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菊苣的发现史及其植物学分类

菊苣的发现史及其植物学分类

菊苣——原野上的精灵
菊苣,
菊科菊苣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国内外
均有分布,是最早有文学记录的植物之一,起源欧洲,在古罗马与古希腊时代已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广为栽培。

在我国,据考证从数千年前已有野生菊苣的存在,《嘉佑本草》中已有对野生苦菊(菊苣的一种)药用价值的记载。

菊苣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均有分布,但因菊苣在我国并未规模种植,所以并未被人所熟知,东北地区的一些满民,将野生菊苣称为“硕参”。

目录
1 2 3 菊苣的历史 4 5
菊苣的特征 菊苣的价值 菊苣的种类
菊苣伴随着农业的出现见诸于世,属于旱金莲的丛生,主要生长在近东(离西欧较近的国家和地区)区域,至今已有6000余年。

该植物具有相当广泛的药用价值,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已被医疗领域发现并使用。

发展历史

16世纪,咖啡刚刚被引入欧洲,荷兰人发现在咖啡
中加入由菊苣根磨成的粉末可以改善咖啡的口感
•17世纪,北欧开始出现菊苣的
牧草栽培品种。

同时菊苣的野菜根也被人们直接当作食物食用,但由于其肉质干硬且味苦
并不受欢迎。


1830年,布鲁塞尔郊区,一
位农户在黑暗的地窖中,发现了口感脆嫩微苦的芽球菊苣,并逐渐风靡欧洲。

•1920年菊苣开始被用于开发提取菊粉。

目前,菊粉已被世界40多个国家批准
为食品的营养增补剂。

•2006年,菊苣菜作为一种高档蔬菜被引入中国,并
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指定食用蔬菜。

菊苣的植物学特征
菊苣系多年生草本,莲座叶丛生长期平均株高80cm左右,抽茎开花期平均生长高度170cm,最高达2m 以上。

茎有条棱,分枝偏斜且顶端粗厚。

基生叶有全缘型叶片还有叶裂的叶片,叶长30-40cm,宽8-12cm,叶色深绿。

基部渐形成有翅的叶柄。

茎生叶渐小,少数,披针形、卵形至披针形,上部叶小,全缘;全部叶下面被蔬粗毛或绢毛,内有白色乳汗。

头状花序,单生茎和枝端或2-3个在中上部叶腋簇生;花明显,长而粗壮,肉质;侧根粗壮发达,水平或斜向下分布。

菊苣的营养价值
菊苣根与叶富含苦味素,菊苣酸;菊苣根中富含丰富的果聚糖,其中菊粉含量约占15~20%。

菊苣氨基酸含量丰富,叶丛期9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苜蓿草粉,维生素、胡萝卜素、钙含量丰富。

适口性好,利用率高,牛、羊、猪、鸡、兔均喜食。

菊苣的食用价值
菊苣是蔬菜中的极品,素有“蔬菜王子”
美誉,菊苣根煮熟后可涂上奶油食用,叶可
做沙拉。

由于含有一般蔬菜所没有的多种苦
味素和菊粉益生元,具有清肝利胆降火的作
用。

菊苣根经烘烤磨碎后,可加入咖啡中,
作为增香添加剂或作为咖啡的代用品,物美
价廉。

菊苣的药用价值
菊苣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新疆中草药》,
《中国民族药志》有记载,维吾尔族入药使用,在东
北满族地区被称为硕参;1982年卫生部将菊苣作为
药食同源食物。

《新疆中草药》:“清热,利尿,利胆,消炎。

主治黄疸型肝炎,急性肾炎,气管炎。


《中国民族药志》:“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健胃。

用于肝火食少,肾炎水肿,胃脘湿热胀痛,食欲不振。


粉用菊苣
粗根型菊苣也称意大利蒲公英。

其叶如同蒲
公英的叶片,具有肥大白色的根。

叶片可作为生
食蔬菜食用。

根烘干磨碎后,可作为咖啡的添加
剂或代用品,它可改善咖啡的风味和浓度。

同时
含有丰富的菊糖,可用作提取菊粉、果糖的原料。

卫生部2007年第12号公告,将由菊苣根提取的多
聚果糖列为营养强化剂。

卫生部2009年第5号公
告,批准由菊苣根提取的菊粉、多聚果糖为新资
源食品。

菜用菊苣
别名欧洲菊苣、比利时苣买菜“Belgian endive”、法国苣买菜“French endive ”、日本“苦白菜”等。

主要品种有结球菊苣、红叶菊苣、散叶菊苣等。

菊苣生长期较短,只需一次栽培即可生产出产品,栽培上很少受季节的限制。

叶嫩,叶片基部略有清苦味,既可食用叶片也可进行软化栽培。

菊苣菜在欧洲素有“果蔬王子”的美誉,被2008年北京奥运选定为运动员指定食用蔬菜。

牧草菊苣
饲料菊苣即牧草菊苣,是世界上
许多国家畜牧业生产中的高产优质饲草。

比一般菊苣适应性更强、生长供草期更
长,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经济作物。

观赏菊苣
绿叶菊苣,叶片为绿色,叶片宽大,叶脉较粗,类型品种很多,很耐低温。

目前国内的主要品种有:乐培特、皮罗托、斯卡皮亚。

菊苣产业健康中国——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