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文学文本解读》作业考核试题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上海屋檐下》是()的戏剧作品。
A. 田汉B. 郭沫若C. 夏衍D. 曹禺正确答案:C2. 戏剧悬念就是()。
A. 戏剧文本中那些能够唤起读者(观众)某种期待,并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的文本因素B. 互相纠缠的人物设置C. 戏剧文本中的人物语言D. 情节推动中的断层正确答案:A3. “三一律”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
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下列属于“三一律”的戏剧作品是()。
A. 《仲夏夜之梦》B. 《上海屋檐下》C. 《日出》D. 《雷雨》正确答案:D4. 曹雪芹的《红楼梦》采用的是()叙事语气。
A. 局外人叙事语气B. 主人公叙事语气C. 次要人物叙事语气D. 傀儡叙事语气正确答案:D5. 文学文本解读中的批评性阅读要做到()。
A. 理解文本的字面义B. 结合具体语境,细致品味文本语言的引伸义、比喻义,体味文本韵味,深刻理解文本意蕴C. 结合更大的意义解读系统,把握文本社会价值、审美价值D. 深入理解作者情思,把握脉络正确答案:C6. 形象变形,是指小说家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段,将小说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加以扭曲,从而使小说中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拉开距离。
使用形象变形的作品例如卡夫卡的()。
A. 《城堡》B. 《公社》C. 《活动变人形》D. 《变形记》正确答案:D7. 从实践上看,文学文本的解读大体上是一个由一般性阅读、细读到解读即批评性阅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过程。
其中,批评性阅读指的是()。
A. 细致研究词的搭配,特殊句式、句群的意味、语气,以及特殊的修辞手的运用等等,来细致体味每个词的本义、暗示义、联想义,在词、句的关系,也即由"上下文"构成的具体"语境"中,重新确定词义的过程B. 将文本与作者、与时代联系起来,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的过程C. 由通晓文字(词、句),到把握作者意图或文本"原意"的阅读过程D. 由读者与作者一同完成的解读性的阅读过程正确答案:B8. 唐传奇()的突出成就主要就体现在它生动的人物刻画上。
这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红拂女、李靖、虬髯客这三个被后世称为"风尘三侠"的传奇人物。
A. 《虬髯客传》B. 《红拂女》C. 《红尘记》D. 《风尘传》正确答案:A9. 曹禺的戏剧作品《日出》的女主角是()。
A. 周繁漪B. 潘月亭C. 陈白露D. 鲁侍萍正确答案:C10. 《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这篇散文,是著名作家、教育家、语文工作者叶圣陶先生五十多年前所写的一篇名。
它写了(),发表于六月二十八日的《文学周报》第179期。
A. 五月雨景的激烈壮阔B. 自己对以往雨景的回忆与感慨C. 五卅惨案中斗争前列的的青年学生的英勇和普通市民的觉醒D. 暴雨给自己心灵的震撼和洗礼正确答案:C11. 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从外部看,主要体现为它给读者的特殊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体现为它的精美巧丽。
而从内部看,则更体现为()。
A. 它对于语言常规的偏离B. 它对于语言常规的彻底颠覆C. 它对于语言表达的重新整合D. 它对于情感的激越表达正确答案:B12. 散文的理趣,是指散文艺术地传达出来的深刻而耐人寻味的哲理感悟,也即散文的()。
A. 情趣性B. 哲理性C. 审美性D. 文彩性正确答案:B13. 体现戏剧性的最高,最尖锐和最集中的形式是(),它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A. 戏剧冲突B. 戏剧情节C. 戏剧人物D. 戏剧风格正确答案:A14. 朱自清在名篇《春》的最后用饱蘸感情色彩的柔毫,歌颂了春天的美好。
一连三个排比句,第一句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旺盛的生命力,是何等的贴切;第二句用()比喻春天的娇媚和前景,是何等的形象;第三句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的无穷活力,A. 五彩缤纷的花朵B. 繁花似锦的大地C. 往来于花丛中的蜂蝶D.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正确答案:D15. "我们的土地上有过许多伟大的城墙。
它们差不多和我们的历史一样古老。
"这是《古船》的第一句话,也告诉我们这是()在叙事。
A. 主人公B. 隐身人C. 局外人D. 作家正确答案:D16. 西方学者还从文本存在形式的角度,将文本区分为"第一文本"、"第二文本"。
"第一文本"即由作者赋予表面形式的书本制成品,这是文本的物理存在形式;"第二文本",即()。
A. 由专业批评家解读的文本B. 将经过读者接受的而生成新的意义的,读者头脑中的文本,这是文本的审美存在形式C. 经过作者再次修改完善的形式D. 以第一文本为基础进行的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正确答案:B17. 小说是现代最流行、最普及的文学样式。
不过,比较而言,在中外文学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也是成熟最晚的一种文学样式。
鲁迅先生有()一书论述中国小说的形成。
A.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B. 《中国小说史略》C. 《呐喊》D. 《中国小说记》正确答案:B18. 那些主要以剖析和展示人物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剧本被称为()。
A. 心理剧B. 实验剧C. 荒诞剧D. 类戏剧正确答案:A19. 散文最大的特点是()。
A. 说理生动,意味深远B. 风格恬淡,语言优美C. 形散而神不散D. 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正确答案:D20. 以人物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而且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这样的小说通常称为()。
A. 象征小说B. 魔幻小说C. 意识流小说D. 元小说正确答案:C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文学文本解读》作业考核试题二、多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使用主人公叙述语气的有()。
A. 《狂人日记》B. 《莎菲女士的日记》C. 《疯人日记》D. 《阿Q正传》正确答案:AC2. 语词的错位也是诗歌语言运用的一个突出特点。
杜甫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运用了语词错位的手法。
这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效果。
A. 这种错位让人们对语言本身进行关注B. 读者不会再把颔联的描写只当作一个事实,而是产生了新的审美感受C. 极好地表现了当年之国泰民安,居有定所,长安城内人才济济,心向良主的兴盛场面D. 错位产生的矛盾使诗歌具有反讽的效果正确答案:ABC3. 文学文本的解读一般需经过哪几个阶段? ( )A. 一般性阅读B. 细读C. 批评性阅读D. 反思性阅读正确答案:ABC4.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是在()两个层面上发生的。
A. 外在的综合B. 内在的综合C. 人物的综合D. 情节的综合正确答案:AB5. 戏剧人物的语言应当具备哪些主要功能?()A. 它必须能够充分显示人物意愿、意图或意志,必须能够揭示出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人物内心各种隐秘的欲望、意念之间的矛盾冲突,即它必须承担其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
B. 它必须能够使用各种意象,通过意象来实现审美传达C. 戏剧人物语言必须能够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即承担起显示人物个性、塑造人物的功能。
D. 它必须精美巧丽,体现对于语言常规的偏离。
正确答案:AC6. 散文的“真”是散文最基本、最质朴的美学特征,表现在()。
A. 作家感情的“真”B. 作家性情的“真”C. 表达上不假雕饰无所依凭全凭本色的“真”D. 语言情味韵致的美正确答案:ABC7. 散文的构思包括()。
A. 人物的选取和塑造B. 故事情节的走向C. 材料的组织和角度的选择D. 作者选取的展开叙写的角度正确答案:CD8. 叙事视点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A. 全知视角叙事B. 限制视角叙事C. 纯客观叙事D. 作者视角叙事正确答案:ABC9. 《剧作法》中对舞台提示语提出了()两条规则。
A. 舞台提示语必须永远是无人称的B. 剧作家在写舞台指示语时"应该尽可能排除舞台概念"C. 舞台提示语必须追求舞台效果和剧场效果D. 舞台提示语必须体现出作家的情感倾向正确答案:AB10. 所谓“叙事视点”,也称叙事视角、叙事角度、叙事观点,指的是作家安排组织故事内容的角度,也就是一个“谁”站在什么“位置”来讲故事的问题,可以分为()。
A. 全知视角B. 限知视角C. 纯客观视角D. 纯主观视角正确答案:ABC11. 戏剧艺术的综合性是在"外在的综合"和"内在的综合"两个层面上发生的。
无论从"外在的综合"来看,还是从"内在的综合"来看,戏剧无论如何不能缺少的是()。
A. 导演B. 演员D. 舞台。
正确答案:BCD12. 人物的重要性体现在()。
A. 小说的叙事总是围绕着人物展开B. 成功的人物塑造是大多数伟大的小说家们卓越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C. 对于人物的解读成为了小说文本解读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层面D. 人物寄托着作者全部的思想倾向正确答案:ABC13. 意识流小说中使用最多的技法有()。
A. 直接内心独白B. 间接内心独白C. 无所不知的描写D. 戏剧性独白正确答案:ABCD14. 叙述语气的不同类型有()等。
A. 局外人叙事语气B. 主人公叙事语气C. 次要人物叙事语气D. 傀儡叙事语气正确答案:ABCD15. 小说中叙事时间的形态可以有()。
A. 连贯的叙事时间B. 错乱的叙事时间C. 夸张的叙事时间D. 虚幻的叙事时间正确答案:ABCD华师17年9月课程考试《文学文本解读》作业考核试题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诗歌语言的独特性,主要体现为诗歌对于前人经典文本的再现和升华解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 所谓文本互涉,主要是指不同文本之间结构、故事等的相互模仿(包括具有反讽意味的滑稽模仿或正面的艺术模仿)、主题的相互关联或暗合等情况,当然也包括一个文本对另一个文本的直接引用。
()B. 正确正确答案:B3. 《尤利西斯》是以人物意识的流程为序统领无序的时间。
这种叙事时间安排,仍然是错乱而有章法的,只不过不是按照物理时间或者现实时间的秩序,而是按照别的秩序的时间排列。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4. 限制视角叙事要求作者纯客观地展示故事。
这种叙事的突出特点,就是不依赖叙述着的讲述,而是直接让人物自己展示自己的外部行为。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5. T.S.艾略特《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开始就以黎明隐喻普鲁弗洛克面对的,实际上也是属于他自己的世界的一个隐喻性象征:一个病态的、慵懒而漫无目的的、失去任何创造活力、处于生死临界点上的世界,至少是一个需要加以检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