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 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目录目录1. 什么是复句2.怎样区分单复句3.复句的类型4. 并列与顺承6. 递进7. 转折与条件8.假设与因果9. 目的5. 解说与选择10. 多重复句11. 紧缩复句12. 复句错误13. 练习14. 句群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复句里各个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

各个分句可以是主谓短语,也可以是非主谓短语。

(1)天气阴冷,飘着雪花。

(2)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里各个分句间通常要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和分号标示(有时也用冒号)。

(3)行李太多,每个人都要拿一些。

(4)我讨厌定时约会,到得早,显得太急切;到迟了,人家说你摆架子;准时到,又似乎太拘谨;索性不去,他们就说你们礼貌。

为使分句间的关系显豁,分句间通常要使用关联词语。

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有时有关联词语来表达,叫关联法;有时不用或不能有关联词语表示,叫意合法。

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分句间的主语如果相同,通常可以承前或蒙后省略。

(5)我们天天穿衣吃饭,应该知道衣和饭的生产过程。

(6)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我们学习普通话就方便多了。

几个分句的主语不同,通常不能省略其中任何一个:(7)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时候也可以省略:(8)我也做过这种工作,不算太难。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怎样区分单复句1.从结构上看单句的结构“单一”,只能分析出一套结构成分;复句至少有两套相对独立、不互作句子成分的结构中心,复句的每一个分句各自独立,结构上互不包含,彼此不能互作句子成分。

❖作者在这篇小说里,主要写一个农民。

(D)❖无论谁,都不能不学习。

(D)❖只要你能工作,就应当工作。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2.从语音停顿上看语音停顿是区分单句和复句的重要标志,几个谓语中间有停顿的,用逗号后分号隔开的,应看作是复句;中间没有语音停顿的应看作是单句。

例如:❖他推开门走到屋外。

❖他推开门,走到屋外。

❑他躺下来看小说。

3从关联词语上看单句中一般很少用关联词语,而复句中,一般的复句和紧缩复句常用关联词语,表示种种关系。

❖鲁迅一生爱人民恨敌人。

❖鲁迅一生爱人民,恨敌人.有语音停顿的不一定都是复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复句类型从复句间的语义关系上,可分为——1. 联合复句2. 偏正复句❖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的区别详见下表——联合复句偏正复句分句数目不限只限2个❶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系扣子。

❷只要刻苦努力,就能学得知识。

分句间语义关系平等通常一从一主增加分句数目复句间的关系和层次不改变复句间的关系和层次均增加❶’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系扣子,一面叫醒华小栓,一面叫小栓妈准备东西。

❷’只要刻苦努力,就能学得知识,否则,将一无所获。

关联词语可以相同通常成对二、复句的类型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事情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并列关系的复句里,分句间的关系或者是平列的,或者是对举的,顺序一般可以调换。

常用的关联词语见下表:并列和顺承1山清了,水绿了,花开了,梅江水哗哗的响声也变得格外清脆了。

友谊是人生的调味品,又是人生的止痛药。

他一方面收拾行李,另一方面又认真思考刚才谈的问题。

绿既是美的标志,又是科学、富足的标志。

(一)联合复句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

1.并列关系而而是单用不是A ,而是B 是A ,不是B 合用对举也又同时另外单用既A ,又(也)B 又也)A ,又(也)B 有时A ,有时B 一方面A ,(又、另)一方面B 一边A ,一边B 一会儿A ,一会儿B 合用平列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之间有先后相承的关系。

顺承关系又叫做承接关系、连贯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见下表。

顺承关系的复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

2.顺承关系单用就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刚A,就B一A,就B院子中间摆着一张石头桌子,桌子上方有一个木架,木架上面全是葡萄。

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

我们一踏进那绿色海洋般的果林,就闻到了浓烈的苹果香味。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1.并列关系刚下了无轨电车,便看到南希独自在马路上丢魂落魄地走着。

(王朔《编辑部的故事》)她的脸有如浇了一掬沸水顷刻通红,眼神儿如同遇见日光的变色镜渐渐变暗泪水先是从她的眼底涌了出来,愈聚愈多,然后一滴一滴往下掉,犹如钟乳岩的水滴。

(同上)单用就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继而终于合用首先(起先、先)A,然后(后来、随后、再、又)B刚A,就B一A,就B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解说(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3.解说关系分句间有解释或说明、总分的关系。

解说关系一般不用关联词语,也有少数在后一分句单用“即、就是说”等关联词语。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两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

王老师有两个女儿:大的是医生,小的是律师。

先分述,后总说。

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根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后面分句解释前面分句。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5.递进关系有的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这叫未定选择;内部又分数者选一(又称任选)和二者选一(又称限选)两类;有的说出选定其中一种,舍弃另一种,这叫已定选择,又称决选。

常用的关联词语见下表:她那时的样子简直好看透了,简直像个公主,或者像个女王,而床前的尹小跳和孟由由甘愿一心伺候她。

(铁凝《大浴女》)您多年不出马,人生地不熟,还是我二进通州吧!(刘绍棠《老侠金钟罩》)或者痛骂,或者毒打,尹亦寻你就来吧,……(铁凝《大浴女》)或者或是或还是单用或者(或、或是)A,或者(或、或是)B是A,还是B 合用数者选一未定选择4.选择关系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合用先取宁可(宁、宁肯、宁愿)A ,也不(决不、不)B (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5.递进关系4.选择关系年荒劫大,百姓们不是离家逃荒,就是等待饿死。

我们要么被困难吓倒,要么坚决战胜它。

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不如壮烈地死去。

(杨沫《青春之歌》)或者或是或还是单用或者(或、或是)A ,或者(或、或是)B 是A ,还是B 合用数者选一未定选择不是A ,就是B 要么A ,要么B 合用二者选一还不如倒不如单用与其A ,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倒不如)B 合用先舍后取已定选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同上)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

内部可区分为一般递进关系和衬托递进关系两类。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我们赞美洞庭湖的珍珠,更要赞美培育珍珠的千千万万的滨湖人民。

数年来最知心的同学,从那一天起,不但隔了音容,而且绝了音信。

(冰心《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尚且何况反而单用尚且A ,何况(更不用说、还)B 别说(慢说、不要说)A ,连(就是)B 合用衬托递近(一)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2.顺承关系3.解说关系4.选择关系5.递进关系在代表们讲话之顷,天际黑云四合,雨点纷纷洒来。

海波声中,台下的群众,不但没有散开,反而更拥紧在台前。

(冰心《日本纪行》)老年人尚且这样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何况我们青年人呢。

而且并且何况况且甚至更还甚至于更何况单用不但(不仅、不只、不光、非但)A ,而且(还、也、又、更、就连)B 不但(不但不、非但没)A ,反而(反倒还、相反还、偏偏还)合用一般递进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

使用的关联词语如下表所示: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只是不过倒单用弱转(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当时,虽然大雪纷纷扬扬,可是人们那股欢乐劲,好像早把风雪严寒忘掉了。

尽管这条路上障碍重重,但是在蛤蟆滩上毕竟出现了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梁生宝互助组。

我的故乡蓬莱是个倚山抱海的古城,城不大,风景却很别致。

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单用轻转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固然)A ,但是(可是、然而、但、却、还、也、而)B合用重转事情到了后头,他倒不干了。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从条件和结果间的关系,可以将之分为两种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如下:有条件充足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只要刻苦努力,就能学得知识。

无论(不论、不管、任、任凭)A,都(总、总是、也、还)B合用无条件只有正视自己的无知,才能学得知识。

无论走到哪里,我总是怀念东北。

才要不然单用只有(唯有、除非)A,才(否则、不)B合用必要条件便就单用只要(只需、一旦)A,就(都、便、总)B合用充足条件有条件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具体又分两种情况,相应的关联词语也不完全相同: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第八节复句也还单用即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A ,也(还)B 再A ,也B 合用相背(二)偏正复句1.转折关系2.条件关系3.假设关系4.因果关系5.目的关系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