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专题

书法专题

• 代表书法家:创始人张芝(草圣)东晋二 王(王羲之、王献之)、张旭(狂草的创 始人)、孙过庭、怀素。
• 孙过庭:笔法多劲力而少柔媚,力透纸背。 代表作《书普》
• 张旭:笔画奔突游走,如烟云缭绕,龙蛇 走动。代表作《古诗四帖》
• 怀素: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 畅,一气呵成。代表作《自叙帖》、《论 书帖》、《四十二章经》
3、匾额以文字艺术为核心,将传统文化中的文 学、篆刻、建筑装饰等元素融为一体。下图是 故宫的养心殿,这里是皇帝日常召见大臣、商 讨政务和引见官员的地方。请从下面四块匾额 里挑选一块,悬挂在大殿上,并说明理由。
4、某个外国中学生团队到你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 其中有交换礼物的环节,跟你结对的外国学生最喜 欢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你要送他一张中国 古代书法的邮票作为礼物,下列邮票中最适合的一 张是
书法专题
汉字的演变过程
• 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 →隶书(汉)→楷书(魏晋)→草书→行 书
汉字造字法——六书
• 象形 指事 会意 形声 假借
象形字: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描绘 出来,所谓画其成物。
指事字: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
会意:由多个字根组成,衍生出新 的含义。
形声:由形、声旁组成,分为上形 下声、左形右声、内形外声等。
10、下面是“厚德载物”的三幅书法作 品,请你欣赏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
假借:借用一个字来表达无法描述 的新事物。
• 如“闻”指听说,但后来被假借为 嗅觉。
甲骨文(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
“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
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
文字。
• 甲骨文特征:
苍劲有力;古拙自然;
简单图画特征;字形 结构不固定,
• 张迁碑
• 飞白书
楷书(魏晋)
• 特点:讲究用笔,笔画分明,结构方正
• 代表人物有 • 颜真卿、欧阳询、
柳公权、褚遂良
颜真卿
•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 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向心力。用 笔浑厚强劲,善用中锋笔法,饶有筋骨, 亦有锋芒,一般横画略细,竖画、点、撇 与捺略粗。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 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楷书名著《颜勤礼 碑》、《多宝塔碑》
变化较多。
篆书 (秦)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 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 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 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 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
特点:
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 笔如铁线,整体端庄严谨, 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 行布白体势工整
• A 笔法遒劲有力,结构简省,气势磅礴 • B 运笔自然流畅,线条奔放,纵任狂放 • C 字体大小参差,方正端庄,浑厚大气 • D 用笔收放自如,讲究布局,一气呵成
2、有篆刻爱好者将《七律长征》的部分诗句 刻成了印章,将下列印章按诗句顺序排列正 确的一项是
A 1、4、2、3 B 1、4、3、2 C 4、1、2、3 D 4、1、3、2
颜真卿《蔡侄季明文稿》
• 笔墨迅疾,好不拘谨,一气呵成,枯笔极 多。
苏轼《寒食帖》
• 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结字亦奇, 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 差错落,恣肆奇崛。笔致自然沉着,笔画粗壮丰 满,浑然一体。
草书(汉)
• 特点: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气势贯通, 错综变化,虚实相生。
隶书(汉)
• 特点:字形扁势,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撇捺上挑, 轻重顿挫,富有变化,上下收紧,左右舒展,运笔 短速,古朴典雅。
•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 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代表作有 《张迁碑》、《曹全碑》。代表性的书法 家有蔡邕(yōng),有“蔡邕书骨气洞达, 爽爽有神力”的评价。其字结构严整,点 画俯仰,体法多变,创造了“飞白书”。 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 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对后世• 楷书《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 行书 《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 结构独异,法度严谨,笔力险峻
柳公权
• 他的字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 骨力遒劲,结体严紧。他的楷书,较之颜体,则稍均 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代表作楷书《金刚 经刻石》、行书《十六日》、《辱向帖》。
右形左声:雅、飘、甥 左形右声:蚂、蚁、清 上形下声:管、空、鬓 下形上声:案、想、烈 外形内声:园、病、厦 内形外声:闷、闻、翅
转注字:用于两字互译,彼此同义 而不同形。
• 转注字有三个条件:两字同一部首、二字声音相 近、可以互相解释。转注字必须是一对或一组, 不能是一个。
• 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所谓“建类一首”,就 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 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字和 “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 (所谓建类一首)许慎对“老”字的解释是“老、 考也”,“考、老也”(所谓同意相受)。
《颜勤礼碑》
• 《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书 法筋力丰厚,但笔画细瘦和其他 碑刻不大一样。
《多宝塔碑》
颜真卿
• 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 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 画飞扬,在王派之后为行 草书开一生面。颜真卿的 行书遒劲郁勃,这种风格 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 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 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 完美结合的典例,故而被 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 书”。
• 颜真卿

• 欧阳询
• 柳公权 褚 遂 良
行书
• 特点:大小相兼,收放结合,疏密得体, 浓淡相融
• 代表作家:王羲之、颜真卿、苏轼 • 代表作品:《兰亭序》《蔡侄季明文稿》
《黄州寒食诗》
王羲之《兰亭序》
• 字体完美,布局参差错落,点划相应,气 脉祥通。文笔洒脱,毫不拘束,写法多样, 结构生动,章法疏密有致。全篇章法自然, 结构精致,潇洒飘逸,一气呵成,代表了 王羲之最高的行书造诣。
7、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下 面两幅书法作品的特点
8、选择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中的一幅送给自己 家里的长辈,请写明书体,按照现在的书写 顺序用规范的楷体抄写在方格中,并根据它 的含义写一句祝福的话。
9、三国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书法家, 钟繇就是其中之一。钟繇是楷书的创始人, 其书法古朴、典雅,字体大小相间,整体布 局严谨、缜密,历代评价极高。请根据以上 信息,推断这四幅作品中由他创作的作品
褚遂良
• 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伊阙佛龛碑》、 《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
•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 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书体大致相同, 均用方笔,起笔露锋,钩等笔画的收笔直出未回锋, 字画提按不明显,保持了欧、虞的书体特色。褚遂 良前期的作品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 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房玄龄碑》和 《雁塔圣教序》是其晚期的作品,两者一个峻整严 饬,一个空灵飞动,在用笔上由以骨取胜的平直的 二分笔转向以筋取胜的一、二分笔兼用,笔画起伏 多姿,跌宕有致,曲笔兼用,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
2、长征即将胜利,毛泽东带领红军越过岷山之 后,回顾长征,心潮澎湃,写下了《七律长征》。 阅读《七律 长征》,完成第(1)-(2)题。
•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对毛泽东的这幅书法作品,评价 不恰当的一项是
• 孙过庭
• 张旭
• 怀素
1.对下面四幅与茶有关的名家书法 作品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幅作品虽然只有十四个字,但通篇 气韵生动,神采飞扬。
• B.第二幅作品用墨丰赡,骨力洞达,丰秀 雅逸。
• C.第三幅作品无一倦笔,劲实端严,颇有 二王楷法。
• D.第四幅作品方劲古拙,讲究“蚕头雁尾” 和“一波三折”。
5、《大众电影》杂志创刊60余年,以图文并茂 的形式普及电影文化,娱乐大众,拥有广泛的读 者群体。下面四幅书法作品,你认为哪幅不适合 作为“大众电影”的标题,请写出书体名称并说 明理由。
6、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时一项重要活动, 一支参赛队要在彩旗上印一“龙”字,同 时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下列最适 合在彩旗上的一项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