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NG橇装式加气站操作手册

LNG橇装式加气站操作手册

XXXXXXXXXXLNG橇装式加气站操作手册编写:单保胜联系电话:山东淄博前言本操作手册是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的指导性文件,在进行橇装站的操作之前,要认真阅读掌握,并经过相关培训,方可上岗操作设备。

操作人员还应符合当地相关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关资质后上岗操作。

本操作手册介绍了相关功能操作,泵的操作、加注机的操作、槽车操作,按照其有关操作手册执行。

本操作手册为内部资料,严禁对外传播,对侵权者必究其法律责任。

特别注意:储罐投用后,安全阀之根阀必须常开,严禁关闭。

工艺管道上的安全阀之根阀必须处于常开状态。

1.特性参数1.1设计采用规范GB50156-2012《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1.2适用介质LNG(液化天然气);1.3LNG物性参数1.3.1介质特性:易爆;1.3.2平均分子量:17.3;1.3.3主要成分:甲烷(CH4)~93.6%,乙烷(C2H6)~4.12%;1.3.4气化温度:-162.3℃(常压);1.3.5液相密度:~422.53kg/m3;1.3.6气相密度:0.772kg/Nm3(15.5℃);1.3.7气态/液态体积比:~612.5:1(15.5℃);1.3.8燃点:650℃。

1.4管口用途及规格1.5几何尺寸、重量外形几何尺寸:5500mm×2438mm×2250mm(长×宽×高)重量:3344Kg。

1.6工艺管道1.6.1工作压力(MPa):1.5; 1.6.2设计压力(MPa):2.5; 1.6.3工作温度(℃):-162; 1.6.4设计温度(℃):-196;1.6.5安全阀整定压力(MPa):1.6;(储罐:1.26) 1.6.6夹层封口真空度(Pa):≤2X10-2; 1.6.7主要管道元件材料:S30408; 1.6.8真空夹层漏率(Pa ·m 3/s)≤6X10-7; 1.6.9漏放气速率(Pa ·m 3/s)≤6X10-6;1.7潜液泵1.7.1淄博绿源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制造; 1.7.2规格:TC-34; 1.7.3介质:LNG ;1.7.4设计流量:9600-15000L/hr (液态) 1.7.5进出口压差:0.6-0.7MPa ; 1.7.6设计扬程:144-168 m ;卸车增压液相口卸车增压气相口1.7.7最大扬程:250m;1.7.8设定转速:5100 rpm;1.7.9最大流量:20400L/hr;1.7.10转速范围:1500-6000 rpm;1.7.11进口净正压头:0.9m;1.7.12电机功率:15HP(11Kw);1.7.13电源:3相,380V,50Hz;1.8汽化器1.8.1介质:LNG;1.8.2工作压力(MPa):1.5;1.8.3设计压力(MPa):2.5;1.8.4工作温度(℃):-162;1.8.5设计温度(℃):-196;1.8.6安全阀整定压力(MPa):1.6;1.8.7换热面积(㎡)(上段):35.26;1.8.8换热面积(㎡)(中段):35.26;1.8.9换热面积(㎡)(下段):70.52;1.8.10汽化量:下段300Nm³/hr,中段150Nm³/hr;1.8.11加热段放散气体温度:常温;1.8.12主要管道元件材料:3A21。

1.9储罐1.9.1介质:LNG;1.9.2几何容积(m³):60;1.9.3工作压力(MPa):1.2;1.9.4设计压力(MPa):1.44;1.9.5工作温度(℃):-162;1.9.6设计温度(℃):-196;1.9.7安全阀整定压力(MPa):1.26;1.9.8夹层封口真空度(Pa):≤2X10-2;1.9.9真空夹层漏率(Pa·m3/s):≤6X10-7;1.9.10漏放气速率(Pa·m3/s):≤6X10-6;1.9.11静态蒸发率(%/d):0.140(液氮)。

1.10供电与控制1.10.1电源:三相,380VAC,50Hz,25KW;1.10.2控制柜电源:220VAC,50Hz;1.10.3低温泵:3相,380VAC,11KW,0-120 Hz;1.10.4加注机:220VAC,50 Hz;1.10.5照明用电:220VAC,50 Hz;1.10.6天然气泄漏探测报警器:220VAC,50 Hz;1.10.7电磁阀:DC24V;1.10.8压缩风压力:0.4~0.8MPa;露点:小于-40℃;1.10.9气动阀工作压力:0.3~0.6MPa;1.10.10装置总功率:约35KW。

2加气站主要设备结构、原理、基本操作介绍2.1LNG储罐2.1.1LNG储罐是由储液内容器和维持真空绝热的外壳组成的,且具有一套完整的安全附件、仪表装置及满足安全操作要求系统的,用于储存LNG的固定式深冷压力容器。

2.1.2夹层绝热方式主要为高真空多层绝热和真空粉末绝热。

两种方式从传导、对流、辐射三路径有效隔断热量的传递。

同时采用特殊的内容器支撑结构进一步减小内容器与外壳之间的漏损。

2.1.3按照现行标准规定,加气站用LNG储罐单罐有效容积不大于60立方米,采用立式或卧式结构。

2.1.4安全附件、仪表包括:气相空间相连的管道上设置了2个全启封闭式安全阀;储罐投用后,安全阀之根阀必须常开,严禁关闭。

为了确保在内容器泄漏时,控制外壳内压力小于设计值,而在外壳设置了外壳防爆装置;液相连接管道上设置紧急切断阀;就地一次和远传二次液位、压力仪器。

2.1.5液位测量系统采用差压式液位计。

在LNG储罐内容器底部和顶部都设有引压管连接差压式液位计,在液位计表盘读出液位高度形成的静压差,再根据压差—液位—容积—重量换算表,可比较精确地换算出储罐内剩余LNG的体积量。

2.1.6LNG储罐初次投用必须严格置换,并充分预冷。

2.1.7间断使用时,还应预留足量的液体,以保持储罐的低温工况。

2.1.8卸车时,通过上进液喷淋的低温液体可以有效降低储罐气相空间压力。

2.1.9为了满足对外加注需要,采用外置汽化器可以适当对气相空间加压或给储存液体增温。

2.1.10内容器设置人工放散阀,集中放散口加装阻火器。

2.1.11初次使用差压表时,应当先打开所有阀门,装进部分液体后关闭连通阀。

2.1.1LNG储罐属于特种设备,采购、建设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当地法规要求。

2.2潜液泵2.2.1潜液泵安装在泵池中,LNG从储罐自流到泵池,淹没潜液泵。

潜液泵被淹没才能正常工作。

2.2.2LNG储罐出液口要高于潜液泵对泵池液位的要求,并且留有余量以形成液体流动必须的压力差。

高度差要大于1米。

2.2.3潜液泵使用时,要充分预冷,满足预冷条件。

即:泵进口温度低于-110°C;泵溢流口温度低于-90°C;泵进口温度-105°C,开始计时,满15分钟;溢流口温度减进口温度小于10°C;2.3汽化器2.3.1在橇体上安装有三组汽化器,下部为槽车增压器,中间为储罐增压器,上部为排放气体加热器。

2.3.2汽化器采用星型翅片管换热,使用空气热能加热LNG。

因此,增压效果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

2.3.3槽车增压汽化器开启后,必须认真观察槽车压力变化情况,并根据升压情况及时调节相关阀门,在确保卸车压力的同时,谨防槽车超压。

2.3.4槽车卸车压力差(槽车压力与储罐压力差)以0.2~0.4MPa为宜。

2.3.5储罐增压器使用也要谨慎,一般情况宜采取其他措施汽车加注,尽量避免储罐增压。

2.3.6低温天然气应经加热器加热后放散,放散天然气的温度宜比周围温度高50℃。

2.4加注机2.4.1加注机是车载气瓶加气的计量仪器,具有计量、显示、用户结算功能,可对低温泵的启停发出控制信号,对上位机接送通讯,具有加注机预冷、车载瓶压力平衡等操作功能。

2.4.2加注机较长时间间断使用时,要首先预冷加注机及加气枪。

2.5工艺管路2.5.1工艺管路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不锈钢管路,夹层采用优良的绝热材料,放置专用气体吸附剂,维持高真空;2.5.2控制切断阀采用专用高真空多层绝热气动截止阀,可以有效降低热损失,维修简单,不破坏真空。

2.5.3常温管路截止阀采用高颈低温专用阀门,结霜线低于阀门密封,避免转动部件结冰,保证开关灵活。

2.5.4控制阀门带有标签指示,标签内容包括顺序编号、功能名称。

2.5.5手动阀门顺时针转动关闭,逆时针转动开启;阀门的开启必须缓慢,并不得强力开关。

2.5.6气动控制阀门正常操作时,手柄旋转到底(即断开气源后处于关闭状态),否则,在自动控制时,无法实现自动关闭。

2.5.7从常温态到正常使用状态,工艺管路须要经过预冷,法兰连接部位要经过相应的冷态紧固,相关阀门的开启要缓慢。

2.5.8工艺管道上的安全阀之根阀必须处于常开状态;所有的放散阀处于常闭状态。

2.5.9安全放散及其他放散的可燃气体要集中排放,排放前加温并通过阻火器排放。

排放口设置要满足消防要求。

2.5.10安全阀一般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2.5.11槽车应在固定的卸车点卸车。

2.5.12卸车点要有可靠的放静电柱,和可靠的静电接地装置。

2.6卸车软管2.6.1LNG卸车软管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奥氏体不锈钢金属软管,其公称压力是工作压力的2倍,最小爆破压力大于4倍的公称压力。

2.6.2使用单位对装卸软管必须每半年进行1次气压试验,试验压力为1.5倍的公称压力。

2.6.3卸车软管在备用期间,必须封闭,不得进入灰尘、水分等异物。

每次使用前,宜使用低露点的洁净空气或者纯氮气吹扫卸车软管,谨防软管内部空气水分带入系统。

2.7 电气装置2.7.1供配电2.7.1.1加气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

设置消防水系统的一级加气站的消防供电系统应设置备用电源。

加气站的信息及监控系统应设置不间断供电的电源。

2.7.1.2爆炸危险区域内电气设备选型、安装、电力线路敷设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的有关规定。

2.7.1.3 加气站的消防泵房、控制室应设应急照明。

2.7.1.4加气站的电缆宜采用阻燃性电缆。

2.7.1.5 加气站的电缆宜采用铠装电缆直埋敷设。

电缆穿越行车道应穿管保护。

电缆不应与LNG、天然气管道和热力管道同沟敷设。

2.7.2防雷、防静电2.7.2.1站内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有关规定。

2.7.2.2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应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对单独设置LNG储罐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地上或管沟敷设的LNG和天然气管道始、末端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