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
方法:自2008年2月1日~2008年12月1日收治的分娩患者82例为对照组,选择自2009年1月1日~2009年10月1日我科收治的自然分娩患者7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一周后测评产妇的情绪状况,比较两组产妇负性情绪指标的差异及临床护理疗效。
结果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统计学差异;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两组孕产妇SAS、SDS评分比较(x±s,分)
表2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n,%)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产科常见的问题之一,约占所有孕妇的5%,其中一部分还伴有蛋白尿或水肿出现,病情严重者会产生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等症状,若没有适当,可能会引起全身性痉挛甚至昏迷。
孕产妇特别是初产妇由于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因素常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据调查[3]约9.4%孕妇发生不同程度的妊高征。
妊高征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浮肿,严重时出现昏迷、
抽搐,目前仍为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
子痫是妊娠20周以后妊娠期高血压的特殊表现,子痫前期又称先兆子痫是在妊高征基础上伴有头痛、头晕、眼花、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预示子痫即将发生的阶段。
如持续,可并发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颅内出血、肺水肿、胎盘早期剥离等并发症。
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产前子痫;少数发生于分娩过程中,称产时子痫;个别发生于产后24小时内,称产后子痫。
有专家[4]认为子痫前期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不是同质性的,所以很难用一种理论来解释所有病人的变化。
子痫前期的发生一般会有不同的高危因素,例如精神过分紧张,孕妇太年轻或高龄,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病史,子宫张力过高,孕妇母亲或姐妹有子痫前期病史,家族有高血压史等。
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往往会出现较严重的并发症,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5],所以在注意母亲病情变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胎儿的监护,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应及时终止妊娠。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2004:107~108 [3]许玲.冠心病患者的个性特征、心理状态及其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杂志,2004,12(3):178~179 [4]翁霞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症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11:83-84
[5]SibaiBM.Magnesiumsulfateprophylaxisinpreeclampsia:eviden cefromrandomizedtrials.ClinObstetGynecol,2005,48:478-479。