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地调研报告(共8篇)

工地调研报告(共8篇)

工地调研报告(共8篇)工地调研报告(共8篇)第1篇:工地调研报告东胜区工地管理现状及研究对策伴随着铁西新区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铁西工地数量不断增加,工地劳资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由劳资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加剧,严重影响到本地区的社会稳定和谐。

年经胜区公安分局党委研究决定在东胜地区实施在建筑工地签订三方劳务合同,三方分别为甲方(建筑单位发包方)、乙方(承包方)、丙方(工人),由派出所监督实施,在一年的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一批因劳资纠纷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也为规范建筑业用工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工人的法律意识淡薄及较高的维权成本导致建筑工人维权方式的单一化和违法化,事前未采取合法有效手段保护自己,当权益受到损害时动辄采取极端方式进行维权,不仅给建筑工地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对造成社会的稳定和谐造成极大的威胁,由此造成了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治安刑事案件,对于建筑工人这个特殊群体我们不得不采取"疏"、"堵"结合的措施,"疏"就是建立健全建筑工人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标统诉求的渠道,"堵"就是建立完善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建筑工地各项制度的落实,坚决遏制从中谋取利益和伺机煽动的不法分子,从源头上要严厉予以打击。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地管理工作,我们的确是大有作为,而且投入了相当大的警力和时间进行工地的日常管理,尽管是在探索阶段,但是我们走在了其他地区的前列,值得肯定,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一、以消防管理促进劳资管理东胜区公安分局推出铁拳,重拳打击工地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于工地临建采用泡沫板彩钢板房等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公安派出所以空前的力度予以打击,铁西区的各大建筑工地80%的建筑工地因为未按规定限期完成隐患整改曾被临时查封,甚至对擅自启用、拆分封条的违法人员予以行政拘留,此举在建筑工地中极大的树立了公安派出所管理建筑工地的威信,过去派出所到工地采集流动人口信息时好多工地因怕耽误工人干活而不予配合,更不知道公安派出所需对建筑工地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及劳资管理,如此强有力措施的推进得益于局党委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有力配合,离开这些支持公安派出所在工地开展的各项工作不会如此之得力。

年派出所的警力投入重点是建筑工地的消防管理,将建筑工地的消防管理推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建筑工地管理人员的意识也有空前的转变,确立了公安派出所监督管理建筑工地的地位,树立了派出所在建筑工地执法的威严和威信,由此带动了派出所介入管理建筑工地劳资的新时期,在派出所强有力的推动下,建筑单位纷纷按照局党委的统一要求签订了劳务合同,安装了建筑业从业人员管理信息系统,改变了以往对建筑工地的管理方式。

二、以严格的劳资管理化解劳资纠纷从业人员信息采集卡和三方劳务合同成为鉴别是否为本建筑工地工人的有效凭证,过去曾经因为包工头为非法谋取私利,从别的工地调运工人过来谎称本工地工人而诈取工资,这些措施的实施彻底根除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三、以鲜活的信息数据强化流动人口管理过去工地的流动人口管理单靠暂住证,更新周期长,数据信息的鲜活程度差,导致工地流动人口管理很滞后。

现在我们通过从业人员信息卡,每到一个工地刷一次卡就能记录一次活动轨迹,而且通过不断更新的三方劳务合同,派出所民警和工地管理人员能得到不断更新的人员信息,从而激活了工地流动人口的数据信息。

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仍需不断完善和改进,争取在工地管理中产生更大的收效,更好的推动东胜公安在建筑工地管理中的良好举措,达到高效合法的管理建筑工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具体在实施中遇到如下问题:一、离开消防的高压管理工地劳资管理寸步难行年的工地消防管理力度空前,原因是之前大部分工地使用易燃临建;工地消防制度、设施不完善;各级政府对工地火灾的高度重视;局党委及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得派出所在消防执法力度空前加强,以此带动了派出所的工地劳资管理,但是以后面临的环境是工地的消防管理水平会逐步提高,逐渐将专项整治变为常态管理,执法权限和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对工地消防强有力的强制管理措施将弱化,这些因素将会影响到派出所工地劳资管理的力度和执法威信。

而在工地劳资管理及推动签订劳务合同方面尚无专门的法律予以保障公安机关顺利合法实施,所以公安机关制约工地的消防管理武器失灵将影响到继续在工地推动现行的劳资管理模式。

二、工地劳资管理将占用派出所很大的警力派出所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人口管理和安全防范,而且鉴于铁西新区开发力度空前,导致建筑工地数量极大,如果按照年上半年的工地消防专项行动进行,将会有70%的派出所警力沉在建筑工地,会极大的影响派出所的其他工作及局党委下达的其他任务,如果不下沉相当大得警力到建筑工地,工地的劳资管理很难取得实效。

三、劳务合同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工地的层层分包、转包、以及不同工种的特殊性,在实际结算工资过程中基本上是未按合同约定的进行结算,发生劳务关系的层级远远不止三方,有的经过转包、分包能达五六层,而且包工头极力反对甲方直接支付工资给工人,工头往往是要从中剥皮获取利润的,由于工头都是雇佣拉拢的同乡,建筑工地也想通过工头去方便管理工人,而且通过工头在雇佣工人过程中会变得很方便,鉴于以上原因,大部分工地都将合同作为流于检查的形式。

天骄路派出所年9月9日零时30分第2篇:工地调研北语工地访谈-3-143月14日,我第一次走进工地,去了解建筑工人的生活。

晚上7:00点钟,我们从学校北门出发来到__语言大学的工地。

建筑工人们住在板房内,一间20平米的房子里,住了十几名建筑工人,有一人还是打地铺,我们访谈的过程中,管理板房的人还扬言,明天不搬出去,就不让他住了。

刚进板房,工友们对我们的到来很诧异,他们从来都没接触过这一类的访谈活动。

一听说我们是大学生,只是来了解一下工人的生活,来和他们聊聊天。

他们马上变得很热情,一名工人直接就向我们抱怨:"这边的菜价太贵了!"这名工友是安徽人,第一次来__打工(以前都在山东境内打工)。

曾经是国企工人,因为国企倒闭,还要交养老保险就出来打工,他很高兴地说:"今年59,明年60,明年就能领钱了!"我问他:"明年还出来打工吗?"他直接说:"不出来了,一个月一千七八块钱,也够我的烟酒钱了,外面的钱不好挣啊!"在随后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工人都是跟着同乡人出来打工,这些同乡人就是包工头。

小工的工资100元/天,大工的工资200元/天,这些工资标准是针对普遍情况而言,但是在男工和女工、青年工和老年工等方面还会有微小的差别,具体情况,他们也不是很了解。

他们早上7:00开工,11:30收工,11:3012:20是中午吃饭时间,从12:20一直到17:30是下午工作时间,这样算下来一天工作九个多小时,平均每小时10块钱左右。

在发放工资方面,惯例是什么时候不干了,什么时候领工资,但是只干一两天就不干了的工人是几乎不可能领到工资的。

工人每个月可以有300块钱的零花钱,吃饭用工地发的饭票,一位工人还专门拿出饭票给我们看,有一元、十元、二十元不等的饭票。

有一位工友来自山东菏泽,20岁就出来打工,已经在外快三十年了,东北、西北、南方、北方,几乎什么地方都去过。

这是中国第一代农民工。

还有一位来自山东菏泽的老汉,看到我们来很高兴,当我们问他打工之前在家是干什么的,他很幽默的说:"给土地剃胡子种地!"他对农村现在实行的合作医疗有些意见,在医院买药,买便宜的药给报销,买贵些的药,要么是买不到,要么是不给报销。

而且,现在合作医疗,交的钱比以前多了很多,这有些让他不满意。

工人文化生活方面简直是一穷二白。

工友拿出自己床头的一本杂志,说:"就这一本书,传来传去,不知看了多少遍了,都翻破了,可是没其他的东西可看。

"又接着说:"我们有时从工地回来,看到路边有一张纸,也拿回来看看。

"据其他工友说,现在工地上的人闲得没事,早睡也睡不着,就打牌,钱输完了就用饭票赌。

可见工地上能消遣的东西太少了,工地文化贫瘠啊!这就是工地调研的所闻所感,虽然说最近几年国家对工人这个群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虽然我们作为学生能做一些志愿活动,改善工人的精神生活,但是工人生活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有待于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第3篇:进工地个人调研报告青年师生"体验省情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姓名:郭太行班级:电1105-3班调研时间:年6月28调研地点:石家庄队伍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学院"心缘"青协"青春奉献"团队指导教侯可XXX调研报告一、摘要为了给进城务工人员在炎炎夏日送去一丝清凉,我跟随石家庄铁道大学电气学院"心缘"青协"青春奉献"团队去到学校旁一个工地看望他们,跟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注。

二、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安全、工资、维权、三、正文进城务工人员是社会上现存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的一群人,有人把它们叫作"农民工"。

中国的进城务工人员占到了农村人口总和的一个很大比例,由于中国的失业率越来越高,农村人的获得工作的机率越来越低,为了自己的家庭能够有一份不错的收入,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和更好的环境,他们被迫选择了进入进城务工人员的行列。

他们奋斗在城市建设中第一线,干着最苦最累的工作,为我们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着。

我们去到的那个工地,就生活了这样一群人,他们背井离乡,常年在外打工,有的夫妻两人都在一起,孩子交由家里的老人照看,有的甚至将自己的孩子带在了身边,在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化都市中,他们是显得那样格格不入。

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了他们面临的一些问题。

1、进城务工人员子弟问题。

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这是他们担忧的最大问题,自己的孩子跟着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的很大,来自社会与学校的压力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

他们表示,由于家中没有老人,自己夫妻两个人外出打工,孩子无人照看,只能选择让孩子跟着自己,可是自己的工作地点又经常改变,孩子跟着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面对着陌生的环境,他们十分担心孩子的心理问题。

2、安全保险问题。

随着楼层一点一点的升高,他们面对的安全问题也就越来越大,可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里的防护措施十分简单,而且当我们问及他们安全保险金缴纳问题时,他们表现的很茫然,显然不知道还有安全保险这一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