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入门

摄影入门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运用高速度快门可以冻结飞溅的水花, 凝固飞行的子弹,突破视觉的极限。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2018/1/4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安全快门指手持相机拍照,确保照片清晰的快门 时间。 安全快门=1/镜头焦距 ,譬如50MM标准镜头, 安全快门是1/50S, 低于安全快门,照片可能因抖动而模糊。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建筑师、画 家以及19世纪中期的摄影师都使用一种 叫"黄金比例规则"来进行图像的构图。
拾穗 米勒
苏格拉底之死
大卫
第七节 摄影构图
A AC/AB=CB/AC
C
B
第七节 摄影构图
九宫格构图又称井字 构图,实际上是黄金 分割法则的简化。就 是把画面平均分成九 块,形成四个交叉点, 用任意一点来安排主 体位置。这种构图能 呈现变化与动感,画 面富有活力。
第五节 景深控制
第五节 景深控制
70mm f 8 焦距长景深小,焦距短景深大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物距近景深小,物距远景深大 70mm f 2.8 100mm f 2.8
第五节 景深控制
用小景深突出主体 用大景深表现景物的深度
第五节 景深控制
第五节 景深控制
第五节 景深控制
第五节 景深控制
柔光 不产生明显阴影的光线 扩散柔光、反射柔光等 反差较弱、影调柔和、层次丰富 表现细节、温柔、典雅等题材
第八节 摄影用光
硬光
第八节 摄影用光
柔光
第八节 摄影用光
光位分析
逆光 侧逆光 侧光 顶光
平光
前侧光
顺光
光源位置 照射角度
底光
第八节 摄影用光
顺光
顺光照亮了被摄物体表 面的大部分,阴影处在 被摄物体的背后,大部 分被遮挡住。 最能表现 被摄物体的细节。
第七节 摄影构图
我们将主体置于右上点,这样可以表现 出阴影和那行将视觉引向海鸥的脚印。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可以将主体置于栈道上任何位置,但根据三分 法则,目前的位置是最好,并且为主体指出了明 确的行进路径,从而产生悠远和纵深的感觉。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对称是沿画面中心轴两侧有等值等量 的相同景物形态,两侧保持绝对平衡 的关系。 均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一种有形式变 化的平衡。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对称式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非对称式均衡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对称式均衡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均衡式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图1 图2
船和地平线位于中间, 给人静止和呆板的感觉。我 们把地平线提高到上三分之 一处并将船置于左边,效果 马上不一样。
第八节 摄影用光
逆光
光从被摄物体背面照 射过来,摄影者, 直 接面对物体阴影, 物 体前景就变暗,形成 剪影。在逆光拍摄时, 色彩会大大被减弱, 这很适用于突出被摄 物的形状,或者消除 多余的色彩。
第八节 摄影用光
侧逆光
表现景物轮廓,区 别两物界限,反差 大,强化立体感, 夸张表面质感,能 形成低调、半剪影 效果,还可形成透 视效果,强化被摄 物的立体感。
F16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控制曝光量
控制景深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曝光正常
曝光不足
曝光过度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大光圈,浅景深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小光圈,大景深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快门是用来控制每一张拍摄照片的感光时间。 是另一种控制光线透过镜头多少光量的装置。 快门组合: B, 30, 15, 8, 4, 2, 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 1/4000。 数码相机可以1/3进阶。 都是秒的倒数,两个数之间是倍数关系。
第四节 测光与对焦
1.对焦框对准被摄物体,半按快门锁定。然后构图。 2.人物的对焦点应该在眼睛。 3.对焦大面积、单一颜色或大的镜子,可能焦点不准。 此时要改为手动对焦。
第五节 景深控制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 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 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纵深,其影像仍 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第八节 摄影用光
侧光
从侧面投射的光,能 使三维的物体和二维 的表面都产生非常清 晰的轮廓。 你能非常 清晰地看到受光部和 阴影。在侧光拍摄中 被摄物体层次可以得 到更好的表现,拍摄 的画面会显得更加丰 富和立体。
第八节 摄影用光
前侧光
有较好的明暗关 系,较好地传达 出景物的立体感, 轮廓形态和景物 表面的质感,画 面影调层次丰富。
第九节 色彩运用
主要表现各种 色彩之间的相 互关系。相邻 的色彩表示和 谐与过渡的关 系,相对的色 彩表示反差和 对比的关系。
第九节 色彩运用
如果想创作宁静、 醇美的感觉,可以 使用相邻色的搭配。 如右图,使用了色 轮相邻近的蓝色、 绿色和紫色的搭配。
第九节 色彩运用
利用对门 的色彩建 立一种色 彩反差与 对比的效 果,达到 突出主题 的目地。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一招: 利用脸 部来支 撑(三角 支撑法)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二招: 蹲着拍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三招: 趴着拍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四招: 站着拍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五招: 竖着拍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六招: 坐着拍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七 招: 借用 其他 物体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F2.8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多少 光量的装置。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 f2.8,f4,f5.6,f8,f11,f16,f22, f32,f44,f64。上一级的进光量是下 一级的一倍。 一般数码相机光圈f值介于f2.8 - f16。 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 1/3级的调整。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纵向物体最好不要摆在中间位置。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线条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要注 重对画面中线条的提炼。 在摄影时,选择一个突出线条构图的视 点和画面,会使影像或景物简化。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八节 摄影用光
光的作用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 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 3.营造气氛 4.特殊的光影效果
第八节 摄影用光
光的特性
亮度----能量强弱的指标 色温----色光组成的指标 光质----光线的软硬程度 光位----光线的方向与角度
第八节 摄影用光
光质
硬光 能使物体产生明显阴影的光线。 直射光源:阳光、闪光灯、聚光灯 阴影浓郁、反差强烈、影调明朗 表现刚强、坚毅、爽朗等题材
第三节 感光度
ISO感光值是传统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 程度测量值,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200、 400、800、1600等。感光度越高,对光线敏感 度越强,但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 差。
第三节 感光度
数码相机的ISO是类似于胶卷感光度的一种指标。 相机的感光器件都有一个反应能力,这个反应能力 是固定不变的,提升数码相机的ISO是通过两种方 式实现的:1、强行提高每个象素点的亮度和对比 度;2、使用多个象素点共同完成原来只要一个象 素点来完成的任务。 数码相机提升ISO以后对画质的损失是很大的,尤 其感光器件面积较小时。
第七节 摄影构图
第七节 摄影构图
பைடு நூலகம்
利 用 光 线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平拍 被摄体有正常的透视效果,符合人们 平常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 使人感到自然、真实、亲切。运用比 较广泛。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平拍
第七节 摄影构图
俯拍 拍摄点高于被摄体,一般适宜远景 的拍摄,能够很好的交代被摄景物 与所处环境的关系,用来描述环境 特征及盛大场面,拍摄群众集会、 游行等场景能表现出雄伟壮观的气 势。 俯拍还有利于利用一些色调单一的 景物如水面、地面等作为背景,使 画面简洁,突出主体。
第八招: 利用三 角架
第一节 端稳照相机
按快门的时候,尽量只用食指,自然地屏住呼吸, 轻轻地按下快门,确保照相机瞬间的稳定。
第二节 色温与白平衡
当一个黑色物体受热后便开始发光,它会先 变成暗红色、红色,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变成 黄色,然后白色,最后会变成蓝色。色温的 单位是开尔文,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的色彩 就是色温。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慢速度拍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高速度凝固美妙动人的瞬间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运用慢速度快门追随拍摄的运动画面具有动感效果; 运用慢速度快门拍摄的夜景光芒四射、绚丽多彩; 运用慢速度快门拍摄的天体运动现象耐人寻味。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第六节 光圈与快门
第七节 摄影构图
俯拍
第七节 摄影构图
仰拍 拍摄点低于被摄体,主要用来强 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以及 宏伟、庄严的气势。 仰拍还有利于利用天空为背景来 突出主体。
第七节 摄影构图
仰拍
第七节 摄影构图
在摄影构图中,对比是比较常用的一种 造型法则。明暗、虚实、大小、形状、 质感、色彩、思想内容等种种差异,都 可以用来对比。
第二节 色温与白平衡
调节白平衡与色温有关,在不同的光 线状况下,被拍摄物体的色彩会产生 变化。要在各种色温条件下,都能正 确还原出物体本来的色彩,需要对数 码相机进行色彩方面的调整,从而找 到正确的色彩平衡,这就是白平衡调 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