哪一政权所灭()
A. 蒙古
B. 西夏
C. 北宋
D. 金
7.下列关于女真族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女真人生活在炎热地区②女真地区盛产貂皮、珍珠等③女真人的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猪闻名④女真人曾受辽统治者的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下列关于阿骨打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领②统一女真各部③12世纪初在会宁称帝④在位期间,提倡“女真旧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9.岳飞诗“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中的“靖康耻”是指()
A.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B. 西夏和金订立盟约
C. 金军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
D. 宋金议和
10.1141年后,我国北方经济逐渐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

这主要是因为()
A. 南宋与金订立了和约
B. 宋辽议和
C. 北宋陆续消灭了各地的割据政权
D. 经济重心南移
11.12世纪末,定都会宁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 北魏
B. 金
C. 辽
D. 西夏
12.标志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是()
A. “澶渊之盟”
B. 郾城大捷
C. 宋金议和
D. 靖康之变
1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14.宋辽、宋金议和的共同点是()
A. 辽、金都对宋称臣
B. 辽、金都给宋大量的钱物
C. 都导致了持续的战乱
D. 都反映了宋政权的软弱
15.下列属于金改革措施的有()
①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②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
④提倡节俭、率直、骑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女真第三任皇帝金熙宗已“失女真之本态”,“宛然一汉家少年”。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 金熙宗是汉族人
B. 金熙宗生活在中原地区
C. 女真族受中原文化影响很深
D. 女真族被汉族文化同化
17.欣赏岳飞的《满江红》,回答问题。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1)岳飞是哪个朝代的英雄?他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你从岳飞身上感受到了哪些精神?
(2)有人认为岳飞是民族英雄,有人说岳飞只能称为抗金名将而不能称为民族英雄。

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你的理由。

(3)听完了岳飞的故事后,小华问:“我真不明白,身为一国之君的宋高宗为什么害怕岳飞打胜仗而去谋害岳飞呢?”请你当一回小老师,帮助小华解答疑问。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

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

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

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2)材料二中的“和议”在当时造成了怎样的局面?
(3)上面两则材料分别是哪两个盟约的内容?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两个盟约?
19.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华夏文化为基础,融汇各民族文化,不断丰富与发展,生生不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会宁(今黑龙江阿城)乃国家兴王之地,自海陵迁都永安(今北京),女直(即女真)人浸忘旧风。

……宴饮音乐,皆习汉风。

——《金史·世宗纪》
材料二:北方(指北方少数民族)奄有(统治)中夏,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北魏)、辽、金历年最多。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金“行汉法”的原因,并概述其内容。

答案
1. D
2. C
3. A
4. B
5. C
6. D
7. C
8.B
9. C 10. A 11. B 12. C 13. C 14. D 15. A 16. C 17. (1)南宋。

岳飞率领“岳家军”抗击金兵。

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从当时宋金政权对立的角度来分析,岳飞可谓是民族英雄;但以整个中华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岳飞只是抗金名将。

(3)略。

言之有理即可。

18. (1)材料一指北宋,材料二指南宋。

(2)南宋和金对峙。

(3)“澶渊之盟”;南宋与金订立的盟约。

两次议和的盟
约都是在宋军占据有利形势的情况下签订的,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妥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但议和后形势相对和平,宋辽、宋金之间贸易和文化往来频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经济和文化生活。

19. 原因:契丹族和女真族社会文化落后于中原,若要统治中原,必须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

内容:政治中心南移;采用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采用中原的生产方式;接受汉族的文化习俗;等等。

7C学科网,最大最全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教学资料详细分类下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