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影像学特点。
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88例,均先行钼靶X线诊断,再行超声诊断,观察两种扫查方法的摄片特点及对乳腺癌的检出率。
结果钼靶X 线扫查检出乳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扫查结果,两组间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4.658,P<0.05)。
结论钼靶X线扫查在早期检测乳腺癌的发病较超声具有更好的检出效果,但两种检测方法的成像机制不同,超声检测也具有一定优势,因而建议二者联合应用,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准确性。
标签:超声诊断;钼靶X线;乳腺癌;临床比较
WHO统计表明,全世界年均约有120万人罹患乳腺癌,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第二大杀手[1]。
近些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朝着低龄化方向发展[2]。
随着影像学在诸多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体现,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成为可能。
本文对比分析超声与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影像学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共收治乳腺癌患者88例,均经手术治疗并取样本经实验室病理诊断确诊。
年龄36~66岁,平均(45.3±8.2)岁;部位:左乳52例,右乳36例,无双侧乳腺发病病例。
乳房触诊阳性66例,阴性22例,有包块42例,有结节22例。
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68例,导管内癌8例,粘液腺癌6例,乳腺小叶癌4例,炎性乳癌2例。
1.2方法所有患者均先行钼靶X线诊断,再行超声诊断,两种诊断方法间间隔时间2~28 h,平均(5.2±
2.8)h。
1.2.1钼靶X线检查方法腺乳钼靶X线摄影机由美国GE公司生产,型号Alpha ST MGF 101,CR后处理系统为Konica Minolta公司生产,型号Regius 190。
分别取患者双侧乳腺头尾位(轴位/CC位)和侧斜位(MLO位)摄片,模式为自动曝光(AOP)。
必要时行放大、加压摄片,乳头溢液者行乳腺导管造影,触诊阴性但钼靶X线诊断阳性患者加行针吸细胞活检。
1.2.2超声检查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由GE公司生产,型号Logiq3,探头频率5~10 MHz。
分别行双乳腺及腑窝纵向、横向、斜切扫查,先应用平扫明确病灶具体位置、形态、范围、边缘、内部回声等基本情况,再探查血流信号,行血流成像检测。
尤其注意对腋尾部位的扫查。
1.3统计学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认为P<0.05时数据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9.0。
2结果
2.1检出率比较钼靶X线扫查检出乳腺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超声扫查结果,两组间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χ2=4.658,P<0.05),见表1。
2.2钼靶X线摄片征象88例患者钼靶X线摄片征象为:肿块62例(70.45%),结构紊乱24例(27.27%),典型恶性钙化42例(47.72%),局限性致密影16例(18.18%),乳头凹陷7例(7.95%),不伴肿块的簇状钙化8例(9.09%),肿块大小0.5~4.5 mm,平均(2.2±1.0)mm。
形态不规则57例(64.77%),圆形或卵圆形5例(5.68%);高密度58例(65.91%),等密度4例(4.55%),密度不均26例(29.55%)。
边缘光滑7例(7.95%),浸润伴毛刺56例(6
3.64%);多中心病灶8例(9.09%)。
2.3超声摄片征象88例患者超声摄片征象为:不均匀低回声占位56例,边界不清52例(59.09%),钙化26例(29.55%);血流信号66例(75%),少量出血20例,多量粗大血液42例。
纵、横径的对比结果为0.7的患者有16例(18.18%)。
3讨论
乳腺癌是影響广大患病妇女生活质量、生理和精神舒适度等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严重者危急生命健康[3]。
目前临床对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乳腺癌的发病与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长期刺激、病毒、乳腺非典型增生、遗传及家庭史等因素相关[4]。
乳腺钼靶X线最早在上世纪70年代由法国人首次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应用量的增加,相关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发展,逐渐出现了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临床检测乳腺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5]。
钼靶X线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过检测乳腺密度,来分辨正常乳腺组织和病变组织,并整体了解乳腺形态、病变范围及病灶特征等。
但早期传统技术存在重复摄片的不足,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则大大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可提高摄片的对比度,病灶辨识更清晰准确,有利于微钙化的检出与鉴别。
本组中88例患者应用钼靶X线检测可见,多数患者表现出高密度或等密度结节,边缘不清、有毛刺;47.72%病例样本表现出典型恶性钙化,表现为大片的针尖样或泥沙样的低密度影,少数病例在1 cm2范围内、直径不足0.5 mm病灶内有孤立的丛状、分支状或小线虫状钙化灶。
乳腺癌常见钼靶X线扫查摄片的征象表现为钙化,对边界不清、分支状、簇状、线状、密集分布的钙化均应加以重视,还有1 cm2范围内、直径不足0.5 mm病灶内存在5个以上钙化点、钙化点呈增加趋势的病例,也应格外关注,这些都有高度怀疑为恶性钙化的可能性,必要情况下可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情是,减少漏诊。
数字钼靶X线扫查的不足在于,因正常乳腺组织在解剖结构上具有重叠性,造成密度分布低,因而扫查征象上易有不被察觉的病灶区,比如致密型乳腺或多量腺体等,其检出敏感性相对较差。
超声筛查乳腺癌的机理是利用超声束和腺体间产生的声阻抗差形成反射,利用回声强弱分辨病变情况。
高频探头对较小病灶和钙化灶的探查效果较好。
超声
检测乳腺癌钙化的征象特征是散在、多发的点状或簇状影,表现为强回声,本组研究中超声检出钙化比例29.55%,较钼靶X线扫查结果少,目前超声应用于检测钙化灶的阳性水平较钼靶X线差。
另外,早期乳腺癌的肿块相对较小,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回声均匀等特征与良性肿瘤的征象相似,无特异性,对早期乳腺癌筛查的敏感性不足。
本研究利用两种不同检测手段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检查的结果也显示,钼靶X线扫查的乳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
综上,钼靶X线扫查在早期检测乳腺癌的发病较超声具有更好的检出效果,但两种检测方法的成像机制不同,超声检测也具有一定优势,因而建议二者联合应用,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黄隽,谭秀华.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9):1046-1048.
[2]祁萌,李金锋,解云涛,等.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初期超声评效预测病理评价的可行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0,90(8):511-512.
[3]毕新生.乳腺癌研究新进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4):3068-3069.
[4]康敏,庞轶,李佳圆,等.钼靶X线在亚洲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准确性评价[J].中华肿瘤杂志,2010,32(3):212-213.
[5]徐晓军,颜蕴文,张敬杰.高频彩色超声结合钼靶X线摄片精确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钙化灶[J].中华乳腺病杂志,2012,6(5):52-53.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