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药学生药学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次生代谢产物利用初生代谢产物产生对植物本身无明显作用的化合物晶鞘纤维指纤维束周围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的显微构造。
云锦花纹指何首乌块根皮部环列的类圆形的异常维管束,其呈“云锦花纹”状。
星点大黄根茎髓部有多数环列或散在呈星点状的异型维管束,习称为“星点”。
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两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二杠茸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的花鹿茸习称“二杠茸”过桥黄连根茎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
芦头与芦碗人参的根茎较短细,习称为芦头。
人参根茎上交稀疏互排列的凹窝状茎痕,习称为芦碗鸡爪黄连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习称“鸡爪黄连”。
钉角附子圆锥形,表面灰棕色,有微细纵皱纹,上端具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小支根或支根痕,习称钉角。
朱砂点茅苍术呈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众多棕红色油点,习称“朱砂点”挂甲:指取少量牛黄,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五、简述题1、采用性状鉴定的方法如何区分松贝、青贝和炉贝。
2、黄连、黄柏粉末显微特征有何异同?答案:相同:都有石细胞鲜黄色和草酸钙方晶不同:黄连:1.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多角形,可见层纹,孔沟明显2.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或纺锤形,壁厚,可见纹孔;3.木纤维众多,鲜黄色,可见纹孔。
4.鳞叶表皮细胞绿黄或黄棕色,壁微波状弯曲或呈连珠状增厚;5.螺纹或孔纹导管;黄柏: 1.石细胞有的分枝,枝端锐尖(川黄柏)或钝尖(关黄柏)。
2.纤维成束,晶鞘纤维周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木化增厚,方晶密集。
3.黄色粘液细胞多单个散离,遇水渐膨胀3.黄柏药材分为川黄柏和关黄柏,二者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哪一种质量最佳?川黄柏:外表面黄褐色至黄棕色,内表面暗黄色或淡棕色,断面深黄色,纤维状,呈片状分层。
关黄柏: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黄色,内表面黄色或黄棕色,断面鲜黄色或黄绿色。
2)关黄柏的质量比川黄柏好。
黄柏中主要有效成分是小蘖碱,然川黄柏中的小蘖碱含量较高(约4~8%),而关黄柏中的小蘖含量较低(约0.6~2.5%)。
4、人参与西洋参的来源、性状鉴别及功效异同点进行比较。
⑴来源: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西洋参为同属植物西洋参的根。
⑵性状鉴别:人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长3~15cm,上部或全体具有疏浅断续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
质较硬。
具芦头、支根及须根。
西洋参主根呈圆柱形或长纺锤形,长2~6cm,上部有密集的细横纹。
质轻松。
芦头、支根及须根多已除去。
⑶功效: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
本品为补气之主药,凡气虚之证,脾胃气虚,肺气不足,心神不安以及一切气血津液不足证皆可使用。
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凡阴虚火旺,喘咳痰血,热病气阴两伤,津液不足及肠热便血之证服之均有效。
5. 比较红花与西红花的异同点。
简述西红花的水试鉴别与药用部位。
6、写出下列生药的基原(中文名)、药用部位、主产地、主要有效成分及药效(或药理作7、简述下列生药的主要粉末显微鉴别特征:麻黄肉桂半夏甘草黄柏大黄、厚朴、黄芪、五味子、麻黄(1)气孔特异,下陷,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或电话筒状(2)纤维细长,外壁布满草酸钙砂晶和方晶,形成嵌晶纤维;(3)导管分子端壁斜面相连,端壁具多个圆形穿孔,称麻黄式穿孔板。
肉桂1)纤维长梭形,多单个。
2)石细胞壁常三面增厚。
3)油细胞类圆或长圆形。
4)射线细胞含草酸钙小针晶半夏1)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脐点裂隙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复粒2-8分粒组成。
2)草酸钙针晶多,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3)螺纹导管甘草淡棕黄色①晶纤维细长,成束或分离,壁极厚,微木化。
含晶细胞壁增厚。
②木栓细胞棕红色,壁薄,微木化。
③具缘纹孔导管较大;④淀粉粒,草酸钙方晶多见,直径30μm,射线细胞。
黄柏①石细胞鲜黄色,有的分枝,枝端锐尖。
②纤维成束,晶鞘纤维周围的含晶细胞壁不均匀木化增厚,方晶密集。
④黄色粘液细胞多单个散离,遇水渐膨胀。
有时胀裂,胞腔可见无定形粘液。
大黄:根茎粉末:棕黄色1)大型的草酸钙簇晶,棱角大多短钝。
2)大型的网纹导管多,非木化。
3)淀粉粒众多,脐点大多星状。
厚朴1)石细胞众多,有的呈不规则分枝状。
2)纤维常成束,壁极厚。
3)油细胞类圆、椭圆形,含黄棕色油状物。
4)偶见小草酸钙方晶黄芪1.纤维多成束,细长,壁厚。
2.木栓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薄,有的细波状弯曲。
3.具缘纹孔导管分子甚短,纹孔呈椭圆形、类方形,排列紧密。
4.石细胞稀小,呈类三角形或类方形。
5.淀粉粒较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或类肾形。
复粒由2-4分粒组成。
五味子、1.种皮外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多角或长多角形,孔沟极细。
2.种皮石细胞呈类多角形、不规则形,纹孔较大而密。
3.果皮外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有油细胞散在。
8 简述半夏的来源、主要炮制品及显微鉴定要点来源: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主要炮制品:清半夏8%白矾水浸泡至内无白心;姜半夏用水浸泡至无白心;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
法半夏:用水浸泡至无白心,去水,加甘草--石灰液浸泡,保持pH12以上,至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为度,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
显微鉴定:1)淀粉粒极多,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脐点裂隙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复粒2-8分粒组成。
2)草酸钙针晶多,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3)螺纹导管六、问答题1、阐述生药鉴定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在生药现代化的建设中,我们主要要完成哪些方面的工作?目的:1.发掘祖国医药遗产,整理中药品种。
2.制定生药质量标准,促进生药标准化。
3.寻找和利用新的药物资源。
任务:保证生药品种的真实性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工作:1.到底药材研究及按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建立高质量,规模化,科学管理的生药生产基地,同时制定符合国际规范的生药标准。
2.进一步研究,确定生物活性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提高生药的利用水平。
3.研制现代化的生药制剂,并制定国际化的至来年个控制标准。
4.卡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展海洋药物的研究,研制新的药品和功能性食品。
5.组织细胞培养,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的研究及利用生物技术拓展新药源,卡发新药。
2、试述冬虫夏草的来源、性状及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来源: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性状鉴别:药材全长5~14.5cm,分为虫体和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两部分。
真虫草用开水浸泡,虫体变膨大而软,子座色加重成为黑褐色,虫体和子座紧相连,不脱落。
浸液微有臭味。
化学成分:含虫草酸、虫草菌素、麦角甾醇、氨基酸、生物碱、核苷类和矿物质等。
其中,虫草酸和虫草菌素是虫草的主要活性物质。
3、味连、雅连、云连三种商品药材在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特征上有何区别?⑴来源及产地:味连、雅连、云连分别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
味连主产于四川、湖北;雅连主产于四川;云连主产于云南及西藏地区。
⑵性状鉴别: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
表面黄褐色,节密生,节间膨大,呈连珠状,并有须根或须根痕,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
味极苦。
雅连多单枝,略呈圆柱形,两端膨大似蚕形。
“过桥”较长。
云连多为单枝,较细小,弯曲呈钩状,无“过桥”。
⑶显微鉴别:根茎横切面味连皮层较宽,有石细胞散在,单个或成群;髓部均为薄壁组织,偶见石细胞。
雅连皮层及髓部均有多数石细胞群。
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4.试述附子商品药材及其鉴别特征功效上的区别。
附子按其加工方法,商品药材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⑴鉴别特征:①盐附子呈圆锥形,表面灰黑色,有盐霜,潮润性。
②黑顺片为带皮的纵切片,上宽下窄。
表面黑褐色,剖面暗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断面角质样。
③白附片形状、气味同黑顺片,但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状。
⑵功效:附子味辛,大热,有毒。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为温补命门之主帅,回阳救逆之要药。
生品作用峻烈,功专发散阴寒,宜于强心救逆,但毒性较大,一般不得已方用之;熟品(包括各种附片)药力缓和,由散转守,宜于助阳散寒。
熟片中一般认为:黑顺片宜于回阳求逆,补火助阳,常用于亡阳证;白附片宜于祛寒通痹,温经止痛,多用于痹证,现临床药用不区分。
5.人参商品药材根据生长环境和加工方法不同主要分为哪几类?并比较它们的性状鉴别异同点。
商品药材根据生长环境分为山参(野生品)和园参(栽培品)两大类。
因加工方法不同主要分为:鲜参类、生晒参类、红参类、白参(糖参)类、活性参类(为真空冷冻法干燥而成)和生晒山参类。
目前,中国药典对人参的商品规格只收载了生晒参、生晒山参和红参。
相同点:都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
都具有芦头、芦碗、主根、侧根及须根。
不同点:生晒参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
顶端芦头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艼)及稀疏的芦碗。
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偏根2~3条。
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一明显的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
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红参表面半透明,红棕色,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习称黄马褂),具纵沟、皱纹及细根痕,上部可见环纹。
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
山参芦头细长,芦碗密而深,芦头扭曲,形如雁脖,有圆芦;参体为横灵体,少有疙瘩体和顺体,与芦头等长或短小;肩部横纹细而且深,色黑;皮细而紧,参腿1~2支,少有3支者;参须长,质韧,珍珠疙瘩明显。
6 玄参科植物生药含有那些化学成分?比较鲜地、生地、熟地的不同功效。
答:本科的化学成分有环烯醚萜苷,强心苷(洋地黄属特征性成分),黄酮类,蒽醌类,生物碱。
鲜生地味甘、苦,性寒。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用于热病伤阴,舌降烦渴,发斑发疹,咽喉肿痛,吐血。
生地味甘,性寒。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于热病舌降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熟地味甘,性微温。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
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心悸,月经不调,须发早白,眩晕,耳鸣。
7.试述薄荷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特征,本品以何地产者为道地药材?答:来源:为唇形科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茎方形,有对生分枝;表面黄棕色或紫色,有节和棱,棱角处具毛葺;断面白色,中空。
叶对生,多卷缩或破碎;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
显微鉴别:叶的表面观①腺鳞头部6~8细胞,柄单细胞,极短;小腺毛头部及柄部均为单细胞。
②非腺毛1~8个细胞,常弯曲,壁厚,微具疣状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