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技术协议(最终)

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技术协议(最终)

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项目技术协议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二○○九年九月目录1 总则12 技术要求43 主要设备协议和性能要求84 供货范围及设备选型135 工程技术服务166 工作安排197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208 质量保证和试验219 包装运输及贮存221总则1.1概述本技术协议适用于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项目。

它包括控制系统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组态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技术协议作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定的条文,卖方应提供技术、功能和经济性能满足本技术协议和下列工业标准要求的设备。

NEC 国家电气协议NEMA 国家电气制造商协会FM 制造厂手册ISA 美国仪表协会UL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IEEE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EIA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GB 11920-98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 4720-84 低压电器电控设备JB 616-84 电力系统二次电路用屏(台)通用技术条件IEC 144 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IEC 68-2-36 工控机防振等级ANSI 488 可编程仪器的数字接口ISA-55.2 过程运算的二进制逻辑OPC基金会OPC 协议V2.0 IEC61158 国际电工委员会现场总线标准EN50170 V.2 欧洲现场总线标准JB/T10308.3-2001 中国机械行业标准卖方所供的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均具备在国内两个电厂、两年以上成功运行业绩以及工程安装指导和调试的资格和经验。

卖方按技术协议规定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要求,提供所有必要的控制设备及相应的工程服务,保证控制系统的供货和设计,提供完整的和高水平的监控系统,从而确保供热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

卖方供货范围内的所有设备选型均在协议中列出并征得买方的认可。

卖方提供的设备应完全满足本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

本技术协议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所有文件、图纸及相互通讯,均使用中文。

不论在合同谈判及签约后的工程建设期间,中文是主要的工作语言。

卖方所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最终确定的协议作为合同的一个附件,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和由于买方设计方案变动可能会产生设备、材料的数量变化,卖方应承诺这些设备和材料在工程设计、安装、调试和投运期间单价不变。

1.2 系统概况从1~4号每台机组分别自主蒸汽至小汽机供汽管道引出一根蒸汽管道,自高压给水引出减温水,通过减温器和引射器或者减温减压器减温减压,经1000米左右的管架引至厂区东墙内侧计量站向外供热。

为供热系统公用I/O点新增加一套PLC控制系统,完成对减温器、引射器、公用减温减压器和计量站等设备的监控,并通过串行通讯的方式与1~4号机组DCS系统交换相关信号。

PLC系统的操作员站布置在一期机组集控室,运行人员通过该操作员站对供热系统公用部分进行监控。

在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实现对下列子系统集中监视和控制:●1台减温减压器(包括进出口阀门、调门等)●2台引射器(包括进出口阀门、调门等)●2台减温器(包括进出口阀门、调门等)●计量站供汽出口电动门●与机组DCS(ABB、OVATION、上海新华)进行串口数据通讯●与远程供热计量站的数据通讯1.3 卖方的工作范围本技术协议未规定设计和制造的所有细节,卖方负责按照本技术协议的要求和所列出的工作范围,提供高标准的工程技术服务和设备。

1.3.1 按本技术协议和适用的工业标准,组态一套完整的公用PLC控制系统,在一期机组集控室完成对供热系统公用系统的监控。

1.3.2 提供满足本技术协议要求的可编控制制器(PLC)。

可编控制制器设有完整冗余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接口组件,I/O控制站、存储器、电源、机柜、专用连接电缆和连接件等。

所有模板可以带电拔插。

卖方提供1套操作员站和1套维护工程师站。

1.3.3 提供控制柜、电缆敷设材料等。

1.3.4 提供PLC及操作员站的系统软件和组态操作软件。

1.3.5 完成公用PLC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态和调试,并提供最终的软件文本(包括电子版)。

1.3.6 完成公用PLC控制系统同#1-#4四台机组DCS系统(ABB/OVATION/上海新华)的数据通讯,负责购买相应的通讯卡件并配合DCS系统供货商完成相应的软件调试。

完成与计量站计量仪的串口通信。

1.3.7 负责所有盘、台、柜的设计和内部配置,提供盘、台、柜的端子接线设计。

1.3.8 卖方按照公用系统图,以电子文本和蓝图形式提供最终版的设备清册、I/O清册、控制柜内部布置图和接线图、控制接线图、端子排出线图等,卖方提供控制SAMA图,运行操作维护手册。

1.3.9 提供预制电缆敷设的相关要求。

1.3.10向设计院提供控制盘柜等设计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尺寸、重量、开门形式、功耗、盘柜基础尺寸和固定螺孔尺寸等。

1.3.11卖方的工作还包括(但不限于):监控系统设计,准备工程图纸和文件,制造、油漆、清理、装配、接线、质量保证、功能测试,提供备品备件,检验,包装、交货至工程现场,安装指导,恢复送电、以及调试和所有按本技术协议要求的其它工作。

1.4买方的工作范围1.4.1 提供初版公用系统P&ID图。

1.4.2 提供各控制对象的工艺要求(设计联络会时提供)。

1.4.3 确认卖方的图纸和文件,并提供设备安装。

1.4.4 负责对卖方最终完成的控制系统进行验收。

1.4.5 提供从卖方盘、台、柜的端子排至现场设备的普通信号电缆、控制电缆、动力电缆、电缆桥架。

1.4.6 电缆桥架和控制室布置设计。

1.4.7 提供电源。

1.4.8 就地盘柜布置设计。

2技术要求2.1工艺系统概况从1~4号每台机组分别自主蒸汽至小汽机供汽管道引出一根蒸汽管道,自高压给水引出减温水,通过减温器和引射器或者减温减压器减温减压,经1000米左右的管架引至厂区东墙内侧计量站向外供热。

2.2控制功能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采用一套双机热备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进行数据采集和系统控制。

控制系统能对整个供热系统公用系统进行集中监视、管理、自动调节控制,并可实现远方手动操作。

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不再设置常规的仪表盘台和模拟屏。

控制要求供热系统公用PLC控制系统采用一套双机热备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进行数据采集和系统控制。

PLC选用MODICON的QUANTUM最新系列产品。

监控软件采用通用的最新正版软件,3年内免费升级。

远程I/O站模块必须采用和冗余CPU模块对应的同等级、同系列的模块,不允许降低远程I/O站模块的等级,这样利于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同时便于现场维护人员维护。

远程I/O站背板需要采用冗余电源模式,提高系统稳定性。

主站PLC需要采用高性能的支持热备冗余功能的CPU,处理器模块为140CPU67160。

冗余PLC系统需要预留4路MODBUS接口与电厂DCS系统通讯。

冗余的PLC系统与上位机SCADA系统通过以太网交换数据,要求该以太网必须支持冗余切换,需要在主机背板机架与备机背板机架上分别安装2块以太网模块,采用4个交换机,形成以太网冗余。

上位机监控软件SCADA的选用应结合PLC的实际情况,要求与PLC系统是同一品牌,使用施耐德公司Citect软件,点数为1500点,预留充分余量。

以达到最优的通讯能力和功能组合。

2套上位机SCADA软件也需要达到冗余功能。

网络交换机应为完全工业级产品,重负荷设计,电磁兼容性指标应满足工业标准要求。

要求交换机采用施耐德公司产品。

采用“PLC+上位机”对供热系统公用设备的监视及控制。

控制系统具有如下功能: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DAS)、模拟量控制功能(MCS)、顺序控制功能(SCS)。

●DAS功能,采集供热蒸汽、减温引射系统参数,根据业主要求对流量进行各类统计计算、蒸汽负荷分配、流量的温压补偿、流量累计、热量累计、热损失等方面的计算,能进行热网的负荷预测和热负荷分析管理、制表,对参数越限、控制阀门故障、电源故障、PLC故障等进行报警,及自诊断等功能。

历史趋势数据保存一年以上。

●MCS功能,对供热蒸汽压力温度、流量进行自动调节,保持供热蒸汽参数恒定。

对主/备用调节系统进行自动切换。

满足供汽的相关工艺参数要求。

通过机组DCS的数据,进行流量累计。

对单独的减温减压器的进出口门用2块开出模件同时控制。

●SCS功能,运行人员可根据工艺参数在控制室遥控启/停供热系统公用系统的受控设备。

●通信接口功能①供热系统公用系统与机组DCS串口通讯接口。

公用系统PLC通过4口串口通信模块并经光电转换器和光缆与4台机组DCS 串口通讯接口连接,相互交换数据。

配备2块串口通信模块,光电转换器8个及光盒等附材。

(包括DCS方)。

公用系统PLC与机组DCS机柜距离约400米,另加一条到二期DCS备用光缆,合计光缆长度400X5=2000米。

②供热系统公用系统与供热计量站的供热参数等接口。

公用系统PLC通过串口接口并经光电转换器和光缆与供热计量站的流量计串口通信,数据包括流量、压力、温度。

配备光电转换器2个及光盒等附材。

(包括计量站方)。

公用系统PLC与供热计量站距离约800米。

光缆长度800米③公用系统PLC与上位机房距离约400米, ,合计光缆长度400X2=800米。

卖方在控制柜中包括电气的相关控制。

卖方负责与供热公用系统处理系统工艺承包商协调,并以各工艺承包商提供的最终系统及控制要求等资料为准,提供最终控制设备及所有测点信号的I/O清单,最终清单由买方确认。

卖方提供下列备用余量,以供系统以后扩展需要:(1)每个机柜内的每种类型I/O站都设有15%以上的裕量;(2)每个机柜内设有10%模件插槽裕量。

所有备用插槽均配置必要的硬件,如:背板、连接件、连接电缆等,保证今后插入模件就能投入运行;(3)控制器站的处理器在最大负荷下处理能力有60%裕量,操作员站处理器处理能力有60%裕量;(4)处理器内部存贮器有40%存储裕量,外部存贮器有60%外存裕量;(5)30%-40%电源裕量;(6)网络通讯总线负荷率不大于40%(共享式以太网通讯的负荷率不大于20%)。

以上这些都是按系统联调成功正式投运时的最终容量计算的百分比值。

控制系统的电源设计:由买方提供一路220VAC±10%,50Hz电源(二期公用UPS电源),另一路110VAC±10%,50Hz(一期公用UPS电源),需卖方提供变压器将110VAC转换成220 VAC,卖方提供双电源切换装置(西安航天自动化),二路220 VAC电源能在控制柜内自动切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