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呼吸方法练习
笛子呼吸方法练习(一)先决条件吐音循环换气技巧,是受长音循环换气技巧的启发而产生。
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要学习吐音循环换气技巧,必须先掌握了长音循环换气技巧。
这是学习吐音循环换气技巧的先决条件。
笛子呼吸方法练习(二)要有扎实的吐音基本功有些演奏者长音循环换气技巧能运用自如,而吐音基本功底较差,学习起吐音循环换气也就显得困难。
因此,有必要加强吐音基本功的练习,使吐音的力度、速度和清晰度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从而为学习、掌握吐音循环换气技巧打下必要的基础。
笛子呼吸方法练习(三)掌握要领学习吐音循环换气技巧的要领是:换气拍位只能在“吐补吐苦的“补字音,而非其它任何音。
这是掌握这一技巧并使其应用达到理想程度的关键。
笛子呼吸方法练习(四)要有很足的口劲及风门大小变化的控制能力知道了要领,还需注意在实际吹奏中这个“补字是不能发出声来的,只是以发出这个字(虚音)所形成的口形来使嘴唇及两腮收缩紧逼而缩小风门。
这时的风门比起用气管里的气吹奏要来得小。
为什么在循环换气中吹同一个音会有大小不同的风门?这是因为,
要使笛子发出声音,气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定的冲击力度;二是要达到一定的流量。
通常吹笛子,所用的是肺内的气,通过腹部的收缩(加压)使吹出的气流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度和流量,从而吹响笛子。
这时的风门相对来说是稍大的。
而在实施循环换气时,由于是利用口腔里的气,压力和气息量都有限,因此只能通过缩小风门使气流束变得细小而集中、流速加快,才能达到吹响笛子所需要的起码的冲击力度和流量。
然而,要想取得实际效果,还必须具有很足的口劲。
有的初学者在练习吐音循环换气时,往往会发出“补的声音来。
究其原因,就是口劲不足。
这不但影响了演奏效果,而且想提高速度也很困难。
因为,发出了声音,风门就不是缩小了,而是无规则扩大,气流束也就分散、不集中。
这样,用气管里来的气所吐奏的音与换气所吐奏的音之间,就会出现轻重、强弱、高低的差别,从而使整个吐音循环换气的过程显得不圆满,有痕迹。
可见,要想吹好吐音循环换气,必须加强口劲的训练、提高口劲的力度。
同时还要加强嘴唇对于风门大小变化的控制能力训练。
因为旋律分高、中、低不同的音区,吐音循环换气不可能只在最
容易实施的音区内进行,不同的音区要使用不同的口劲力度,要想达到应用自如,就必须具有能适应任何变化的嘴唇控制能力。
2、接下去在低音区进行练习。
低音区虽然相比之下省气省力些,但在吹低音时口劲比较松、风门也稍大,而吐音循环换气却要求口劲逼紧、风门小,这就产生了矛盾,且给练习和掌握这一技巧带来困难。
因此,在低音区进行练习时,音一定要吐得短促,否则会出现音不清楚、似连在一起而不象吐音的现象。
3、最后在高音区上进行练习。
由于高音区吹奏费气费力,且用口腔里的气吹吐音时气又显得不够,加之口劲力度等因素,就不容易吹响。
故需特别加强练习。
这个阶段练习的目的:一是为找准1/4换气拍位(“补);二是为了加强和提高口劲力度。
练习时注意不要急于求成,应由慢到快逐渐提高速度,使吐音循环换气的动作由逐步适应、习惯而变成规律性的自然动作。
通过练习,要求吐音循环换气时做到两个一样:音高一样,音响一样。
也就是不留痕迹。
第二阶段:在笛子上进行配合简单指法的吐音循环换气练习。
这个阶段也要分三步走。
1、首先在中音区进行练习。
2、接下去在低音区练习。
3、然后在高音区进行练习。
这一阶段的练习,目的主要是巩固换气拍位的习惯动作,使之不会因为加进了手指的练习而变得混乱。
关键是吐音循环换气与手指的配合。
由于换气是在规定的1/4拍位上进行的,在不加手指动作吹单音时1/4拍位较容易辨别,一加进指法这个规定的1/4换气拍位就不容易找到了。
这是因为,大脑还要同时指挥手指等器官的动作,一脑多用更增加了难度。
所以在练习时应从慢开始,待吐音循环换气与手指动作配合协调以后,再逐渐加快速度。
第三阶段:在笛子高、中、低不同音区配合较复杂指法的吐音循环换气练习。
这一阶段是吐音循环换气的应用练习。
由于指法复杂,更加大了难度。
特别是快速吐奏中,换气拍位的不同音高,要求嘴唇对气息有极高的应变控制能力。
因此,这一阶段的练习必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
具备了前两个阶段练习打下的基础,对第三阶段的练习坚持不懈,
达到理想的自由王国也就为期不远了。
笛子呼吸方法练习相关文章:1.吹笛子如何练气息2.吹笛子怎么练气3.吹笛子如何换气4.d笛子1234567怎么吹5.20岁学笛子教程6.c 调笛子吹奏技巧7.0基础学笛子教程8.京剧吐字练声方法9.c调千年等一回笛子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