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素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的专业人才精通工程制图、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产品设计、自动控制理论等专业技能,同时兼具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和参与管理能力,可以适应我国工业信息和通信产业发展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相关领域研发的专业要求。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学习掌握有关机电设备的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企业管理等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工程图学、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电路基础、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
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使用的基本能力;
6.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或产品虚拟制造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设计能力;
7.掌握机电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制造工艺和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知识;
8.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机器人技术、邮电机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为特色,强调机电综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

依托学科: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运动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检测技术与信号处理、机械创新设计、数字化制造、现代邮政技术、工业机器人。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毕业要求:
最低完成175学分,其中理论教学130学分,实践教学41学分,创新实践与课外活动4学分。

课程体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设置
1.开课学期用1、2、3、… 8分别表示一年级~四年级的8个学期。

2.*大学英语选修课为:
3312110110 综合英语高级2学分
3312110120 科技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2学分
3312110130 实用英汉双语翻译2学分
3312110140 实用商务英语2学分
3312110150 跨文化交际实用技能2学分
3312110160 实用演讲技巧2学分
3312110170 实用英语写作2学分
3312110180 情景英语视听说2学分
3312110190 国际商务礼仪2学分
3312110200 美国短篇小说选读2学分
3312110210 英语电影视听说2学分
3.《运动控制》、《机械创新设计》、《数字化制造》、《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嵌入式系统控制与应
用》五门课为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特色课,实行1+1或2+1或3+1方式,所谓+1为加一学分的实践类课程,即每门课对应一门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实践类课程,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运动控制》对应《运动控制案例分析与实验》;《机械创新设计》对应《机械创新设计工程案例分析》;《数字化制造》对应《数字化制造实验》;《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对应《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工程案例分析》;《嵌入式系统控制与应用》对应《嵌入式系统控制与应用实训》。

4.选课时注意:如果选择了实施1+1、2+1或3+1的课程,则该课后续跟随的实践课必选,否则该
课后续跟随的实践课可不选。

5.专业课中3个模块可以精修一个专业模块,同时选修其它模块中的部分课程。

实践环节安排表
分学期课程安排
注:6学分的公共选修课未包括在内,每学期自行安排,毕业前按类修够6学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