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病句、词语、标点、连贯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病句、词语、标点、连贯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病句、词语、标点、连贯综合训练(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题。

(9 分)《聊斋志异》被誉为“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一个顶峰” “空前绝后的文言小说巨著”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等等 ,好则好矣 ,美则美矣 ,奇则奇矣 ,却被普遍认为难读难懂。

怎么办 ?对经典进行“创造性转化” , 突破阅读瓶颈 , 让经典走向大众 , 。

王咏赋的《聊斋志异精装分类全评本》便堪称一部应手的工具书。

这部书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前提下 , 对文本处理和编排方式做了 ____ 的改动 ,给《聊斋志异》换了个新装。

作者经反复摸索 , 决定围绕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 ,把全书 497篇作品分成四集 ,每集约 100 篇以上 , 界限清晰。

此举使全书变得条理分明 , 为读者“各取所需”、深入研究提供便利。

分类之外 , 王咏赋还按现代小说书写习惯给《聊斋志异》分段分节 , 给每篇作品添加副题 , 用夹注方式注解难点 , 还试着用当代人的眼光、语言对《聊斋志异》进行逐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开这部书, 读到的是原汁原味的文言文 , 却全无读一般古籍时的_____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势在必大刀阔斧点评生涩感B.当务之急大刀阔斧点评生僻感C.当务之急伤筋动骨评价生涩感D.势在必行伤筋动骨评价生僻感【解析】A。

势在必: 不能躲开或回避 ; 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 , 必须采取行动。

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

第一处强调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 , 必须采取行动 , 应该用“势在必行” 。

大刀阔斧 :比喻像使大刀、用阔斧那样 , 形容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伤筋动骨 :指身受重伤 ,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

第二处强调对文本处理和编排方式做了果断的改动, 应该用“大刀阔斧”。

点评 : 指的是对别人的行为艺术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建议、意见等。

评价: 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第三处强调用当代人的眼光、语言对《聊斋志异》进行逐篇评价 ,应该用“点评”。

生涩感 :不流利、不纯熟的感觉。

生僻感 : 不常见、不熟悉的感觉。

第四处强调全无不流利、不纯熟的感觉 , 应该用“生涩感”。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聊斋志异》如此一来变为现代人可以轻松品读的普及读物。

B.《聊斋志异》如此一来变为普及读物, 现代人可以轻松品读。

C.如此一来 , 《聊斋志异》变为现代人可以轻松品读的普及读物。

D.如此一来 , 《聊斋志异》变为普及读物 , 现代人可以轻松品读。

【解析】选 D。

“如此一来”放在最前边 , 呼应上文 , “现代人”做后一句的主语 , 与下文“翻开”的主语一致 , 这样上下贯通自然。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决定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 为唯一标准 ,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 ,每集约 100 篇以上, 界限清晰。

B.决定以“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 为唯一标准 ,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 ,每集 100 篇以上 , 界限清晰。

C.决定围绕“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 为唯一标准 ,把全书 497篇作品分成四集 ,每集 100篇以上, 界限清晰。

D.决定围绕“主要角色的身份属性”为唯一标准, 把全书 497 篇作品分成四集 , 每集约 100 篇以上 , 界限清晰。

【解析】选 B。

“约⋯⋯以上”不合逻辑 ,据此可排除 A、D两项 ; “围绕⋯⋯为唯一标准” 搭配不当 , 据此可排除 C项。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4~6题。

(9 分)鸿蒙 ,语出《庄子·在宥》篇 :“云将东游 , 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

”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 ,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 ,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

鸿蒙即元气也。

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 ,这与老子“返本复初” 的概念 _____ 。

近日 , 华为自主 _______ 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

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的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 , 华为公司在给科技成果命名的时候 ,用上了一本《山海经》 : 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

其实 ,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域 ______ 。

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登陆器名唤“嫦娥” , 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服务器名曰“鹊桥” , 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作“织女”“河鼓”和“天津”。

今天,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时 ,()。

激动 , _______ 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 , _______ 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

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 , 我们尚处于蒙昧当中。

如今 ,中国有了鸿蒙系统 , 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见仁见研究俯拾即是不仅是而且是B. 不谋而合研发比比皆是不仅因为更因为C.见仁见智研究比比皆是不仅是而且是D.不谋而合研发俯拾即是不仅因为更因为【解析】选B。

不谋而合 : 意思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 , 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见: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显然“不谋而合”更合语境。

研究 : 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研发 : 研究与开发。

因操作系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 , 所以应为“研发”。

比比皆是:意思是到处都是 ,形容极其常见。

俯拾即是 :指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十分多 ,又十分容易得到。

后两空的虚词选择 ,从语境推知 :两个分句都是“激动”的原因且有递进关系。

“不仅因为⋯⋯更因为”更为顺畅。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 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这个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 , 带有浓浓“国风”味的鸿蒙之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B.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构成 , 是由具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组成的。

C.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 , 是由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鸿蒙之境组成。

D.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 , 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的。

【解析】选 D。

画线句子的语病是句式杂糅。

修改时 , 可删去“⋯⋯的构成” , 也可将“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的组成的”改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

A 项, 句式杂糅的语病并没有消除 ;B 项, 虽然消除了句式杂糅的语病 , 但偷换了主语 , 改变了语意 ;C 项,不但没有消除语病 , 还改变了句子所表达的原意。

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 很少有词汇能摹写出这份激动B.除了能用词汇摹写出这份激动外 , 就只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C.除了用词汇摹写出星空的激动外 , 再没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D.除了感慨“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外, 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解析】选 A。

解答本题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 , 以及语意上的暗示。

上文是“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 ,后文是“激动 , 不仅仅⋯⋯” ,因此,所填句子的结尾词语以“激动” 为佳。

这样可排除 B、C两项,D 项, “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说法过于绝对。

加固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

(12 分)4月27日, “华龙一号”福清核电 5号机组比计划提前 50 天启动冷试。

( )。

这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一次全面考验。

28 日,试验一次成功。

这标志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顶住“高压” , 顺利通过检验机组性能的一次“大考”。

“华龙一号” 是由我国中核、中广核集团老中青三代焚膏继晷 , 历经十余年的艰辛 ,研发出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品牌。

研发过程中 , 中核集团基于我国三十余年核电站科研、设计、调试、建造、运行和近年来核电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不断发展 ,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三代核电技术的设计理念 , 充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岛核事故反馈经验, 使该核电品牌具有完善的严重事故解决措施。

作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主打品牌 , “华龙一号”在设计方面_________ , 提出“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 的安全设计理念 ,采用 177个燃料组件的反应堆堆芯、多重冗余的安全系统、单堆布置、双层安全壳 ,全面贯彻了“纵深防御” 的设计原则 ,其安全指标和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

“华龙一号” 因成熟而优秀的技术水平 _______ , 并被很多国家采用。

目前, 我国已与英国、阿根廷、埃及、巴西等近 20 个国家达成了合作意向 ,中国核电正在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急速超越 , 现已成为“一带一路”的新名片。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 ,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 , 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 , 以检查其安全性能 , 这就是冷试B.冷试是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 , 以检查其安全性能 , 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进行C.冷试是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 , 让系统承受试验高压 , 以检查其安全性能D.在未装载燃料的情况下 , 为检查系统安全性能 , 使其承受试验高压 , 这就是冷试【解析】选 C。

上文强调的重点“冷试”应该做主语 ,A 、D项排除,B 项的连贯性不如 C项。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 , 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集思广益汲取匠心独运名闻天下B.集思广益吸取独出心裁名冠一时C.博采众长汲取独出心裁名闻天下D.博采众长吸取匠心独运名冠一时【解析】选 C。

博采众长 : 指广泛采纳各家的长处。

集思广益 : 指集中群众的智慧 , 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

第一处指广泛采纳各家的长处 , 应该用“博采众长”。

汲取 : 比喻像吸取水分一样地吸取有用的东西 ,侧重于提取、取得。

一般只用于抽象事物,词性比较文雅庄重 ,通常出现在较为正式的书面语中 , 口语中一般不用。

吸取: 指吸收采取 ,侧重于吸收 ,可用于抽象或具体的事物。

“吸取”较通俗 ,除了书面语之外 , 在大众口语中也广泛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