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5篇

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5篇

端午节作文800字作文5篇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

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

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每一条彩绳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题记
前两天大连一直阴雨连绵,太阳也没露一下。

昨天总算碰上了一个晴天。

今天,从补习班回家,一个人底着头,漫不经心的走着,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根已被剪断的彩绳。

据分析判断,这里前一阵子应该是一个小水凼。

(端午过后的第一个雨天,要把手上的彩绳摘下来,扔到水凼里。

算是一种习俗吧!)这才突然反应过来。

端午节已经过去很久了。

望着地上此时孤零零的彩绳,不可抑制的想起奶奶。

我的小学生活大多是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

那时的自己那么无邪,那时的日子那么温暖。

至今,那种感觉依旧十分真切。

仿佛还能感觉到奶奶的体温和目光。

只是后来,我回到大连,回到妈妈身边。

她的工作总是那么忙,忙到无暇顾及节日的到来,更不要说为我系彩绳了。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
是相同的。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
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
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
吧!
我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
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
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
举行龙舟竞赛。

小孩还要挂香囊的。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
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
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

将艾叶悬于堂中,
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

端午节也是因为屈原
而流传于世的。

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
诗人屈原。

相传,赛龙舟是因为当时捞救投泊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
承下来的。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

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
成了。

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
粽子。

虽然形状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
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
思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

如果说
端午节是因为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
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

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不久就到了,想必大家对去年过端午节的情形
仍记忆犹新吧!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家乡的端午节吧!
我的家乡――永昌,位于祖国的大西北,是座古城,历史悠久,可如今也只是知道者微乎其微的小镇而已。

在彼,人们留心于早晚
的云蒸霞蔚,四时的风花雪月,并不太在意小小的端午节;在此,人
们向往着都市的灯红酒绿,生活的纸醉金迷,而忽略了小小的城镇。

他们都喜欢心目中美好的东西,却不知在此边陲小镇中,端午节也
是热闹非凡的。

家乡的端午习俗可谓多种多样。

插茱萸。

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就弄一枝茱萸(或一柳条)插于门楣之上,据说可以驱妖避邪。

戴香包。

大人们用布缝制成小布包,并将艾、苍术、板蓝根等草药包于
其中,让孩子或戴于项下,或系于腰间,可增强免疫力。

我的家乡
由于缺水,所以并不像江南等地划龙舟。

在我家乡,最典型的风俗
便是吃粽子了(有些地方吃油糕)。

将糯米洗净,并配一把包,用棕
叶宝成三角锥形,蒸熟,便成了香气四溢、味甘可人的粽子了。


永昌吃粽子有一个讲究,那就是在吃之前先祭屈原,在祭祖先,然
后才能吃。

我最爱吃粽子。

每逢端午节,我总要吃个够,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

妈妈做的粽子十分可口。

轻轻将棕叶撕破,便露出了又白又嫩
的糯米糕,忍不住吃一口,甜汁溢入口中,那感觉简直妙不可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吃惯妈妈包的粽子,吃起别人
包的,总觉得有些干涩,不如妈妈包的香嫩。

不知怎的,每次吃粽子都会有同一种感觉。

满口喷香的糯米,氤氲香气中,仿佛升腾起成败英雄不灭的屈原,自己也仿佛回到了失
落千年的楚国。

不禁对靳尚、张仪与郑袖的卑鄙无耻嗤之以鼻,为
屈原的气节所折服。

何为英雄?生死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仰
天长啸?都不是!而是喜笑悲歌气傲然,九万里风鹏正举!隐隐的,似
乎可见你将那无尽的沉沦抛进滚滚汨罗江,只有那涓涓流水重复着
永不改变的晨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你的心胸可吞
日月,可囊星汉!整个世界因你而美丽!折断柳条留不住的,是岁月
的裙袂,挽短罗衣留不住的,还有你追寻真理的脚步……
忽然,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幽雅的餐桌。

原来,手中的粽子已尽,才明白富贵名禄过眼云烟,君王霸业恒河沙数,最终空留叹嗟,沉沦不已……
粽子在口,母亲在身边,家乡在心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