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打造本质安全部门
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的永恒主题,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企业的
效益之源。
大唐集团公司在2011年安全生产1号文中明确提出了创
建本质安全型企业的基本要求: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实现人、机、环和谐统一。
夯实安全
生产基础,加强企业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及时准确辨识事故
风险,采取合理有效预防控制措施,使安全生产从本质上提高预防事故、防御灾害、应急处理的能力,使人、机、环境、管理等方面不安
全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实现作业环境本质安全。
构建本质安
全型部门,既符合当前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又适应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本质安全也是企业安全生产追求的最高目标,以下从几个方面就如何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打造本质安全部门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加强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是人,人的安全意识如何将会直接影响着安
全生产,每位员工受教育程度不同,员工工作岗位不同、工作环境也
不相同,造成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也不相同,要使员工始终牢固树立安
全生产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就要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对员工开
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例如用理性灌输的形式,向员工宣传国家的安
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安全生产目标;用氛围感染的形式,让良好的作业环境,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严格
的规章制度共同形成一种安全向上的企业文化和一种安全责任感,使
员工受到良好环境和氛围的感染,自觉与周围环境保持一致,自觉按
安全操作规程约束个人的行为;同时发挥支部、工会、共青团组织作用,以安全专题活动、劳动竞赛等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渗透、
熏陶、塑造员工,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养成安全
习惯,形成安全行为;采用引导激励的形式,把员工思想统一到“安
全就是效益”这个目标上来, 激发的工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进而达
到行动上与思想上的同步, 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思想和行为得到巩固,
安全意识得到提升,实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2. 加强安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员安全生产技能。
员工是执行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的主体,是贯彻实施各项安
全要求和措施的主体,是生产过程中的具体操作者。
所以要把提高安
全生产技能的工作重心放到基层,放到生产一线,千方百计提高一线
员工的安全技能和素质,认真做好员工的脱产培训、转岗培训、特殊
工种人员培训和新员工培训,采取多种多样培训形式,使一线员工对
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做到熟练掌握,使员工应知、应会为必知、必会,人人做到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做到人员无
伤害。
3.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物理学中有一个力学原理:一个物体的重心越靠下,这个物体就
越稳定。
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的重心越
往下,安全生产的系数也就越大。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的安全管
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做好班组的安全生产管理工
作,才能从源头防止事故的发生。
班组员工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实践者,加强班组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使安全生产管理从少数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事,变为班组每个员工自己的事,这样才能夯实安全生产的基础。
加强和提高班组安全管理,一是要认真抓好班组安全基础建设。
建立以岗位安全责任制为主体的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责,严格用制度规范班组员工的行为,二是要抓好班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岗位安全教育和培训为重点,通过班前、班后会、安全日活动、“三讲一落实”和危险点分析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思想意识和技能,提高危险点分析预防和控制能力,通过开展岗位技术练兵和反事故演习等活动,提高员工各种事故下的判断和应急处置能力。
只有不断提高班组员工的安全防控能力,夯实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为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奠定基础。
4. 加强安全制度的落实,提高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
制度是提升执行力、规范安全管理行为的保障,制度和标准对员工的各项工作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员工的安全习惯必须通过制度来规范才能逐步养成。
《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全风险控制指导手册》明确要求,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应遵循“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轨道化、信息实时化”的原则。
打造本质安全部门,首先要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分工负责制、部门管理安全责任制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各项制度要有可操作性,制度责任明确、奖罚分明,建立落实、执行责任制机制,
让各项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从墙上走下来,从书本里走出来,真
正变成员工的实际行动和生产运行管理规则,让遵章守纪成为每位员
工的行为习惯,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实现管理无漏洞。
5. 加强技术保障和设备维护,打造本质安全设备。
设备从选用到运行、操作、维护、大修、小修的全过程,都要全
面采取措施,全面提高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性能。
在方案论证、设计或
施工阶段,对设备可能出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分析,提
出事故预防对策。
在设备选型时,要充分考虑安全作业的需要;要强
化设备安装、运行、维护中的安全管理,坚持开展设备安全性分析、
系统性检查,坚持定期精心维护和检修,及时消除设备隐患,通过对
制度、预案的充分执行和完善,确保设备的可控、在控。
同时要依靠
科技进步,加大先进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对设备缺陷进行科学的维修和维护,使系统无缺陷、设备无障碍,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6. 加强基础建设和技术创新,创造本质安全环境。
在工作环境方面,要通过改善作业场所和作业程序,保证企业的
生产布局和各种安全卫生设施都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补充完善
生产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和目视管理系统,尽可能优化劳动环境、改
善劳动条件。
对于时间、空间、气候变化,要及时关注人、设备、制
度等要素的适应性,采取针对措施,合理组织安排工作,充分防范外
部环境变化而带来的安全风险。
另外,还要充分关注社会舆论、工作
压力、员工家庭氛围、生活环境等其它方面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工作
任务繁重、群体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家庭关系出现矛盾等情况,会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成为安全事故的诱因。
面对突发
的自然灾害,要快速反应,组织落实好相应的应急预案,要努力消除
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实现风险可控制。
本质安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根本体现,安
全源于和谐,和谐更离不开安全。
本质安全,就是通过追求企业生产
流程中人员、管理、设备、环境等管理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谐统一,
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
安全目标。
只要持之以恒地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提高制度执行的能力,加强基础建设和技术创新,完善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应对时间
环境的变化,在安全生产中不断持续改进,就能实现创建设本质安全
型企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