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解答一、选择题1.把方程13124x x -+=-去分母,得( ) A .2(1)1(3)x x -=-+ B .2(1)4(3)x x -=++C .2(1)43x x -=-+D .2(1)4(3)x x -=-+2.已知一组数:1,-2,3,-4,5,-6,7,…,将这组数排成下列形式:第1行 1 第2行 -2,3 第3行 -4,5,-6 第4行 7,-8,9,-10 第5行 11,-12,13,-14,15 ……按照上述规律排列下去,那么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是( ) A .-50B .50C .-55D .553.如图,每个图案都由若干个“●”组成,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7个“●”,第②个图案中有13个“●”,…,则第⑨个图案中“●”的个数为( )A .87B .91C .103D .1114.对于一个自然数n ,如果能找到正整数x 、y ,使得n x y xy =++,则称n 为“好数”.例如:31111=++⨯,则3是一个“好数”,在8,9,10,11这四个数中,“好数”的个数共有( )个 A .1B .2C .3D .45.将正整数1至2018按一定规律排列如表,平移表中带阴影的方框,则方框中的三个数的和可以是( )A .2019B .2018C .2016D .20136.按照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若输入的x 的值为4,则输出的结果是( )A .21B .89C .261D .3617.小文同学统计了某栋居民楼中全体居民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并绘制了如图的直方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栋居民楼共有居民125人B .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人数最多C .有25人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在35~42次D .每周使用手机支付不超过21次的有15人8.如图,若已知七巧板拼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2,则图中,最大正方形面积为( )A .8B .10C .16D .329.下列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2y =3B .y+3=0C .x 2﹣2x =0D .1y+y =010.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0a b +>B .0a b -<C .b a >D .0ab <1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b ﹣3b =﹣2B .3m +n =4mnC .2a 4+4a 2=6a 6D .﹣2a 2b +5a 2b =3a 2b12.一组数据的最小值为6,最大值为29,若取组距为5,则分成的组数应为( )A .4B .5C .6D .713.按照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若输入的x =﹣3,则输出的值为﹣1:若输入的x =3,则输出的结果为( )A .12B .112C .2D .314.“幻方”在中国古代称为“河图”、“洛书”,又叫“纵横图”.其主要性质是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组成的正方形中,图中任意一横行,一纵行及对角线的几个数之和都相等.图(l )所示是一个33⨯幻方.有人建议向火星发射如图(2)所示的幻方图案,如果火星上有智能生物,那么他们可以从这种“数学语言”了解到地球上也有智能生物(人).图(3)是一个未完成的33⨯幻方,请你类比图(l )推算图(3)中P 处所对应的数字是( )A .1B .2C .3D .415.若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示,则( )A .a +b >0B .ab >0C .a ﹣b >0D .﹣a ﹣b >016.若0a >,0b <,0a b +>,则a ,b ,a -,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正确的是( ) A .a b b a -<<-< B .a b b a >->>- C .b a b a <-<-< D .a b b a -<-<< 17.若x =1是关于x 的方程3x ﹣m =5的解,则m 的值为( ) A .2B .﹣2C .8D .﹣818.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A .23x y +=B .21x >C .720222020x +=D .241x =19.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途中相遇,相遇后,甲、乙骑自行车的速度都提高了1千米/小时,当甲到达地后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地返行,乙到达A 地后也立刻以原路和提高后的速度向B 地返行.甲、乙两人在开始 出发后的5小时36分钟又再次相遇,则A B 、两地的距离是( )A.24千米B.30千米C.32千米D.36千米20.点C、D在线段AB上,若点C是线段AD的中点,2BD>AD,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CD<AD- BD B.AB>2BD C.BD>AD D.BC>AD21.七年级数学拓展课上:同学们玩一种类似于古代印度的“梵塔游戏”,有3个柱子甲、乙、丙,在甲柱上现有4个盘子,最上面的两个盘子大小相同,从第二个盘子往下大小不等,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如图),把这4个盘子从甲柱全部移到乙柱游戏即结束,在移动过程中每次只能移动一个盘子,甲、乙、丙柱都可以利用,且3个柱子上的盘子始终保持小的盘子不能放在大的盘子之下,设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n,则n ( )A.9 B.11 C.13 D.1522.如图所示,OB是一条河流,OC是一片菜田,张大伯每天从家(A点处)去河处流边挑水,然后把水挑到菜田处,最后回到家中.请你帮他设计一条路线,使张大伯每天行走的路线最短.下列四个方案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A.B.C.D.23.如图1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该正方体按如图2所示的位置摆放,此时这个正方体朝下的一面的字是()A .中B .国C .梦D .强24.有两个正数a ,b ,且a b <,把大于等于a 且小于等于b 所有数记作[a ,b ],例如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4的所有数记作[1,4] .如果m 在[5,15]内,n 在[20,30]内,那么n m的一切值中属于整数的有( ) A .1,2,3,4,5B .2,3,4,5,6C .2,3,4D .4,5,625.使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计算,其按键顺序如图所示,输出结果应为( )A .14-B . 3.94-C . 1.06-D . 3.7- 26.“比a 的3倍大5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 ) A .35a +B .3(5)a +C .35a -D .3(5)a -2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5mn -的系数是25-,次数是2 B .数字0是单项式 C .14ab 是二次单项式D .23xy π的系数是13,次数是4 28.下列生活、生产现象: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从甲地到乙地架设电线,总是沿线段架设;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④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其中能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9.以下问题,不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 A .了解全市中小学生的每天的零花钱 B .旅客上高铁列车前的安检 C .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D .调查某池塘中草鱼的数量 30.已知线段AB=m ,BC=n ,且m 2﹣mn=28,mn ﹣n 2=12,则m 2﹣2mn+n 2等于( )A .49B .40C .16D .9【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解析】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的相关要求,结合等式的基本性质2,对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数的最小公倍数4即可求解. 【详解】等式两边同乘4得:2(1)4(3)x x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中的去分母,熟练掌握使用等式的基本性质2进行去分母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A解析:A 【解析】 【分析】分析可得,第n 行有n 个数,此行第一个数的绝对值为(1)12n n -+,且式子的奇偶,决定它的正负,奇数为正,偶数为负,依此即可得出第10行从左边数第5个数. 【详解】解:第n 行有n 个数,此行第一个数的绝对值为(1)12n n -+,且式子的奇偶,决定它的正负,奇数为正,偶数为负. 所以第10行第5个数的绝对值为:1095502⨯+=, 50为偶数,故这个数为:-50. 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探索与表达规律,能依据已给数据分析得出每行第一个数与行数之间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D解析:D 【解析】 【分析】根据第①个图案中“●”有:1+3×(0+2)个,第②个图案中“●”有:1+4×(1+2)个,第③个图案中“●”有:1+5×(2+2)个,第④个图案中“●”有:1+6×(3+2)个,据此可得第⑨个图案中“●”的个数. 【详解】解:∵第①个图案中“●”有:1+3×(0+2)=7个, 第②个图案中“●”有:1+4×(1+2)=13个, 第③个图案中“●”有:1+5×(2+2)=21个,第④个图案中“●”有:1+6×(3+2)=31个, …∴第9个图案中“●”有:1+11×(8+2)=111个,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规律型:图形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将原图形中的点进行无重叠的划分来计数.4.C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由n =x +y +xy ,可得n +1=x +y +xy +1,所以n +1=(x +1)(y +1),因此如果n +1是合数,则n 是“好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根据分析, ∵8=2+2+2×2, ∴8是好数; ∵9=1+4+1×4, ∴9是好数;∵10+1=11,11是一个质数, ∴10不是好数; ∵11=2+3+2×3, ∴11是好数.综上,可得在8,9,10,11这四个数中,“好数”有3个:8、9、11. 故选C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此题还考查了对“好数”的定义的理解,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如果n +1是合数,则n 是“好数”.5.D解析:D 【解析】 【分析】设中间数为x ,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11x x -+、,进而可得出三个数之和为3x ,令其分别等于四个选项中数,解之即可得出x 的值,由x 为整数、x 不能为第一列及第八列数,即可确定x 值,此题得解. 【详解】解:设中间数为x ,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11x x -+、,∴三个数之和为()()113x x x x -+++=. 当32019x =时, 解得:673x =, ∵673=84×8+1,∴2019不合题意,故A 不合题意; 当32018x =时, 解得:26723x =,故B 不合题意; 当32016x =时, 解得:672x =, ∵672=84×8,∴2016不合题意,故C 不合题意; 当32013x =时, 解得:671x =, ∵671=83×8+7,∴三个数之和为2013,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 【解析】 【分析】首先把输入的x 的值乘4,求出积是多少;然后用所得的积加上5,判断出和是多少,依此类推,直到输出的结果不小于100为止. 【详解】解:4×4+5=16+5=21, 21<100, 21×4+5=84+5=89, 89<100,89×4+5=356+5=361, ∴输出的结果是361. 故选:D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代数式求值的方法,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法则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根据直方图表示的意义求得统计的总人数,以及每组的人数即可判断.【详解】解:A、这栋居民楼共有居民3+10+15+22+30+25+20=125(人),此结论正确;B、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人数最多,这是因为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出,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小矩形的高度最高,所以每周使用手机支付次数为28~35次的人数最多,此结论正确,;C、有的人每周使用手机支付的次数在35~42次,此结论正确;D.每周使用手机支付不超过21次的有3+10+15=28人,此结论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七巧板的性质,分别计算出每一块图形的面积,最后再求和即可.【详解】由题意可知,6号的面积为:2,则1号的面积为:1,2号的面积为:2,3号的面积为:2,4号的面积为:4,5号的面积为:1,7号的面积为:4,++++++=.所以最大正方形面积为:12241241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七巧板拼图,计算出每一块图形的面积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解析】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高次数是1,等号两面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A. x+2y=3,两个未知数;B. y+3=0,符合;C. x2﹣2x=0,指数是2;D. 1y+y=0,不是整式方程.故选:B.【点睛】考核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理解定义是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先根据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b的正负,然后再比较出a、b的大小,最后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由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0,b<0,|a|>|b|,A、∵a<0,b<0,∴a+b<0,故A错误;B、∵a<b,∴a-b<0,故B正确;C、|a|>|b|,故C错误;D、ab>0,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绝对值、数轴、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 b﹣3b=﹣2b,故原选项计算错误;B. 3m+n不能计算,故原选项错误;C. 2a4+4a2不能计算,故原选项错误;D.﹣2a2b+5a2b=3a2b计算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2.B解析:B【解析】【分析】用极差除以组距,如果商是整数,组数=这个整数加1,如果商不是整数,用进一法,确定组数;【详解】 ∵29623 4.655-==, ∴分成的组数是5组.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3.D解析:D【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已知代入得出b 的值,进而求出输入﹣3时,得出y 的值.【详解】∵当输入x 的值是﹣3,输出y 的值是﹣1,∴﹣1=32b -+, 解得:b =1,故输入x 的值是3时,y =2331⨯-=3.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代数式求值,正确得出b 的值是解题关键. 14.B解析:B【解析】【分析】设第1列第3行的数字为x,P 处对应的数字为p,根据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斜对角线上的点数的和相等,可得x+1+(-2)=x +(-3)+p ,可得P 处数字.【详解】解:设第1列第3行的数字为x,P 处对应的数字为p,根据题意得,x+(-2)+1=x+(-3)+p ,解得p=2,故选:B .【点睛】本题通过九方格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九方格题目趣味性较强,本题的关键是找准每一横行、每一竖列以及两条斜对角线上的数字的和相等,据此列方程求解.15.D解析:D【解析】【分析】首先根据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a 、b 两数的符号,从而确定答案.【详解】由数轴可知:a <0<b ,a<-1,0<b<1,所以,A.a+b<0,故原选项错误;B. ab <0,故原选项错误;C.a-b<0,故原选项错误;D. 0a b -->,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及有理数的乘法,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数总是大于左边的数,从而确定a ,b 的大小关系.16.A解析: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a b >,再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即可.【详解】解:0a >,0b <,0a b +>,||||a b ∴>,如图,, a b b a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加法和数轴等知识点,能熟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17.B解析:B【解析】把x=1代入方程3x﹣m=5得出3﹣m=5,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把x=1代入方程3x﹣m=5得:3﹣m=5,解得: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18.C解析:C【解析】【分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详解】解:A、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选项错误;B、不是方程是不等式,选项错误;C、符合一元一次方程定义,是一元一次方程,正确;D、未知项的最高次数为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一次项系数不是0,这是这类题目考查的重点.19.D解析:D【解析】【分析】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由第一次到第二次相遇的过程中,甲,乙的路程和是第一次相遇时甲,乙路程和的两倍.可列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第一次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和为xkm/h,5小时36分钟=535(小时)由题意可得:2×2x=(535-2)(x+2),解得:x=18,∴A、B两地的距离=2×18=36(km),故选:D.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到正确的等量关系是本题的关键.20.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点C是线段AD的中点,可得AD=2AC=2CD,再根据2BD>AD,可得BD> AC= CD,再根据线段的和差,逐一进行判即可.【详解】∵点C是线段AD的中点,∴AD=2AC=2CD,∵2BD>AD,∴BD> AC= CD,A. CD=AD-AC> AD- BD,该选项错误;B. 由A得AD- BD< CD,则AD<BD+CD=BC,则AB=AD+BD< BC+ BD<2BD,该选项错误;C.由B得 AB<2BD ,则BD+AD<2BD,则AD<BD,该选项错误;D. 由A得AD- BD< CD,则AD<BD+CD=BC, 该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B解析:B【解析】【分析】首先不考虑题目中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的情况,分别求出盘子数量n=1,n=2和n=3时所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而当有四个盘子,且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时,相当于操作三个盘子的时候,最上面的那个盘子动了几次,就会增加几次,然后计算即可.【详解】解:首先不考虑题目中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的情况,当盘子数量n=1时,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1;当盘子数量n=2时,小盘→丙柱,大盘→乙柱,小盘再从丙柱→乙柱,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3;盘子数量n=3时,小盘→乙柱,中盘→丙柱,小盘从乙柱→丙柱,也就是用n=2的方法把中盘和小盘移到丙柱,大盘移到乙柱,再用n=2的方法把中盘和小盘从丙柱移到乙柱,至此完成,游戏结束时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3+1+3=7;当有四个盘子,且最上面两个盘子大小相同时,相当于操作三个盘子的时候,最上面的那个盘子动了几次,就会增加几次,故游戏结束需要移动的最少次数为7+4=1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变化的规律问题,理解题意,正确分析出完成移动的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解析:D【解析】【分析】做出点A关于OB和OC的对称点A′和A″,连接A′A″,与OB、OC分别交与点M,N,则沿AM-MN-NA的路线行走路线最短.【详解】要找一条最短路线,以河流为轴,取A点的对称点A',连接A'N与河流相交于M点,再连接AM,则张大伯可沿着AM走一条直线去河边M点挑水,然后再沿MN走一条直线到菜园去,同理,画出回家的路线图如下: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熟练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B解析:B【解析】【分析】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或者在头脑中模拟(想象)折纸、翻转活动即可求解.【详解】解:由图1可得,“中”和第三行的“国”相对;第二行“国”和“强”相对;“梦”和“梦”相对;由图2可得,此时小正方体朝下面的字即为“中”的相对面对应的字,即为“国”.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24.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m在[5,15]内,n在[20,30]内,可得nm的一切值中属于整数的有2010,248,205,25 5,305,依此即可求解.【详解】∵m在[5,15]内,n在[20,30]内,∴5≤m≤15,20≤n≤30,∴nm的一切值中属于整数的有20210=,2438=,2045=,2555=,3065=,综上,那么nm的一切值中属于整数的有2,3,4,5,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整数,关键是得到5≤m≤15,20≤n≤30.2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如图所示的按键顺序,列出算式3×(-56)-1.22,再计算可得.【详解】根据如图所示的按键顺序,输出结果应为3×(-56)-1.22=-2.5-1.44=-3.94,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计算器-基础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数的按键和平方的按键,并依据其功能列出算式.2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以用代数式表示比a的3倍大5的数,本题得以解决.【详解】解:比a的3倍大5的数”用代数式表示为:3a+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列出相应的代数式.27.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25mn-的系数是25-,次数是2,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数字0是单项式,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14ab是二次单项式,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23xyπ的系数是3π,次数是3,故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系数、次数的定义,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独一个数字也是单项式.熟练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2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①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是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错误;②从甲地到乙地架设电线,总是沿线段架设是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正确;③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是利用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正确;④植树时只要确定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是利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段的性质和直线的性质,正确的掌握这两个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9.B解析:B【解析】A、了解全市中小学生的每天的零花钱,人数较多,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B、旅客上高铁列车前的安检,意义重大,不能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正确;C、调查某批次汽车的抗撞击能力,具有破坏性,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D、调查某池塘中草鱼的数量众多,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30.C解析:C【解析】【分析】将两个式子相减后即可求解.【详解】两式相减得:m2﹣mn-mn+ n2=28-12,即 m2﹣2mn+n2=1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加减的应用,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