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陈尚松 三版课件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陈尚松 三版课件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按照被测量的特性,电子测量仪器可分为以下几类: 1.时域测量 也叫瞬态测量,主要测量被测量的对象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例如:电压、电流等电参量的瞬时值
u
t 时域(示波器)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2、频域测量 又称稳态测量,主要测量测量对象与频率之间的关系。(频谱、 功率谱、相位噪声等) 例如:放大器的增益、相移等
(一次表)
电子测量仪器
(二次表)
1.2 电子测量概述
电子测量的内容 广义讲:凡是利用了电子技术进行的测量
狭义讲:在电子学中有关电量的量值
电子测量的基础: 频率、时间、电压、相位、阻抗
1.2 电子测量概述
狭义电子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
(1)能量的测量 能量的测量指的是对电流、电压、功率、电场强度等参量 的测量。 (2)电路参数的测量 电路参数的测量指的是对电阻、电感、电容、阻抗、品质 因数、损耗率等参量的测量。 (3)信号特性的测量 信号特性的测量指的是对频率、周期、时间、相位、调制 系数、失真度等参量的测量。 (4)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 电子设备性能的测量指的是对通频带、选择性、放大倍数 、衰减量、灵敏度、信噪比等参量的测量。 (5)特性曲线的测量 特性曲线的测量指的是对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器件特性 等特性曲线的测量。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2.标准 根据工作基准复现出不同等级的便于经常使用的计 量标准量具或仪器,简称标准。 计量标准的准确度等级在工作基准之下,工作计量 器具之上。 按精度高低又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 通过这些标准经常性地对日常工作仪器进行检定, 确定其量值的精确度大小。 除标准器具外,还有标准物质。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3,输入阻抗: 测量仪表的输入阻抗对测量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某示波器输入阻抗Ri=10M,Ci<35pf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4,灵敏度: 灵敏度表示测量仪表对被测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一般定义 为测量仪表指示值(指针的偏转角度、数码的变化、位移的大 小等)增量Δy与被测量增量Δx之比。 灵敏度的另一种表述方式叫作分辨力或分辨率,是指测量 仪表所能区分的被测量变化的最小值,在数字式仪表中经常 使用,同一仪器不同量程的分辨率不同。
1.1 测量概述-测量方法
按获得读数的方法分类 1) .直读法 用能够直接指示或显示被测参数的电子仪器进 行测量称为直读法。 例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指针的偏转位臵反映了 被测电压的大小,我们可以直读电压值。
1.1 测量概述-测量方法
2). 比较法

用被测量和已知量进行比较而得到测量参数的方法。 它有下面几种: 替代法
实际应用仪表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国际单位制(SI)的组成
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国际单位制是由国际单位制单位、国际单位制词头和国际单位制的十进倍数单位 三部分组成。 国际单位制词头表示使单位增大或缩小的十进倍数。 例:5.4X10-9s=5.4ns
1.3 测量结果
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大珩院士说: “ 计量测试和仪器仪表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分”。作为对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 理和控制的重要基础手段和设备,广泛应 用于国民经济各行各业。”
1.1 测量概述-测量方法
根据测量结果的方法分类 1). 直接测量 在仪器上直接获得测量结果并进行读数,称为直接测量。 如用频率计测量频率。 2). 间接测量 在这种测量中,是测量一个与被测量有着某种函数关系的量 ,再利用函数关系计算出被测量。 如测量放大电路的集电极电流,我们可以测量发射极上电阻 的电压,再通过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计算出集电极电流。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精度 测量准确度又称测量精度,它是指测量仪器的读数或测量 结果与被测量真值相一致的程度。对精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公 认的、定量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常作为一个笼统的概念来使 用。包括三个方面:
精密度 : 仪表指示值的分散性. 正确度 : 指示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 : 精密度与正确度的综合反映.
本课程的任务
掌握通用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具备一定的误差理论知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了解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技术性能 理解基本电信号参数、电路元器件参数的概念和基 本测量方法 熟悉现代电子测量技术中的智能仪器、虚拟仪器、 合成仪器
第 1章


1.1 测量概述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1.4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概况 1.5 本课程任务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单位和单位制
根据定义而令系数为1的量称为单位。 单位是表征测量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对两个同类量值进行比较的基础。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通过国际单位制SI。 1984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决定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
1.2 电子测量概述
上述各种参量中
频率、时间、电压、相位、阻抗等是基本参量,
其他的为派生参量,基本参量的测量是派生参量测量的基础。 电压测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测量内容
1.2 电子测量概述
电子测量的特点
(1)测量频率范围宽。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除测量直流外, 测量交流信号的频率范围低至10-6Hz以下,高至THz(1T Hz=1012Hz) (2)量程范围宽。如数字万用表对电压测量由纳伏(nV) 级至千伏(kV)级电压,量程达12个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例如,用电子测量方法对频率和时间进 行测量时,由于采用原子频标和原子秒作为基准,可以使 测量准确度达到10-13~10-14的数量级。 (4)测量速度快。因为电子测量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波传 播进行工作 (5)易于实现遥测 :遥测,遥控 (6)易于实现测量过程的自动化和测量仪器智能化

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测量,离开测量就不会有真正 的科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包括测量技术、计算机 技术和通信技术。测量技术对信 息进行采集和处理,是信息技术 的源头,是关键中的关键。”
两弹一星元勋王大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 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①灵敏度=指示量增值/被测量增值 ②偏转因数(示波器)=偏转灵敏度的 倒数,单位: mv/div 。 请思考3mv/div 的含义。 ③分辨率:测量仪表所能区分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请思考数字电压表分辨率为1µV的含义。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仪表输入/输出特性之一,表示仪表 的输出量(示值)随输入量(被测量)变化的规律。
测量结果=测量数值.测量单位,即: x { x} x0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计量基准和标准
1.基准 基准用来复现某一基本测量单位的量值,只用于 鉴定各种量具的精度,不直接参加测量。 (1)一级基准,又称主基准和国家基准 具有最高水平的基准。一个国家只有一个。 (2)二级基准,又称副基准 副基准的量值精度由主基准确定,用以代替主基 准向下传递或代替主基准参加国际比对 (3)三级基准,又称工作基准 工作基准用来直接向下属标准量具进行量值传递 ,用以检定下属计量标准量具的精确度。
不精密、不正确
正确欠精密
精密不正确
精密正确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2.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区间,其他外界条件恒
定不变的情况下,保证仪器示值不变的能力。 例 ,某数字电压表的稳定度为: (0.008%Um+0.003%Ux)/8h 其含义为: 外界条件不变情况下,在8小时内,测量同一电压,电压表 示值在(0.008%Um+0.003%Ux)范围波动。 其中:Um为电压表相应量程的满度值,Ux为示值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利用电子技术实现测量的仪表设备,统称为电子测量仪器。
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
1.转换功能:电量(功率、电流、电阻)→电压;非电量→电量 (电压) 2.信号处理与传输功能:信号调理、模/数、抗干扰、压缩、有 线或无线传输 3.显示功能:指针在仪表度盘;数码管、液晶或阴极射线管显示 测量结果。 此外,一些先进的仪器,如智能仪器等,还具有数据记录、 处理 及自检、自校、报警提示等功能。

在仪器上用已知量的标准元件代替未知的被测元件,如果两 次测量仪器的读数相同,则未知量等于已知量。如利用Q表 测量电感量。 仪器测量的读数是未知量和标准已知量的差值。

差值法

1.2 电子测量概述
电子测量是泛指以电子技术为基本手段的一种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是测量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
电 量
非电量
传感器
1.2 电子测量仪器概述

6,频率范围:
频率范围是指保证测量仪器其他指标正常工作的 有效频率范围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术语: 测量(Measurement)---确定量值(数据/单位)的实验过程
测试(Test)—“测评”性测量,界定较模糊。 定性—体能、智商 含 定量—0/1、≥A 统一性---单位,方法 计量---权威性的基准测量 准确性---建立基准、比对 法制性---政府、计量局 检测---监控性的测量(只要不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则认为合格) 没有测量,就谈不上计量;没有计量,测量则失去价值。
1.3 计量的基本概念
3.几个术语 (1)计量器具:凡是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 量值的量具、计量仪器和计量装臵都统称为计量器具 。计量器具按作用可分为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工作 计量器具三类。 (2)计量标准器具: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 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 (3)工作计量器具:工作岗位上使用,不用于进行量 值传递,而是直接用来测量被测对象量值的计量器具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