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图像分析
答案 B
专题八 学案14
5.如图 8 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 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匀强磁 场与导轨所在平面垂直.阻值为 R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
图8 与导轨接触良好.t=0 时,将开关 S 由 1 掷到 2.若分别用
专题八 学案14
考题 1 对图象物理意义的考查 例 1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4 分)小军看到打桩机,对打桩机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兴
趣.他构建了一个打桩机的简易模型,如图 1 甲所示.他设 想,用恒定大小的拉力 F 拉动绳端 B,使物体从 A 点(与钉 子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 F,物体运 动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并撞击钉子,将钉子打入一定深 度.按此模型分析,若物体质量 m=1 kg,上升了 1 m 高度 时撤去拉力, 撤去拉力前物体的动能 Ek 与上升高度 h 的关系 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F-mg)h=Ek-0 由题图乙得,斜率为 k=F-mg=20 N 得 F=30 N 又由题图乙得,h=0.4 m 时,Ek=8 J,则 v=4 m/s PF=Fv=120 W
专题八 学案14
(2)碰撞后,对钉子,有- Ff x′=0-Ek′ 已知 Ek′=20 J k′x′ 本 学 Ff = 2
案 栏 目 开 关
(2 分)
(2 分) (1 分) (2 分)
又由题图丙得 k′=105 N/m 解得:x′=0.02 m
答案 (1)120 W
(2)0.02 m
专题八 学案14
规律方法 分析图象,首先要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只有如此,才能 真正理解图象所描述的物理规律. 1.理解横坐标、纵坐标的物理意义
图6 A.①、②和③ C.②、③和①
图7 B.③、②和① D.③、①和②
专题八 学案14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解析 由题意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 FN=mgcos θ,随 θ 增大, mgcos θ FN 逐渐变小直至为零,y1= mg =cos θ,对应③;小球的 gsin θ 加速度 a=gsin θ,y2= g =sin θ,最大为 1,对应②.重力加 g 速度为 g 不变,y3=g=1,对应①.所以选项 B 正确.
v 甲-v 乙=v0(恒定不变)来判断,选项 C 对; 4 s 时,图线的斜率不变,表示加速度相同,所以选项 D 错. 答案 C
专题八 学案14
2.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利用 加速度传感器研究质量为 5 kg 的物体由 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 并在计算机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上得到了前 4 s 内物体加速度随时间变化 的关系图象,如图 3 所示.设第 1 s 内运 动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 B.物体在第 3 s 末的速度最大 C.前 4 s 内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前 2 s 内合外力做的功 D.物体在第 4 s 末的动能为 22.5 J
专题八 学案14
1 1 由题图可得,第 4 s 末物体的速度 v= ×(1+ 2)× 1 m/s+ 2 2 1 1 2 × 2× 2 m/s- × 1×1 m/s=3 m/ s,物体的动能 Ek= mv = 2 2 本
学 案 22.5 J,所以 D 正确. 栏 目 答案 BCD 开 关
专题八 学案14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v-t 图象为倾斜直线. t1~t2 这段时间线框受到安培力作用, 线 框的运动类型只有三种,即可能为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为加 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直线运动,还可能为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 速直线运动,而 A 选项中,线框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直线 运动是不可能的,故不可能的 v-t 图象为 A 选项中的图象.
专题八 学案14
图1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求物体上升到 0.4 m 高度处 F 的瞬时功率. (2)若物体撞击钉子后瞬间弹起,且使其不再落下,钉子获得 20 J 的动能向下运动.钉子总长为 10 cm.撞击前插入部分可以 忽略, 不计钉子重力. 已知钉子在插入过程中所受阻力 Ff 与深 度 x 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求钉子能够插入的最大深度.
答案 BD
专题八 学案14
考题 2 例2 对图象选择问题的考查 (2013· 福建· 18)如图 5,矩形闭合导体线框
在匀强磁场上方, 由不同高度静止释放, 用 t1、 t2 分别表示线框 ab 边和 cd 边刚进入磁场的时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刻.线框下落过程形状不变,ab 边始终保持 与磁场水平边界线 OO′平行,线框平面与磁 场方向垂直.设 OO′下方磁场区域足够大, 中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规律 图5 ( ) 不计空气影响,则下列哪一个图象不可能反映线框下落过程
解析 由题图可知,1 s 时两图线相交, 表示此时它们的速度相 同,选项 A 错; 2 s 时它们的瞬时速度都取正值, 表示它们的速度方向都与规定
本 的正方向相同,选项 B 错; 学 案 根据题图可知,2 s~6 s 内,它们的加速度相同,而沿纵轴方 栏 目 向上的速度差值不变,这表示甲相对乙的速度不变,即甲相对 开 关 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以根据 v 甲=2v0+at,v 乙=v0+at,得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专题八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
专题八 学案14
学案 14
【考情分析】
本 学 考查点 案 栏 力学中的图象 目 开 问题 关
物理图象问题分析
山东 13 浙江 福建 江苏
命题情况
课标全国
13 12 12 Ⅰ Ⅱ 19 21 20 14 16 18
12 13 12 13 12 13 17 17 13 15 18 18 4
审题突破 ①在拉力 F 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增加,由动能定 理可求 F 的大小. ②钉子所受阻力 Ff 与深度 x 成正比, 可用平均力 F f 求阻力的功.
专题八 学案14
解析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撤去 F 前,根据动能定理,有 (2 分) (1 分) (1 分) (2 分) (1 分)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确认横坐标、纵坐标对应的物理量各是什么. (2)坐标轴物理量的单位也是绝不能忽视的. (3)在实际中,因作图的需要,常会出现横、纵坐标轴的交 点坐标不是(0,0)的情况,所以必须关注坐标轴的起点数值. 2.理解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 (1)图线的斜率的意义 要理解物理图象中斜率的含义,首先要看清图象的两个坐 标轴.①变速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
专题八 学案14
突破练习 1.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 线同时做直线运动, 其 v-t 图象如图 2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所示,则 A.1 s 时甲和乙相遇 B.2 s 时甲的速度方向反向
(
)
图2
C.2 s~6 s 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D.4 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
专题八 学案14
专题八 学案14
坐标表示时间,因此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 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②v-t 图线上两点连 线的斜率和某点切线的斜率,分别表示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度;③线圈的 Φ-t 图象(Φ 为磁通量),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 ④恒力做功的 W-l 图象(l 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恒 力的大小; ⑤沿电场线方向的 φ-x 图象(φ 为电势,x 为位移), 其斜率的大小等于电场强度;⑥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 度实验的 v2-x 图象(v 为速度,x 为下落位移),其斜率为重力 加速度的 2 倍;⑦不同带电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 运动的 v-r 图象(v 为速度,r 为半径),其斜率跟带电粒子的 比荷成正比.
专题八 学案14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审题突破
①求线框 ab 边进入磁场和 cd 边进入磁场时产生的
感应电动势.②求线框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
专题八 学案14
解析 线框在 0~t1 这段时间内做自由落体运动,v-t 图象为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t2 之后线框完全进入磁场区域中,无感应 电流,线框不受安培力,只受重力,线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电学中的图象 问题 实验中的图象 问题
21 22 ( 2)
19 19 11 10
专题八 学案14
命题情况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安徽 12 13 22
广东 12 13
北京 12 17 13
天津 12 7 8 9 9 13
考查点 力学中的图象问题 电学中的图象问题 实验中的图象问题
36 21 34 34 21
专题八 学案14
(2)面积的物理意义 ①在直线运动的 v-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 速度 v 与时间 t 的乘积,因此它表示相应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 移;② 在 a- t 图象中,图线和时间轴之间的面积,等于加速度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a 与时间 t 的乘积,表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③线 圈中电磁感应的 E-t 图象(E 为感应电动势),图线跟 t 坐标轴 之间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线圈磁通量的变化量;④ 力 F 移动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一段位移 l, F-l 图象中曲线和 l 坐标轴 之间的面积表示 F 做的功,如果 F 是静电力,此面积表示电势 能的减小量, 如果 F 是合力, 则此面积表示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⑤静电场中的 E- x 图象(E 为电场强度, x 为沿电场线方向的位 移 ),曲线和 x 坐标轴之间的面积表示相应两点间的电势差.
图3
( )
专题八 学案14
解析 a-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代表物体此段时间
内获得的速度大小,且在时间轴上方速度为正,在时间轴下方 速度为负. 结合题图可知物体在 0~4 s 内, 一直向正方向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