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与婚姻——评《傲慢与偏见》根据简·奥斯汀同名小说改编。
伊丽莎白·班纳特(凯拉·奈特丽饰)出身于小地主家庭,有四个姐妹,母亲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
新来的邻居宾格来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马修·麦克菲迪恩饰)打破了她们一家人单调的乡村生活。
宾格来和伊丽莎白的姐姐简·班纳特互生情愫;达西对善良聪明的伊丽莎白产生了好感,而伊丽莎白却对达西不可一世的傲慢心存偏见,不接受他的感情。
然而,世事难料,宾格来和简·班纳特因为误会,关系危在旦夕;达西的种种作为,展示了性格中和伊丽莎白相同的善良一面,逐渐赢得了伊丽莎白的好感。
两对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班纳特姐妹们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简·奥斯汀笔下十九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和社会风貌,重新展现在大银幕上。
1.1.评主题《傲慢与偏见》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
在奥斯丁之前,18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满伤心流泪的感伤情调和为忧郁而忧郁的嗜好。
《傲慢与偏见》克服了这种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生活。
她在小说中运用喜剧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严肃批评,探索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心理过程。
小说写了四对青年男女的结合,表达了作者的婚姻观,即为财产打算的婚姻是没有幸福的,结婚不考虑财产是愚蠢的,讲究门第的包办婚姻不堪忍受,把婚应当儿戏毫不足取,理想的婚姻要以感情为基础,“什么事都可以随便,没有爱情可千万不要结婚”。
女主人公和达西的婚姻是作者颂扬的“为天下有情人树立一个榜样”的幸福婚姻。
1.2写观后感所谓「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贵、教养颇高、眼光锐利的青年达西的个性弱点;而所谓「偏见」是指出身中产阶级、教养颇好、机智聪明的小姐-伊丽莎白的精神弱点。
一个眼光锐利,一个机智聪明,都属人中杰,但却都难免人性的弱点的纠缠。
他们在一次的家庭舞会上初次见面,却因对彼此的印象不佳,一个态度傲慢,另一个心怀偏见。
第一个印象先入为主,以后又加上女人们在旁闲言碎语,而造成了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伊丽莎白曾对达西说过:“我们的性情非常相似,我们都不爱交际,沉默寡言,不愿开口,除非我们会说出话来语惊四座,像格言一样具有光彩,流传千古.”就是因为这思想上的一致,才在婚姻中百般受到阻碍,同时也是因为这才最后促成美满的婚姻.伊丽莎白:如果放到现实社会,可能是个女权主义者.但关心自己的姐妹.直接,偶尔不懂礼节,调皮一点.却是这样迷住了达西.最重要的是善于和敢于像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说“不”。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
就当时一个待嫁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并导致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
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
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2.人物评论伊丽莎白:贝纳特家的二女儿,聪明机智。
伊丽莎白是《傲慢与偏见》的女主角,也是英国文学作品中最著名女性角色之一。
她具有很多优点——可爱,聪明,从她机智的谈吐中可以发现她不逊色于小说中任何一个人物。
她的诚实、美德和机智使她超越了充斥着那个讲究阶级差别、常常带有意的社会的蠢言恶行。
但是,她的伶牙俐齿和匆忙下结论的习惯常常使她误人歧途。
小说的故事就是围绕她如何克服重重障碍——包括她的个人缺点——追求幸福的故事情节展开的。
伊丽莎白要应付的不仅仅是她不可救药的母亲,冷漠的父亲,两个举止鲁莽的妹妹,以及身边几个势利的令人反感的女人,她还要克服自己对达西的偏见,正是这种偏见让她一度拒了达西的求婚。
幸运的是,达西始终钟情于她,她最终克服了种种偏见,认识到了达西高贵的人格,也认识到了自己当初对达西错误的偏见。
达西:出身于名门望族,大庄园彭贝利的年轻主人。
达西是小说的男主人公。
小说较多地从伊丽莎白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因此伊丽莎白这个角色显得更有同情心。
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会逐渐发现达西才是和伊丽莎白最相配的人。
达西智力超人,为人直率,但是同样也有着容易草率地下结论的毛病。
他的贵族出身和巨额财产又让他过于傲慢自大。
事实上,他的桀骜不驯正是致使他首次求婚失败的主,要原因。
当他向伊丽莎白求婚时,他谈得更多的是他们之间的地位有多么悬殊,而不是她的魅力、美貌或其他恭维的话。
伊丽莎白的拒绝营造了他谦卑的品质。
尽管达西不喜欢伊丽莎白卑微的社会关系,但是他一如既往地钟情于伊丽莎白:他营救了私奔的莉迪亚,挽救了贝纳特一家的耻辱;他不顾傲慢的姨妈的反对,继续追求伊丽莎白。
达西证明他配得上伊丽莎白,她最终忏悔自己先前对他过于严厉的判断。
简/宾利:伊丽莎白漂亮的姐姐简和达西富有的好朋友宾利的爱情故事也是小说的一条主线。
他们在梅里顿的舞会上相遇,俩人一见倾心。
一开始他们就被认定是一对儿。
虽然他们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但是他们不是奥斯汀着力刻画的人物。
这两个人的秉性为人有很多相似之处:开朗友善,善良慷慨,总是想到别人好的一面;他们不像伊丽莎白和达西那样以自我为中心。
简的温柔衬托了伊丽莎白的热情和争强好胜,宾利的友善和达西的傲慢形成对比。
他们两个人的主要特点是友善和容易相处。
相比之下,达西和伊丽莎白之间的恋情显得更跌宕起伏。
和宾利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被傲慢或偏见阻挡的真正爱情,但是这样的爱情未免显得平淡了些。
贝纳特先生:贝纳特家的一家之长。
荒唐可笑的太太和经常惹麻烦的女儿总是让他头疼,于是他总是抱着一种漠然的态度游离于家庭生活之外,偶尔讽刺两句,开开家人的玩笑。
他和伊丽莎白最亲近,因为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贝纳特。
最初,他面对歇斯底里的太太所表现出的冷酷幽默和镇定足以博得读者的同情,但是尽管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可爱的角色,而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就会渐渐发现他对家人的冷漠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从而失去对他的尊敬。
可以说他是个软弱的父亲,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他辜负了家人的期望。
他放任莉迪亚的幼稚行为,以至于她后来和威克姆私奔,差点给家庭蒙羞。
在莉迪亚失踪后,他又显得如此无能。
还是加德纳先生和达西帮忙找到了莉迪亚挽回了局面。
总的来说,贝纳特先生宁可消极遁世也不愿积极面对生活。
贝纳特太太:贝纳特太太是个极其令人厌烦的角色。
她聒噪而又愚蠢,除了想着要把女儿嫁出去,似乎不考虑什么其他事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她的一厢情愿只起到了反作用,她的粗俗举止使她竭力想讨好的乘龙快婿(达西和宾利)远远逃开。
贝纳特太太这个人物与凯瑟琳夫人和宾利小姐相对应,奥斯汀用她来说明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找到这种愚蠢势利的人。
贝纳特太太被描绘成如此不讨人喜欢的一个角色,且如此地不可救药,以至于有读者认为奥斯汀对贝纳特太太的描写是不公平的,好像奥斯汀跟贝纳特先生一样,从一个因其缺乏教养而遭人讥讽的女人那里寻求一种反常的乐趣。
2美学评论一、运用诙谐幽默、颇具讽刺意味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幽默成了电影中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语言手法。
其实,幽默的语言不仅仅是为了博得大家开怀一笑,更重要的是为了在特定的场景下的一种语言艺术效果。
电影中这样戏剧性的语言反讽艺术,会让残酷的现实给这些怀揣美好梦想的人予以沉重的打击和嘲讽。
在作品的开始,电影的男一号达西先生就断定像伊丽莎白这样家境的一般的下层女孩,很难在社会的上层中找到一个有钱有势的有脸面的人为丈夫,可是在电影的结局我们戏剧性地看到了伊丽莎白嫁给了达西这样一个社会上层的有脸有面的年轻才俊。
与此同时,曾经信誓旦旦坚决不会嫁给达西这样傲慢无礼家伙的伊丽莎白最后还是接受了达西的求婚。
电影中的咖苔琳,曾经也是不可一世的一个女人,为了不让自己的侄子达西和伊丽莎白继续往来,咖苔琳亲自出面找到了伊丽莎白进行斥责和阻拦,可是最终还是眼睁睁地无奈地看着达西和伊丽莎白幸福地走到了一块。
电影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应该是那位看着有点神经质的贝内特太太,所有的“智者”似乎都被现实捉弄了,但是贝内特太太最后却被证明是正确的,凡是有钱的男人都需要娶这样一位太太,这是一条世界公认的真理。
这种荒诞的真理最后戏剧性地得到了证实,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冷思考。
二、通过人物个性化的对话语言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之间的对话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故事推动手法和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之一。
电影中通过人物的对话可以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化,另外还可以为下面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
简·奥斯丁擅长运用人物之间的对话突出人物性格的矛盾性,形成语言的张力,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既生动形象,又栩栩如生,既深化了思想情感,又烘托了主题,借此奠定了整体的讽刺意味。
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就通过人物之间的个性化的语言对话来推动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如,达西在舞会上说道:“伊丽莎白小姐,今晚您是不是有特别想跳一场苏格兰舞蹈的欲望啊?”“我压根就没有想过要跳什么苏格兰舞蹈。
你这挑衅的话语分明就是在藐视我吗?”伊丽莎白毫不客气地予以还击。
当后来格莱小姐刚要提到苏格兰小调的时候,达西就趁机说了一句;“我真的没有那意思。
”傲慢但是同样掩饰不住内心急于讨好伊丽莎白的内心,但是伊丽莎白只用了简单的“低级趣味”和“藐视”的字眼直接将达西的献殷勤行为拒绝了。
三、运用语言的白描等手法增强电影的语言视听效果运用平淡如水的语言刻画出了那些拥有家财万贯、贪婪和视钱如命的自私阔老爷和富太太的心灵的丑陋,栩栩如生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也是作品的重要特色之一。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贝内特太太是我们首先要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在作品的刚开始就说她是一个“有点神经质,喜怒无常,自私自利”的女人, “只要遇见任何不顺心的事情,都会认为自己的神经受到了刺激”。
在故事的开始,为了自己几个宝贝女儿的婚事和未来,贝贝特太太急于认识彬格莱先生,放弃了朗格太太的介绍,还说道“我不相信那个女人会那样做,她自己还有两个侄女呢!她就是一个虚情假意、自私自利的小女人。
我打心眼里瞧不起她”。
因此,我们从这些语言的表述中,就可以得知贝内特太太是一个反复无常而又自私的人。
傲慢与偏见影评读后感如何分析电影结构任务主题评主题写观后感任务评论美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