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角游戏娃娃家教案

区角游戏娃娃家教案

区角游戏娃娃家教案【篇一:幼儿园小班游戏区域教案】活动名称:图书区《常规培养》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活动名称:美工区《学习涂色》活动目标: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油画棒、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指导要点: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生活区《摆扣子》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2、能根据不同的数字进行摆放钮扣。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自制衣服,钮扣,1~4的数字卡片。

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1、幼儿自由探索玩扣子,培养对数字的感兴趣并认识不同的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

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3、根据自己的意愿在衣服上摆放钮扣,并根据钮扣的数量寻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重点难点: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娃家》(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二、基本部分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游戏结束整理材料。

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篇二:娃娃家区域活动教案】篇一:幼儿园小班游戏区域教案活动名称:图书区《常规培养》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初步的阅读习惯,学习翻阅、摆放书籍的方法。

2、让幼儿体验读书的乐趣。

材料准备:各类书籍、坐垫、图片等。

活动指导:1、教师介绍区域规则,幼儿进区摆放进区卡,找到合适的位置,找自己喜欢的书。

2、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取、放书籍,知道书籍的摆放位置。

3、引导幼儿认识书的封面、尾页等,指导幼儿正确的翻书方法(一页一页的翻)。

4、指导幼儿在看图时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别人。

5、观察幼儿在活动区的兴趣、情绪和活动的表现,对活动中幼儿进行适当的指导。

6、活动结束时,提醒幼儿将书摆放整齐,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7、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评价,表扬遵守区域常规的幼儿。

活动反思:活动名称:美工区《学习涂色》活动目标:1、对美术活动感兴趣,乐意参与此活动。

2、懂得用各种好看的颜色进行涂色。

3、掌握用油画棒涂色的方法。

活动准备:油画棒、画好水果图案的涂色卡指导要点:1、指导幼儿进区游戏规则,提醒幼儿涂色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2、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以及握笔的方法。

3、教师指导幼儿正确的涂色方法,并鼓励幼儿大胆的用色。

4、教师对能力较为薄弱的幼儿进行单独指导。

5、活动结束后提醒幼儿要将物品归类摆放整齐。

活动反思:活动目标:1、喜欢参加游戏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

3、学习一一对应。

活动准备:重点难点:学习一一对应。

指导要点:数字。

2、学习一一对应。

利用教师提出的材料进行摆放,初步学习一一对应。

找相应的数字。

4、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进行合作游戏。

活动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区域名称:数学区《套圈圈》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体验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自制的不同颜色的管状底座、各色圈圈、数卡重点难点:请幼儿按颜色、数量在自制管状底座上按颜色套圈。

指导要点:1、能根据颜色将指环套在相应颜色的自制管状底座上。

2、学习按数卡,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相同数量的指环。

3、尝试着在自制管状底座上套入多于1个的指环。

4、教师可引导幼儿将指环套在自己的手上,以训练其双手的协同能力。

5、对数学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增加难度。

反思:活动时间:2012年9月活动班级:小班活动名称:角色游戏《娃娃家》(一)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友好地和同伴进行游戏。

2、指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

活动准备:创设家的环境、洋娃娃、炊具等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请幼儿参观“家”的环境,看看家里都有什么?二、基本部分1、提问: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家的时候分别都喜欢干什么?当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妈妈是怎样招待的?(请幼儿踊跃发言)2、师:现在我请幼儿扮演爸爸妈妈和娃娃玩娃娃家的游戏。

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

3、提出游戏要求:(1)玩具要轻拿轻放,不争抢玩具。

(2)来了小客人要有礼貌并热情招待。

4、幼儿分角色游戏,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游戏。

三、结束部分游戏结束整理材料。

简单评价幼儿游戏的情况。

篇二: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教案《小巧手》教师:才巍巍活动目标:1、认识数字1-5,能进行点数。

2、爱护图书,不撕扯毁坏,能安静看书。

3、喜欢与同伴交流,能一起合作游戏。

4、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能按图形进行粘贴花朵和叶子。

能较好使用胶水。

5、游戏结束能将玩具材料收放整齐。

活动准备:语言区:图书、字卡。

美工区:画好的花朵图形、各种颜色的花瓣和叶子。

科学区:带数字的手、海绵纸制作的戒指。

活动过程:一、引入:小朋友们,大家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的手会做些什么?幼儿说一说。

现在让我们用灵巧的手开始好玩的游戏吧。

二、认识各区1、玩玩乐:大家一起看,在娃娃家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好玩的餐具和厨具,有小锅小勺,杯子水壶,大家商量好自己当什么,可以当爸爸妈妈,可以当爷爷奶奶,还可以当小娃娃。

注意,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哦。

2、读读乐:现在我们来到了读读乐,这里有很多图书和字卡,老师听说小朋友可爱看书了,咱们轻轻翻,慢慢看,安静地,不打扰别人好吗?3、套套乐:这里来了好多的手宝宝,看看手指上都有什么?有有数字宝宝,你认识这些数字吗?能给她戴上戒指吗4、贴贴乐:花园里的花开得真鲜艳,这些花都是什么颜色的?我们一起做一做好吗?三、幼儿取卡进区活动,教师提要求:小朋友们看见这么多好玩的,已经跃跃欲试想玩了,让我们赶快取卡进区吧。

注意,不要喊,不要挤。

要互相谦让。

四、幼儿活动,教师指导五、讲评,展示作品六、活动结束,整理材料。

篇三:小班-娃娃家(1—4课时)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游戏主题由来】刚入园时,很多幼儿就对娃娃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游戏区中,经常会看到幼儿一边抱娃娃一边说:“天黑了,娃娃快快睡觉。

”有的游戏喜欢玩炒菜煮饭的游戏,因此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开展“娃娃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环节中了解各个家庭主要成员及其主要职责,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体验以及感兴趣的生活环节入手,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初步感受爸爸妈妈做家务的辛苦,懂得爱爸爸妈妈。

【游戏总目标】1. 愿意参加角色游戏,模仿家庭生活进行游戏,对游戏有初步的兴趣。

2. 对家庭中的主要角色产生扮演的兴趣,初步明确自己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了解简单的角色职责。

3. 角色间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和互动。

4. 在游戏中体会父母照顾宝宝及做家务的辛苦,萌发爱父母的情感。

5. 能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

6. 能初步懂得爱护玩具,整理玩具要轻拿轻放。

【游戏目标】1﹒学习抱娃娃、喂娃娃吃饭。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分配角色,初步明确自己的角色。

3﹒初步会收拾娃娃家的餐具。

【游戏准备】:经验准备:1﹒请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收集以往爸爸妈妈喂宝宝以及哄宝宝的照片,让爸爸妈妈告诉幼儿以前是怎样喂宝宝吃饭和哄宝宝睡觉的。

2﹒教师结合照片和幼儿谈谈幼儿小时候爸爸妈妈是怎样喂他们吃饭的,又是怎样哄他们睡觉的,帮助幼儿回忆以往的经验,引导其迁移经验,顺利开展游戏。

3﹒在角色区提供娃娃、小床、碗、勺子、食物、等玩具,让幼儿玩娃娃家的游戏。

物质准备:娃娃、碗、勺子、用木珠做成的食物若干。

环境创设:创设“爸爸妈妈和我”的壁画,张贴有关爸爸妈妈喂宝宝吃饭和哄宝宝睡觉的照片。

通过桌椅的摆放,将游戏场地简单地分割成若干个家。

【游戏过程】:一、教师出示娃娃并引出话题,激发幼儿玩“娃娃家”游戏的兴趣。

1﹒师幼互动为娃娃取名字,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师:你们瞧这是谁啊?我们来给娃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2﹒以“谁来照顾娃娃”的问题,引导幼儿玩“娃娃家”主题游戏。

二、教师结合照片,与幼儿一起回忆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情景,并邀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喂宝宝和抱宝宝的动作。

1.谈话回忆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的情景。

师:你们看照片上的爸爸妈妈都在干什么?他们是怎样抱宝宝的?喂宝宝时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宝宝饭滴在身上,要怎么做?师小结:抱宝宝时,宝宝的头应靠在爸爸(或妈妈)的手臂上。

爸爸(或妈妈)一只手拖着娃娃的头,另一只手拖着娃娃的臀部。

饭很烫时用嘴巴轻轻吹一吹,一口一口的喂给宝宝吃,宝宝饭滴在身上,要用餐巾轻轻擦下嘴巴。

2﹒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表演。

师:谁愿意上来当爸爸(或者妈妈),来表演喂宝宝吃饭和抱宝宝?三、教师介绍环境,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两个两个结合成家庭,分配角色,并知道自己的角色。

四、幼儿分组游戏,教师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观察指导游戏的开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