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倍数》课件完美版1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倍数》课件完美版1

18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2×3×3×2=36 即拼成的大正方形边长最小是36厘米。 (36÷18)×(36÷12)=6(张) 答:至少需要6张这样的长方形彩纸。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2)李师傅把一张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剪 成几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且没有剩余。剪成 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成多少 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回顾整理——总复习
1.数与代数 第3课时 因数和倍数
QD 六年级下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考点1
1.填空。
因数和倍数
(1)根据算式25×4=100可知,( 25 )是(100)的因数,
( 4 )也是( 100)的因数;(100)是( 25 )的倍数,2)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12,这个数最小的倍数是
是合数。( ) (4)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考点3 公因数、公倍数和分解质因数
3.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 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 )。
A.12 B.24
C.36
D.48
(2)15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B )。
A.15 B.30 C.60
D.150
(3)甲数=2×2×3×5,乙数=2×3×3×5,甲、乙两数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提分点
运用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解决问题
5.解决问题。
(1)王蒙要用若干张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彩
纸,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多少张这样的长
方形彩纸?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 12)。
(3)有两个数的和是17,其中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 是5的倍数,这两个数分别是( 10)和( 7 )。
(4)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考点2 奇数、偶数、质数与合数
2.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两个质数相乘的积还是质数。( ) (2)一个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 (3)在非零的自然数中,除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1.训练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写 作能力 。写文 章表达 感情时 ,不一 定要选 择雄伟 壮观的 景物和 轰轰烈 烈的事 情,只 要我们 的情感 是真实 的,是 浓厚的 ,那么 从小处 着手, 涓涓细 流同样 也能打 动人心 ,所以 ,我们 平时在 写作时 也可以 学以致 用,努 力做到 “情到 自然最 为真”. 2.同学们,相信你们大多数同学都有 旅游的 经历, 请大家 交流一 下,到 过哪些 名山大 川,有 什么感 受?大 自然中 的山水 ,不仅 能给我 们带来 美感也 给我们 带来灵 感,今 天让我 们从诸 子大家 对山水 的体悟 中,学 习为人 为事的 道理。 3.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 至熟视 无睹了 ,不论 是农村 还是城 镇,往 来于胡 同之中 的经验 是有的 。但对 于胡同 中蕴含 的文化 内涵却 不大注 意。
的最大公因数是( A),最小公倍数是( D)。
A.30
B.60
C.120 D.180
4.下面分解质因数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1)24=1×2×2×2×3 ( )
改正: 24=2×2×2×3 (2)3×17=51 ( )
改正: 51=3×17 (3)36=3×3×4 ( )
改正: 36=2×2×3×3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6.一筐橘子,如果3个3个地数,余下2个;5个5个地 数,余下4个;7个7个地数,余下6个。这筐橘子最 少有多少个? 3、5、7的最小公倍数是3×5×7=105 105-1=104(个)答:这筐橘子最少有104个。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30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即剪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6厘米。 (30÷6)×(24÷6)=20(个) 答:剪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6厘米, 可以剪成20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新教材小学数学】倍数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 8
4.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 展。新 课程三 维度目 标也把 情感态 度和价 值观的 培养提 到与知 识技能 、过程 方法同 等重要 的地位 上来。 基于这 样的理 念,和 谐教育 便以受 教育者 的全面 、健康 、和谐 发展为 目标, 以人的 自身发 展需求 与社会 发展需 要相和 谐为宗 旨协调 组织各 种教育 要素。 5.反复手法的运用是本诗在表现形式 上的一 大特色 。本诗 的前三 节,都 用大致 相同的 语言形 式表明 作者相 信未来 不变的 信念, 每一节 最后都 由“相 信未来 ”四个 字结尾 。而且 用冒号 把它们 凸现出 来,如 音乐中 的主题 句反复 出现, 强化了 作品的 主旋律 ,增强 了诗文 的感染 力,突 出了诗 歌的主 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