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手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学情分析教学本文前,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通过学习本组的几篇课文你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转入本文的阅读。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自学本课生字;读读记记并积累“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通读课文,解除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了解不懂的词语。
(3)理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重点)(4)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难点)(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涵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2)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重难点、关键1、了解五个手指各自的特点,作者是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生哲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常常会带给我们启示,像那个“我”至今还常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自在,显示着勃勃生机的桃花心木。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常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的。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速读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后分别具体写(),最后总结写()。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
(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
(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
(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3.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板书设计:手指丰子恺姿态不同性格各异团结就是力量第二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明确阅读要求1、谜语导入,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师:俗话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所以足见人的手对一个人是多么地重要。
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多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著名作家丰子恺先生的写的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题目就叫(板书课题)来,伸出你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2、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3、师: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他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他们,并且把他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不仅插图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文中。
4、文章的阅读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引导全班读“导语”(出示“阅读提示”)5、指名反馈:读懂这篇文章,就是要弄懂哪两个问题呢?(一是想想作者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二是和同学交流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6、教师导读: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自读课文。
【借助课文前的导语,让学生明确学习本文的要点,直奔重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复习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瘙痒窈窕秽物纽扣渺小鼻涕爱憎3、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将屏幕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大屏幕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首先——(大屏幕出示)这篇文章首先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以风趣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不同的特点;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
4.请学生根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基础上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这样的写作顺序属于总——分——总,使整篇文章清晰严谨,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三、学生自读,完成表格(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从中找出最能概括全文的一句话。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到了吗?来,让我们来齐读这一句话。
(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3、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师: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
(二)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1、师:下面,老师找一名同学朗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最能概括大拇指短处与长处的词语来。
2、全班交流。
(大屏幕出示表格)谁来说说大拇指的短处是什么,长处是什么(随机填写表格:形状不美最肯吃苦)3、感悟写法。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短处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作者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寥寥几语便使大拇指的姿态跃然纸上。
大家注意“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生说)一个“他”字让大拇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的人,有趣吗?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生读)这个“他”字贯穿全文,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
师:作者又是如何描写大拇指的长处的?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重点引导:(大屏幕出示)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A读一读,看看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B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看看这段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C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
)(三)学生自学1、师: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
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仔细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请看“学法指导”:(屏幕出示:)A.同桌俩人一组,从3、4、5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进行学习;B.读一读,了解手指特点,圈出能概括手指短处、长处的词语;C.想一想,作者在描写手指特点时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1、全班交流:指名分组反馈表格中的内容,师适当引导。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随机点击,补充屏幕上表格内容。
)交流方法——引导学生逐一说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短处与长处;然后让他(她)读出在表达上有特点的部分,教师随机点拨一些生词的意思,引导学生领悟这样写的好处,最后指导学生朗读。
)1.师:同学们,作者运用生动的语言将五根手指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现在请你们按正确姿势握住笔……按老师的要求做,抬起大拇指……有什么感觉?再抬起食指、中指……2、同学们,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学生交流)用丰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大屏幕出示 一起读出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师: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学生说团结就是力量)(教师补充板书:团结 力量。
)4、对,五根手指各有长处,各有短处,但他们团结起来,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如果我们团结起来,那就人人有用,人人有力量!这就是丰子恺先生通过普通的手指所阐明的人生哲理!让我们牢记它吧,再齐读一遍——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5、“团结”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德。
老师搜集了一些名言警句,我们来读一读——(屏幕出示与“团结”有关的名言警句)6、师小结: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要以自己的长处为荣,但也要正视自己的短处,不隐瞒,不避讳。
还应该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团结协作,这样就能做好事情。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力量,长文短教,通过一张表格把文本的重点问题明朗化、简单化。
让学生在完成表格内容的同时,加强对五根手指各自特点的认识,进而从中受到启发。
】五、总结全文教师总结:同学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还要注意在生活中学会仔细观察、善于感悟,让自己的成长之路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板书设计:各有所长 手指 团结 力量 (人) 各有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